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新疆雅满苏铁矿区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发布时间:2018-05-26 22:36

  本文选题:地球化学 + 碳酸盐岩 ; 参考:《矿床地质》2017年01期


【摘要】:新疆雅满苏铁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中,矿区发育火山岩、碳酸盐岩及矽卡岩,因此,研究碳酸盐岩与矽卡岩及成矿的关系对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和指导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在野外地质剖面测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及外围碳酸盐岩进行了岩相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矿区碳酸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雅满苏铁矿区的碳酸盐岩含有浅海相生物化石、鲕粒结构及内碎屑构造,与火山岩互层产出,指示沉积作用及火山喷发活动发生于浅海环境;矿区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包括微晶灰岩、细晶灰岩、大理岩、含凝灰质大理岩、糜棱岩化碳酸盐岩和方解石构造片岩,它们的主量元素含量差别不大,说明在变质变形和成矿作用过程中没有主量元素组分的明显带入带出;稀土、微量元素含量除方解石构造片岩稍有降低外,其余岩性均变化不大,也表明变质变形和成矿作用过程中没有外来物质的明显加入,包括成矿物质;与矿体毗邻的碳酸盐岩为方解石构造片岩,没有发生矽卡岩化,表明该碳酸盐岩在构造及成矿作用过程中只发生了构造片理化和热液重结晶,没有发生接触交代。因此,雅满苏铁矿床不是狭义的矽卡岩(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而是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研究区的矽卡岩并非是接触交代的产物,而应是火山热液交代含碳酸盐的火山岩而成。是否有下部地层中的碳酸盐岩提供成岩成矿物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Abstract]:The Yamen cycad deposit in Xinjiang is located in the Yamansu formation of Lower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 carbonate rock and skarn are developed in the ore area.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ate rock and skarn and mineralization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determining the genetic types of ore deposits and guiding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field geological profile survey and investigation, the lithofacies, principal elements,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of carbonate rocks in and around mining areas are analyzed, and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rocks in mining area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ate rocks in the Yamen Cycas deposit contain shallow marine biota, oolitic structure and internal clastic structure, interbedded with volcanic rocks, indicating that sedimentary processes and volcanic eruptions occurred in the shallow sea environment. The types of carbonate rocks in the mining area include microcrystalline limestone, fine-grained limestone, marble, tuffaceous marble, mylonitic carbonate rock and calcite schist. It shows that during metamorphic deform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there is no obvious bring out of the principal element components, and the content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except calcite structural schist decrease slightly, the other lithology changes little. It also shows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addition of foreign material, including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during metamorphic deform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and that the carbonate rock adjacent to the orebody is calcite schist, and no skarn occu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ly the tectonics, hydrothermal recrystallization and contact metasomatism occurred in the carbonate rocks during tectonic and metallogenic processes. Therefore, the Yamen cycad deposit is not a narrow skarn (contact metasomatic) iron deposit, but a marine volcanic ore deposit. Skarn in the study area is not the product of contact metasomatism, but is formed by volcanic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of carbonate bearing volcanic rocks. Whether carbonate rocks in the lower strata provide diagenetic minerals needs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新疆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72102)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733806、12120113092700)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湘沅;;碳酸盐岩中的化石碎片[J];化石;1986年03期

2 许怀先,蒲秀刚,韩德馨;碳酸盐岩中烃源的识别——以西藏措勤盆地碳酸盐岩为例[J];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3 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5年04期

4 韩贵琳,刘丛强;贵州喀斯特地区河流的研究——碳酸盐岩溶解控制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5 杨瑞东;朱立军;魏怀瑞;王伟;鲍淼;张晓东;刘玲;;贵阳地区碳酸盐岩岩系成土方式及其特征[J];地球与环境;2007年03期

6 张虎权;卫平生;潘建国;孙东;王宏斌;;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J];岩性油气藏;2010年02期

7 ;《古地理学报》刊登的与碳酸盐岩有关文章题录[J];古地理学报;2011年05期

8 韩永刚;唐龙逊;熊驰愿;濮瑞;李平;陈述良;李永保;;化学-质量法碳酸盐岩定量分析技术及应用[J];录井工程;2011年04期

9 何金先;张晓丽;王兆夺;段毅;;铜仁地区陡山沱期盖帽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地质找矿论丛;2013年03期

10 胡继贤;;四川小凉山地区岩溶发育与碳酸盐岩成份的关系[J];四川地质学报;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阳兵;王世杰;罗光杰;;碳酸盐岩成土作用及其上覆土层成因的讨论[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卢耀如;张凤娥;;硫酸盐岩与碳酸盐岩复合岩溶发育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A];喀斯特与环境地学——卢耀如院士80华诞祝寿论文选集[C];2011年

3 冯东;陈多福;苏正;刘芊;;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微生物作用及冷泉碳酸盐岩的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吕修祥;金之钧;;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5 刘宝明;金庆焕;夏斌;;南中国海中新世碳酸盐岩的含油气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6 夏宗清;颜丙宏;;碳酸盐岩漏层受控压力堵漏工艺的研究与实践[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郭宏伟;张研;宋建勇;李劲松;贾志坤;;基于有限元法的碳酸盐岩强散射介质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黄捍东;罗群;林娟华;刘洪昌;万云强;;碳酸盐岩岩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以建南地区龙驹坝构造为例[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撼霆;吴时国;;东沙海区深水碳酸盐岩的发育与地震识别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佟宏鹏;陈多福;;日喀则弧前盆地冷泉碳酸盐岩的沉积组构及碳同位素特征——我国古代甲烷冷泉的发现[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秦丽娟 唐铭;科技“慧眼”洞悉碳酸盐岩[N];中国石油报;2012年

2 特约记者 高向东 付帅帅;成功破解碳酸盐岩“早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记者 李东 苏华;塔里木成功破解碳酸盐岩“肠梗阻”[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吴莉;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原油产量逾千万吨[N];中国能源报;2014年

5 记者 李东 高向东;塔里木建成首个百万吨产能碳酸盐岩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3年

6 通讯员 赵贝 陈利新;塔里木油田碳酸盐岩攻坚战展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高照;跨越式突破从哪里来[N];中国石油报;2014年

8 记者 马永;碳酸盐岩物探技术走进塔里木[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魏艳;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裴新强;塔里木油田创先争优 党员攻坚成主力[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伶;滨里海盆地东缘复杂碳酸盐岩微裂缝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2 胡晓兰;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周刚;塔南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吴其林;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何德涛;古亚洲洋俯冲引起的壳—幔作用与沉积碳酸盐岩地幔再循环[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6 赵彦彦;皖南新元古界蓝田组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周琦;黔东新元古代南华纪早期冷泉碳酸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锰矿的控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8 邓兴梁;塔里木盆地塔中油气田碳酸盐岩油气地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何健;碳酸盐岩气藏损害描述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10 司马立强;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裂缝性碳酸盐岩储气库注采渗流规律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15年

2 黄晓峰;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惠州地区珠江组碳酸盐岩下段沉积微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鲁杰;高石梯震旦系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机理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黄涛;TL15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阮玉龙;硅酸盐矿物—微生物—有机肥料在岩溶山地土壤中的利用及其环境效应[D];贵州大学;2015年

6 张浩;藏南岗巴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的生物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邹艳娥;广西碧水岩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碳汇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吴燕芹;西藏日喀则地区冷泉碳酸盐岩综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9 李英雷;宜宾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碳酸盐岩微相与生物演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10 李华;碳酸盐岩油气储层测井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39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939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