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有效途径
本文选题:深部巷道 + 影响因素 ; 参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针对煤炭开采逐渐由浅部转向深部,提出在深部复杂的力学环境下,岩体力学行为和工程响应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有效方法.文中确定了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认为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及围岩力学性能、合理选择巷道支护形式和提高其支护阻力以及优化巷道断面等为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的有效途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巷道首选在时空上避开高应力作用,底板掘卸压巷可使巷道变形量控制在20mm以内,上行开采改善了深部巷道应力环境,工作面推进速度由48 m/月提高到90m/月左右,巷道迎头超前钻孔卸压后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减小了900mm;采用高强、高预紧力、高延伸率锚杆(索)支护系统配合合理的注浆加固参数,有效提高巷道围岩强度,巷道围岩变形量降低40%以上.另外,尽量选择弧形断面,壁后充填等措施,实现支护体均匀承载,提高支护阻力.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al mining gradually changing from shallow to deep,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urrounding rock mass of deep roadwa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ock mass mechanics behavior and engineering response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are determined, and the law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is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tress state an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surrounding rock of roadway can be improve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deep roadway by reasonably selecting the supporting form of roadway, improving the supporting resistance and optimizing the section of roadway. The field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adway should avoid the action of high stress in time and space, the deformation of roadway can be controlled within 20mm and the upward mining can improve the stress environment of deep roadway. The advancing speed of working face is increased from 48 m / month to about 90m/ month, the roof and floor movement of roadway is reduced by 900mm after the head-on drilling and unloading, and the bolting system with high strength, high pretension and high elongation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reasonable grouting and reinforcement parameters. The deformation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reduced by more than 40% by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In addition, the arc section and backfill are chosen as far as possible to achieve uniform bearing of the supporting body and increase the support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分类号】:TD3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富贵;倪晓燕;赵洪东;;温度场作用下深部巷道围岩流变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J];工程建设;2008年01期
2 张强勇;陈旭光;林波;刘德军;张宁;;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9期
3 国成伟;孟鑫;;唐口矿井深部巷道破坏特征及支护对策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02期
4 初明祥;;深部巷道围岩支护阻力确定及其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14年01期
5 王宏;游元波;;探讨如何解决深部巷道修复支护难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1期
6 许宏发;钱七虎;王发军;李术才;袁亮;;电阻率法在深部巷道分区破裂探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7 齐干;唐强达;;夹河矿深部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分析[J];中国矿业;2011年02期
8 朱德康;左宇军;陈春春;;有分区破裂化倾向的深部巷道围岩支护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2年02期
9 牛双建;靖洪文;杨旭旭;杨圣奇;;深部巷道破裂围岩强度衰减规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10 杨海萍;汤国禹;朱新民;伍中建;龚建强;;深部巷道变形特征及支护对策[J];矿业工程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光华;;深部巷道强力支护探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春春;左宇军;朱德康;;动力扰动下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试验[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戚承志;王明洋;钱七虎;;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及其描述问题[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尤春安;高法民;许裕平;蒋斌松;桑红星;林登阁;毕宣可;杨永腾;董光振;王宗喜;吴绪生;史铁山;王传民;;复杂岩层深部巷道地压及支护对策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5 康红普;;深部巷道锚杆支护理论与技术[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李金奎;王金安;李大屯;李鸿雷;王金喜;;高应力深部巷道破碎围岩锚壳喷支护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坤福;靖洪文;杨圣奇;;深部巷道围岩应力演化规律的模型试验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玉龙;张晴;高明仕;;深部岩巷变形破坏特征及稳定性控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9 郭仕全;;深部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在新陆矿的应用[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戚承志;钱七虎;王明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时间过程及支护[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家福邋马保恩;支护改革为陶阳矿撑起安全伞[N];经理日报;2007年
2 宁建民;华丰矿支护新技术安全高效[N];经理日报;2007年
3 刘金芝 巩磊;南屯矿东昱公司开发锚索市场[N];中国矿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继华;考虑渗流作用的深部巷道围岩流变特性及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龙景奎;深部巷道围岩协同锚固机理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牛双建;深部巷道围岩强度衰减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陈坤福;深部巷道围岩破裂演化过程及其控制机理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李伟;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安全控制原理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军;深部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深部巷道围岩动态变形破坏与稳定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郭罡业;深部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其控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继成;深部巷道动态补强支护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陈雨雪;深部巷道非对称变形分区特征及影响因素[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舒;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6 林波;高地应力深部巷道分区破裂现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谭鹏;金川深部巷道变形及支护时效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许孝滨;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锚固机理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9 张帆舸;深部巷道复合围岩变形特性与耦合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熊海明;广西环江下金煤矿深部巷道复合支护技术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83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83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