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物联网多QoS属性融合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多QoS + 业务感知 ; 参考:《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断扩大,在矿山安全生产领域,探索煤矿安全开采的新方法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课题。矿山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矿山基础设施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有效的协同管理与控制,为深入研究煤矿安全生产和预警救援新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动态复杂的矿山环境下,矿山物联网终端节点服务质量(QoS)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矿山物联网网络的不断扩大,所承载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在已有的以QoS为目标的网络体系中,大都只选取一维的QoS参数,无法保障业务的服务质量。基于此,矿山物联网多QoS属性融合机制的研究是本文的研究核心。本文先是从系统框架这一全局角度出发,融入业务感知技术,提出矿山物联网自适应QoS系统结构,为开展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然后针对矿山物联网环境中的网络延时、资源负荷等不确定性及QoS参数的模糊性,结合D-S证据理论和Vague集的方法对矿山物联网QoS的参数进行测量和评估,为下一步业务QoS优先级动态自适应调整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得出本文所提出方法的优越性,以满足矿山物联网终端业务QoS的需求。主要的研究内容组织如下:首先,本文参考区分网络Diffserv模型提出了矿山物联网自适应QoS原型网络结构,结合业务感知技术,感知业务类型和相关参数。文中详细阐述了业务感知模块的设计,以及业务感知技术的实现流程。本文设计的网络框架能够体现矿山物联网智能感知、动态感知等方面的需求,对业务QoS保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次,考虑到矿山物联网环境网络的延时和负荷不确定问题,以及QoS属性的不确定性,基于业务感知技术,结合D-S理论和Vague集理论,描述QoS不确定参数的分层评价系统,提出了基于证据推理的Vague集多QoS属性融合方法。该方法将具有不确定性的QoS请求映射到评估级别,然后使用ER算法来获得用于参数融合的综合效用值,并获得服务QoS优先级。最后,本文研究业务QoS优先级动态自适应调整方法。基于上述提出的综合效用值,本文使用效用函数对业务QoS优先级进行判定并封装形成认知分组,并引入中断思想,对业务QoS优先级进行动态修正,能够让用户在已有的网络状态下,获得最优的服务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即使是在网络链路拥塞的情况下,也能够优先通过高优先级的业务包,并且该方法相比较传统的方法具有更低的丢包率,改善QoS优先级动态调整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mine safety production, exploring new methods of coal mine safe mining has become a hot topic. The emergence of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tegrates mine infrastructure into an organic whole and implements effective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t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further study on new system of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and early warning and rescue. In the dynamic and complex mine environment,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f mine terminal nodes in the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more and more services are carried. In the existing QoS network architecture, most of them only select one-dimensional QoS parameters, which can not guarantee the service quality of service.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 of multi-QoS attribute fusion mechanism in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is the core of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ut forward the adaptive QoS system structure of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 of system framework, and put forward the architecture of adaptive QoS system for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n aim at the network delay in the environment of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The uncertainty of resource load and the fuzziness of QoS parameters, combined with D-S evidence theory and vague set method, are used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QoS parameters of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which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dynamic adaptive adjustment of QoS priority in the next step.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imulation result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obtained to meet the QoS requirements of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terminal service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daptive QoS prototype network structure for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based on DiffServ model, combining with traffic perception technology, perceptual service types and related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business awareness module and the realization process of service awareness technology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network framework designed in this paper can meet the needs of intelligent perception and dynamic perception of the mine Internet of thing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arantee the QoS of services. Secondly,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delay and load and the uncertainty of QoS attributes, the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system with uncertain QoS parameters is describ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S and vague set. A method of multi-QoS attribute fusion in vague sets based on evidential reasoning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maps the uncertain QoS request to the evaluation level and then uses ER algorithm to obta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ty value for parameter fusion and obtain the QoS priority of the service. Finally, the dynamic adaptive adjustment method of QoS priority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ty value proposed above, the utility function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QoS priority of the service and encapsulate the cognitive packet, and the interrupt idea is introduced to dynamically modify the QoS priority of the service. Users can get the best quality of service under the existing network st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pass through high priority traffic packets first even in the case of network link congestion, and this method has lower packet loss rate than traditional methods. Improving the QoS priority dynamic adjustment probl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D65;TP391.44;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存信;;关注物联网及其产业化发展[J];中国安防;2010年06期
2 ;迎接物联网发展的新时代[J];中国安防;2010年06期
3 邵杰;;物联网给安防行业带来了新机遇[J];中国安防;2010年06期
4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及发展路径[J];中国安防;2010年06期
5 郑健;;将安防物联网建设摆在“十二五”行业发展的重要地位[J];中国安防;2010年07期
6 牛娜;;物联网及其在石油行业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年09期
7 ;成都发布物联网规划 三年后有望实现智能交通[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0年07期
8 陈桂香;;标准:物联网发展的基石[J];中国安防;2010年12期
9 武佳贺;周浩;宫俊峰;贾丽娟;;物联网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信息界;2011年07期
10 晏崇孟;;物联网新模式营销之我见[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柯欣;;物联网的智慧从何而来[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晨熙;;物联网的发展状况与趋势[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朱顺强;;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2010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文增;李拉;;对我国物联网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曾跃;罗斌;周东晓;;关注物联网发展:冷静分析,务实前行[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金鑫;魏峻旭;;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研究[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肖良颜;余翔宇;;广东省物联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曹玉旺;张炎明;;浅析物联网下智慧城市的发展策略[A];融合与创新——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管理委员会第29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卫国;;超级物联网:中国物联网发展第三条道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7:物联网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C];2010年
10 王继祥;;避免浮躁气息,求同存异推进物联网应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7:物联网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煜;物联网:下一个经济增长点?[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魏刚;物联网:地球的神经元[N];北京科技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张前 本报记者 陈晓春;神奇物联网,大步走近我们的生活[N];新华日报;2009年
4 蔡玉高 刘巍巍;我国科研机构加紧研发物联网技术[N];人民邮电;2009年
5 记者 付秋实;物联网,危机催生的新技术[N];金融时报;2009年
6 朱小兵;物联网不可一阵风[N];计算机世界;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谷慧;物联网掘金潮:前夜突围[N];中国经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丽娅 陈薇亦 实习生 方卿;“物联网”生活令人憧憬[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工业和信息化部 通信科技委委员 侯自强;物联网仅仅才开始[N];计算机世界;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余建斌 整理 刘先云;物联网,智能改变生活[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新平;物联网产业成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苏美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邓雪峰;设施农业物联网系统建模与模型验证[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4 王峰;物联网数据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原旭;面向精细化种植的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喻涛;物联网感知终端及数据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7 杜克明;小麦生长监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8 方昶;物联网环境下混合生产系统中三种新的生产计划模型及求解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杨建栋;面向城市生命线管理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10 丛林;基于技术、应用、市场三个层面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勇;物联网行业发展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刘鹏程;物联网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黄迪;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曹自立;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周桄召;我国物联网产业布局及对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覃敏杰;物联网产业发展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程钰杰;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唐力;物联网伦理问题探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9 宁金芳;从虚拟到实在:对物联网的哲学探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周洁;物联网环境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9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7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