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复杂矿井突水水源综合判别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矿井突水 + 管涌通道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10期
【摘要】:为避免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使用单一判别方法判定突水水源的误判,提出多方法多途径综合研判突水水源方法,以王楼煤矿13301工作面突水为例,因突水过程中上覆侏罗系(J_3)砂岩含水层水位异常性同步下降,据此认为J_3砂岩含水层为突水水源,按照分析→验证→再分析→再验证的技术路线,采用水化学联通试验、注浆试验、水质分析、TVL雷达探测、富水性评价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综合研究,最终查明J_3砂岩含水层与工作面之间没有水力联系。综合研判方法结果表明:由于管涌通道和压力自然平衡作用导致J3砂岩水位异常下降;煤层顶板砂岩(3砂)含水层才是唯一的突水水源,只能疏排不可封堵,采用多手段多途径综合研判方法能够避免误判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using a single discriminant method to judge the miscarriage of water in water inrush under complex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a multi method and multi way method is proposed to judge water inrush from 13301 working face in Wang Lou coal mine as an example. The water level of the overlying Jurassic (J_3) sandstone aquifer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inrush is decreased synchronously, according to which the J_3 sandstone aquifer is considered. For water inrush water source,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route of analysis, verification, re analysis and re validati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various methods and means, such as hydrochemical interconnection test, grouting test, water quality analysis, TVL radar detection, water rich evaluation and so on, has been studied. Finally, there is no hydraul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quifers and the working surface of the J_3 sandstone. The result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ow that: Due to the natural balance of piping and pressure, the water level of J3 sandstone is abnormally reduced, and the sandstone (3 sand) aquifer of coal seam roof is the only water inrush source, which can only be blocked and can not be blocked. The problem of misjudgement can be avoided by using multi means and multi wa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D74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长文,付斌,徐毅;矿井突水问题的研究[J];煤炭技术;2004年05期
2 程慧慧;秦晶晶;;矿井突水的灾害及防治[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32期
3 崔祥琨;郭盛彬;宋旭;;浅谈矿井突水原因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09年17期
4 李再兴;张凤鸣;庞良;韩国童;;有关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方法的探讨[J];地下水;2009年05期
5 贾舒;;矿井突水灾害分析与防治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2期
6 王目军;王术睿;丁凌霄;;浅析矿井突水的预测方法[J];山西焦煤科技;2012年02期
7 吴进军;;煤矿矿井突水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年04期
8 樊京周,李化玉,谢拂晓,潘国营;模糊概率法在识别矿井突水水源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00年06期
9 李明山,程学丰,胡友彪,路风光,禹云雷;用地下水水质特征模型判别姚桥矿井突水水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S1期
10 王连国,宋扬;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安;章梦涛;;矿井突水失稳理论的初步探讨[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2 杨新安;章梦涛;;岩石力学在研究矿井突水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3 于师建;于红;程久龙;;直流电法在矿井突水构造优势面理论中的应用[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文增生;史春芝;王军;;沂源煤田鲁村矿井突水危害分析与防治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5 刘小康;;综合注浆技术在矿井突水治理中应用[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张春山;;中国矿井突水灾害及其形成条件与规律[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第11-12号)[C];1994年
7 冯现大;李树忱;李术才;李利平;;矿井突水模型试验顶板离层破断数值模拟研究[A];第2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高雪;高伯贤;;盘龙矿井突水危险性分析及防治水思路[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9 崔邦军;;神东矿区浅埋煤层矿井突水因素分析[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10 乐志军;宁超;;朝川矿区矿井突水因素分析[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郭儒;山西省煤炭地质局矿井突水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获突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记者 胡文亮 通讯员 陈丹平 陈晓玫;山西局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验收[N];中煤地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治东;矿井突水平行应急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唐守锋;基于声发射监测的矿井突水前兆特征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张丽娟;基于OSG的矿井突水应急虚拟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栋;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矿井突水监测系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2 张富凯;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洪姣;矿井突水三维可视化应急辅助救援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焦保国;矿井突水灾害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张群利;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岩溶矿区矿井突水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6 马雷;基于GIS的矿井突水水源综合信息快速判别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聂荣花;基于GIS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算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鲁金涛;基于PCA-MSA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冯琳;基于EIM和FCE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东方;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矿井透水水源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70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97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