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不同条件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18-05-22 18:26

  本文选题:特厚煤层 + 综放开采 ; 参考:《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年10期


【摘要】:以某矿特厚煤层开采为背景,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计算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距煤壁距离,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析工作面后方采空区顶板垮落之后,煤层厚度和煤层埋深对侧向支承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煤层厚度增加时,侧向支承压力峰值逐渐降低,但塑性破坏区逐渐增大,且应力峰值逐渐远离煤壁;而煤层埋深与侧向支承压力峰值正相关,塑性破坏区也随着埋深增加逐渐增大,且峰值越深入煤体。分析掌握了不同条件下侧向支承压力较低区域,将沿空巷道及煤柱布置在此区域,利于巷道支护,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mining of extra thick coal seam in a certain 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teral support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of extra thick coal seam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limit equilibrium theor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ak value of the lateral support pressure and the coal wall is calcul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coal seam and the depth of the coal seam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teral supporting pressure after the roof collapse of the goaf behind the face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FLACX 3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eak value of lateral support pressure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seam thickness, but the plastic failure zone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peak value of stress is gradually far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while the depth of coal bed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eak value of lateral supporting pressure. The plastic failure zone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buried depth, and the peak value is deeper into the coal bod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grasps the low lateral support pressure area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arranges the goaf roadway and coal pillar in this area,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oadway suppor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afe and efficient mining of coal mine.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45)
【分类号】:TD353;TD823.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广祥;王磊;;工作面支承压力采厚效应解析[J];煤炭学报;2008年04期

2 张开智,刘义学;放顶煤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3年Z1期

3 李洪,代进;支承压力的弹性基础梁解算初探[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年02期

4 宋振骐;卢国志;夏洪春;;一种计算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的新算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岳东;江万刚;;综放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模拟研究[J];陕西煤炭;2006年04期

6 司荣军;王春秋;谭云亮;;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2期

7 王保安;;93上01综放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现场实测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07年03期

8 黄士辉;朱永鹏;李东峰;;推进方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9 赵同彬;张洪海;陈云娟;谭云亮;;支承压力分布演化规律及对煤岩体破坏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唐军华;白海波;杜锋;;采场支承压力分区变异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保国;刘先贵;;深部开采时支承压力变化规律的有限元模拟[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滕学军;张万斌;;锤击波速法测量煤体支承压力试验研究[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3 蒋金泉;刘保国;;采场三维状态下顶板初次破断与支承压力显现[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陈贵;王云东;;淮北复杂条件下特厚煤层轻放开采的实践[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爱国;;16~20m特厚复杂煤层开采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爱国;;塔山煤矿特厚复杂煤层开采技术实践[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7 谭云亮;赵卫东;;变基础梁的解及对顶板断裂和压力分布的影响分析[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8 刘大同;;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设备的研发[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金华;;特厚煤层大采高综开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高层学术论坛大会报告[C];2012年

10 ;10m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刘兵;新疆 吐哈煤田发现特厚煤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李宛玲 杨武军;王庄矿特厚煤层开采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N];中国矿业报;2010年

3 李宛玲 杨武军;王庄矿攻克特厚煤层开采关键装备及技术[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高剑艾 李德忠;同煤塔山矿填补国内特厚煤层开采技术空白[N];山西日报;2010年

5 祝大明;淮北矿业破解高瓦斯、特厚煤层开采技术难题[N];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年

6 张克;煤炭行业建成首个产学研战略联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记者 王有明 通讯员 刘永青;六单位结成创新战略联盟[N];中国煤炭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白庆升;复杂结构特厚煤层综放面围岩采动影响机理与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史先锋;复杂条件下特厚煤层动力灾害防治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3 何团;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巷道沿空侧覆岩结构与煤柱稳定性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

4 李强;大平矿水库下特厚煤层综放安全开采理论与测控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5 范苑;国投大同塔山煤矿近距离特厚煤层的开采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于斌;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强矿压显现机理及顶板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丰年;巨厚砾岩采场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2 孙伟芳;考虑围岩力学性质梯度特征的支承压力分布及影响因素[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磊;采厚对支承压力分布及动力灾害的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4 王富林;松软煤层采场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围岩控制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杨友伟;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及保留巷道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梁赛江;深井综放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及围岩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7 孟鑫;东海矿深部回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D];黑龙江科技学院;2009年

8 李漠;急斜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注水弱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9 孟晓军;东峡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走向长壁分层综放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高亚伟;同忻矿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破断特征与矿压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23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923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