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
本文选题:冻结壁 + 功能梯度材料 ; 参考:《岩土力学》2017年03期
【摘要】:将冻结壁等效为弹性模量、黏聚力呈抛物线分布的功能梯度材料(FGM)厚壁圆筒,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推导得到冻结壁的弹性极限荷载、弹塑性应力场及塑性极限荷载的解析解。将所得结果与均质冻结壁进行比较,并分析强度理论参数对各个解析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冻结壁的FGM特性,应力分布较均质冻结壁有一定的变化,环向应力由线性分布变为抛物线型分布;环向应力的最大值不再出现在冻结壁的内壁或外壁,而是出现在冻结壁厚度的中部;与均质冻结壁相比,FGM冻结壁的弹性极限荷载较大,但塑性极限荷载却较小;FGM冻结壁的弹性极限荷载、塑性极限荷载、径向应力及环向应力均随强度理论参数的增大而增大。所得结果可为冻结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Abstract]:Based on the unified strength theory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intermediate principal stress, the elastic limit load of the frozen wall is derived from the FGM thick walled cylinder, 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frozen wall and the cohesive force is distributed in parabola.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elastic-plastic stress field and plastic limit loa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homogeneous freezing wall,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ength theoretical parameters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idering the FG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ezing wall,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is more varied than that of the homogeneous freezing wall, and the circumferential stress is changed from linear to parabola, 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circumferential stress is no longer present in the inner or outer wall of the frozen wall. It appears in the middle of the frozen wall thickness, and the elastic limit load of FGM freezing wall is larger than that of homogeneous freezing wall, but the plastic limit load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FGM freezing wall. Both radial stress and toroidal stres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oretical strength parameters.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freezing wall.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02191)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No.2015SF272) 长安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No.310828150018)~~
【分类号】:TD265.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阳;陈昌富;王纯子;;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带帽刚性桩承载力上限分析[J];岩土力学;2016年06期
2 蔡海兵;彭立敏;郑腾龙;;隧道水平冻结壁强制解冻期地表沉降的预测方法[J];岩土力学;2015年12期
3 邓东平;李亮;;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下的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J];岩土力学;2015年09期
4 李阳;李栋伟;陈军浩;;人工冻结黏土冻胀特性试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5年02期
5 胡向东;舒畅;;考虑FGM特性的双排管竖井冻结壁应力场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01期
6 杨维好;杨志江;韩涛;张驰;柏东良;;基于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冻结壁弹性设计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7 胡向东;舒畅;佘思源;;均布荷载下抛物线形FGM冻结壁弹塑性解[J];煤炭学报;2012年03期
8 胡向东;赵飞;佘思源;舒畅;;直线双排管冻结壁平均温度的等效抛物弓形模型[J];煤炭学报;2012年01期
9 胡向东;;直线形单排管冻土帷幕平均温度计算方法[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10 张常光;赵均海;魏雪英;;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冻结壁应力场和位移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明阳;代春泉;杜金顿;;大南湖煤矿斜井冻结壁制造可靠性研究[J];煤矿安全;2017年01期
2 曹雪叶;赵均海;张常光;;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J];岩土力学;2017年03期
3 王彬;荣传新;程桦;王志;;基于DP准则双排管冻结壁力学特性理论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25期
4 Xiang-dong HU;Wang GUO;Luo-yu ZHANG;Jin-tai WANG;Xue DONG;;少量管冻结稳态温度场数学模型(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6年09期
5 胡向东;俞锦柱;王书磊;;盾构进出洞地层冻结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建井技术;2016年03期
6 狄彦;帅健;孔令圳;;冻土冻胀及其对管道的作用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7 周檀君;周国庆;;考虑倾角作用的斜井冻结壁厚度计算方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8 王勇;杨维好;;卸载条件下二向不均等地应力场中圆形冻结壁弹性应力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9 杨仁树;王千星;;基于复变函数的圆形水平冻结壁弹性分析与设计[J];煤炭学报;2016年05期
10 王永涛;王大雁;马巍;穆彦虎;关辉;顾同欣;;青藏粉质黏土单向冻结冷生构造发育及冻胀发展过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海兵;彭立敏;郑腾龙;;隧道水平冻结施工期地表融沉的历时预测模型[J];岩土力学;2014年02期
2 朱合华;张琦;章连洋;;Hoek-Brown强度准则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3 王想勤;李建国;;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帽效应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李文渊;吴启红;;基于Hoek-Brown非线性极限平衡法的边坡安全系数[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5 李南生;唐博;谈风婕;谢利辉;;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遗传算法[J];岩土力学;2013年01期
6 师林;朱大勇;沈银斌;;基于非线性统一强度理论的节理岩体地基承载力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S2期
7 张浩;石名磊;刘维正;赵宇;;路堤下带帽疏桩处治地基桩土荷载效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9期
8 陈超群;雷金波;邱明明;;带帽单桩水平荷载作用下工作性状数值模拟[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蔡海兵;彭立敏;郑腾龙;;隧道水平冻结施工引起地表冻胀的历时预测模型[J];岩土力学;2012年06期
10 徐华;李世荣;;一阶剪切理论下功能梯度梁与均匀梁静态解之间的相似关系[J];工程力学;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存辉;高修海;;冻结壁的强度研究[J];科技风;2010年12期
2 郭永富;;深表土冻结壁变形规律[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11期
3 杨维好;杜子博;杨志江;柏东良;;基于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冻结壁塑性设计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4 沈国富;苏立凡;;弹塑性冻结壁厚度的计算[J];煤炭科学技术;1977年12期
5 袁文伯;马英明;陈宽德;;非均质弹性冻结壁应力分析[J];煤炭学报;1983年02期
6 剑万禧;冻结壁的有限元分析[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7 尤春安;;非均质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及壁厚的计算[J];煤炭学报;1986年02期
8 翁家杰 ,张铭;冻结壁弹塑性反演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9 刘亚军;;特殊地层冻结壁的设计与控制[J];山西建筑;2014年06期
10 魏允伯,赵军,赵世全;冻结井筒井帮温度与冻结壁厚度的关系[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承;;人工冻结工程中冻结壁设计探讨[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2 汪仁和;;冻结壁的力学特性与计算[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3 周希圣;梁晋东;翁家杰;;隧道软土冻结壁厚度设计研究[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4 陈红蕾;王建平;李长忠;胡翠平;;砌壁后冻结壁内表面环向温度变化特征分析[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5 顾孟寒;;冻结壁模拟试验的温度控制[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6 崔广心;;关于冻结壁几个问题的探讨[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7 王长生;;深井冻结壁变形的分析[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8 汤志斌;陈文豹;李功洲;;冻结壁温度场的实测研究及在工程中的应用[A];地层冻结工程技术和应用——中国地层冻结工程40年论文集[C];1995年
9 张开顺;李炳胜;杨维好;王衍森;宋雷;;某井筒冻结壁径向位移规律计算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卢相忠;宋世宏;;丁集主、副井冻结工程冻结壁分析[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子倩;向地球深处要煤炭[N];青岛日报;2007年
2 李俊林;马鞭山铁矿采掘工艺填补国内空白[N];巢湖日报;2010年
3 卜现山 胡矿礼;“亚洲第一井”冻结深井达到开挖标准[N];淮南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建州;深厚表土层非均质厚冻结壁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奚家米;深厚富水软岩井筒冻结壁力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宋常军;厚表土立井冻结工程热—力耦合效应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吉植强;季节冻土地区圆形基坑冻结壁模型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荣传新;深厚冲积层冻结壁与井壁的力学特性及其共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陈志宇;冻结工程项目管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贾进锋;深厚富水表土层斜井冻结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8 郑铁骑;白垩系含水软岩地层冻结与强制解冻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磊;弱胶结地层冻结壁变形研究与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沈阳;多排管人工冻结平均温度及厚度计算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许磊;表土段冻结壁解冻过程中斜井井壁受力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王志;基于温度场梯形分布的冻结壁力学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周瑜;黄土地层冻结壁厚度预测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6 梁博;新庄煤矿风立井考虑冻结壁解冻井壁的稳定性影响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孙杰龙;穿越富水砂层冻结斜井冻结壁变形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8 胡兵;深埋隧道水平竖直冻结壁相互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9 李密;深厚软岩冻结壁厚度设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焦生;深表土层冻结壁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13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13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