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煤岩动力系统失稳机理

发布时间:2018-06-18 06:33

  本文选题:冲击地压 + 煤岩动力系统 ; 参考:《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为了计算不同冲击危险程度煤岩体的具体影响尺度,实现煤矿冲击地压的针对性预防和治理,提出了"煤岩动力系统"的概念,构建了"煤岩动力系统与冲击地压显现关系"模型。基于爆破理论和Mises屈服强度准则,提出了"煤岩动力系统"各区域尺度计算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煤矿已发生冲击地压和"高能量"微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能量值,确定煤岩动力系统"动力核区"、"破坏区"、"损伤区"和"影响区"等各区域尺度的具体影响范围,判断不同尺度范围内煤岩体的冲击危险程度。将煤岩动力系统各区域尺度计算方法在老虎台煤矿进行了准确性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可以广泛应用在矿井冲击地压的预测与危险性评价工作中。
[Abstract]:In order to calculate the specific influence scale of coal and rock mass with different impact risk degree, and to realiz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al mine rock burst, the concept of "coal and rock power system" is put forward. The model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oal and rock dynamic system and rock burst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lasting theory and Mises yield strength criterion,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regional scale of "coal and rock dynamic system" is propo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source location and energy value of the impact ground pressure and the "high energy" microseismic events in coal mines, the specific influence ranges of the "dynamic nuclear area", "damage zone", "damage zone" and "impact area" of coal and rock dynamic system are determined. The impact risk degree of coal and rock mass is judged in different scales.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coal and rock power system at different regional scales has been verified in Laohutai coal mine, which shows that the method has high relia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predic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rock burst in coal mine.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煤炭资源安全开采与洁净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117,51674135)
【分类号】:TD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福兴;舒凑先;王存文;;基于应力叠加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2 张宏伟;荣海;陈建强;韩军;孙秉成;霍丙杰;漆涛;;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近直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J];煤炭学报;2015年12期

3 潘俊锋;秦子晗;王书文;夏永学;冯美华;;冲击危险性分源权重综合评价方法[J];煤炭学报;2015年10期

4 潘立友;陈理强;张若祥;;深部两软煤层沿空巷道冲击地压成因与防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5 潘一山;徐连满;李国臻;曾祥华;李忠华;宋艳芳;;煤矿深井动力灾害电荷辐射特征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8期

6 张宏伟;荣海;韩军;高照宇;朱峰;;基于应力及能量条件的岩芯饼化机理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4期

7 姜耀东;潘一山;姜福兴;窦林名;鞠杨;;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8 窦林名;蔡武;巩思园;韩荣军;刘军;;冲击危险性动态预测的震动波CT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9 李宏艳;康立军;徐子杰;齐庆新;赵善坤;;不同冲击倾向煤体失稳破坏声发射先兆信息分析[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10 潘一山;罗浩;赵扬锋;;电荷感应监测技术在矿山动力灾害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博;煤体爆破裂纹扩展规律及其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鹏晟;;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7年05期

2 赵冀伟;张选山;马然然;;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16期

3 肖福坤;侯志远;于涵;;循环荷载下强冲击倾向煤样失稳的前兆信息分析[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4 许纪波;;煤矿深井开采防冲安全治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14期

5 潘立友;刘广运;;缺陷煤岩体对冲击能量防控的机理研究[J];中国煤炭;2017年07期

6 刘飞;;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14期

7 杨增强;窦林名;刘畅;雷振;武精科;魏臻;许猛堂;;深井巷帮煤体冲击机理及水射流卸压技术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8 王旭宏;杜献杰;冯国瑞;康立勋;;“三硬”煤层巷道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9 高明仕;刘亚明;赵一超;高晓君;温颖远;;深部煤巷顶板冲击裂变失稳机制及其动力表现型式[J];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10 荣海;张宏伟;梁冰;韩军;王雅迪;;煤岩动力系统失稳机理[J];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贺纯纯;沿空留巷顶板预裂爆破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周晓亭;重复电脉冲波煤岩致裂增渗效果岩石学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张洹榕;基于扩展有限元的铝合金板裂纹扩展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4 孙建中;基于不同爆破致裂方式的液态二氧化碳相变增透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李潇旋;断层带瓦斯突出对巷道围岩动力效应及防护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潘泱波;深孔预裂爆破弱化煤层夹矸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刘博;水炮泥堵塞作用机理模型试验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伟;荣海;韩军;高照宇;朱峰;;基于应力及能量条件的岩芯饼化机理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4期

2 赵毅鑫;姜耀东;王涛;高峰;谢帅涛;;“两硬”条件下冲击地压微震信号特征及前兆识别[J];煤炭学报;2012年12期

3 窦林名;蔡武;巩思园;韩荣军;刘军;;冲击危险性动态预测的震动波CT技术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4 刘金海;翟明华;郭信山;姜福兴;孙广京;张宗文;;震动场、应力场联合监测冲击地压的理论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4年02期

5 袁瑞甫;;深部矿井冲击-突出复合动力灾害的特点及防治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8期

6 潘俊锋;毛德兵;蓝航;王书文;齐庆新;;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6期

7 潘立友;张若祥;孔繁鹏;;基于缺陷法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6期

8 严鹏;卢文波;陈明;李涛;周创兵;;高应力取芯卸荷损伤及其对岩石强度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9 纪洪广;穆楠楠;张月征;;冲击地压事件AE与压力耦合前兆特征分析[J];煤炭学报;2013年S1期

10 李铁;王维;谢俊文;徐元强;张玉亮;李守峰;王利利;赵华山;;基于采动顶、底板岩层损伤的冲击地压预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卫超;煤体中爆炸应力波及爆破作用的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倪小军;深孔爆破松动半径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3 曲忠伟;岩石爆破中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测试与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尧斌;高瓦斯煤层深孔控制预裂爆破增透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于宗仁,江国;托拉姆2×20钻机动力系统的改造[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年05期

2 周辉,冯夏庭,谭云亮,王泳嘉;基于胞映射理论的岩体动力系统可预测尺度模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034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34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