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浅海可控源电磁法数据一维时频联合反演

发布时间:2018-06-13 13:12

  本文选题: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 时间域 ; 参考:《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3期


【摘要】:一维海洋电磁正演数值模拟表明,在浅海区使用水平电偶极源时,无论频率域数据还是时间域数据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海洋可控源电磁法(MCSEM)能够在中国近海油气勘探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借鉴陆地时频电磁法(TFEM)的思路,同时接收频率域和时间域信号,结合两类数据的特点,利用正则化反演思想,实现了MCSEM数据的一维时频联合反演。理论模型的反演测试表明,对于300m水深环境下的深层模型,频率域数据足以反演出储层的位置和电阻率,增加时间域数据无助于提高对异常体的识别能力;而对于水深为100m环境下的深层模型,联合反演的结果明显好于单一数据的反演结果。
[Abstract]: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one-dimensional ocean electromagnetic forward modeling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in the use of horizontal dipole sources in shallow water both in frequency domain data and in time domain data. In order to make the ocean controllable 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 (MCSEMM) be better applied in offsho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 using the idea of terrestrial time-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FEMEM) for reference, receiving signals in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at the same time,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kinds of data. Using regularization inversion idea, one dimensional time frequency joint inversion of MCSEM data is realized. The inversion test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shows that for the deep model under 300m water depth, the frequency domain data can reverse the location and resistivity of the reservoir, and increasing the time domain data does not help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bility of the abnormal body. For the deep model with water depth of 100m, the result of joint invers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 dat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076、41130420)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2011YQ050060)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2AA061403、2012AA09A201) 国家专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GZH201400305)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2016-08)联合资助
【分类号】:P631.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宝君;;井间电磁场的一维、二维联合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2 夏吉庄,李云平,阎汉杰,林治模;重磁电震联合反演技术及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年05期

3 邬世英;王延江;李莉;胡加山;冯国志;阎汉杰;;支持向量机在重震联合反演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4 于鹏;戴明刚;王家林;吴健生;;密度和速度随机分布共网格模型的重力与地震联合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5 关小平,黄嘉正;谈重震联合反演问题[J];物探与化探;1994年06期

6 Miguel Bosch ,陈伟;岩性约束重磁资料联合反演[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2年02期

7 阎汉杰;;重磁联合反演电震界面的统计建模技术[J];油气地球物理;2003年01期

8 王震;刁博;;江汉盆地应城—监利剖面重震联合反演[J];现代地质;2005年04期

9 陈洁;温宁;陈邦彦;;重磁电震联合反演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5期

10 何委徽;王家林;于鹏;;地球物理联合反演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不同的实现方式[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2 谭海平;徐宝慈;李春华;金成志;薛维志;;人机交互联合反演及其在盆地模拟中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李雄;;地震-重力联合反演——不同方式的实现与对比[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4 李媛媛;刘天佑;;井约束重力地震资料联合反演[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黎益仕;殷秀华;刘占坡;;重磁对应分析和联合反演在塔里木东部剖面的应用[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陈晓;何伟;张罗磊;于鹏;王家林;吴健生;;重磁震联合反演在琼东南盆地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冯锐;陶裕录;;地震-重力联合反演[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8 黄锡柳;;物探异常广义逆联合反演的方法与应用[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刘家琦;傅有升;杨炜;唐永福;匡正;刘维林;;深浅三侧向联合反演的方法研究[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吴媚;符力耘;;岩性和物性联合反演新技术研究和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涛;磁法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朴英哲;多重地球物理数据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5年

3 张学庆;测井属性的地震测井智能联合反演[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4 过仲阳;环境演变中的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于常青;鄂北地区储层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陈伟文;中等强度地震的震源参数联合反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陈晓红;基于交叉梯度函数的重震同步联合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飞;基于交叉梯度约束的重力、磁法和电阻率法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付少帅;基于交叉梯度的重磁和大地电磁三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朱德朋;磁法与大地电磁法数据二维联合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磊;基于岩石物性约束的MT与重力二维正则化联合反演[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5 别康;双侧向与双感应联合反演地层真电阻率算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6 高家乙;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速度与密度结构的地震波走时与重力异常联合反演[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6年

7 吴凌根;重震联合界面反演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8 陈向新;基于伽马—磁共振联合反演的薄层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孙中科;基于相关分析的混沌—粒子群重、磁联合反演[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袁合民;多尺度联合反演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4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14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