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无人机遥感技术 + 地面塌陷 ; 参考:《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6期
【摘要】:为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以宁东煤炭基地金凤煤矿011805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地表裂缝解译、地面沉降量计算和地面塌陷规律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无人机飞行航高可根据需要识别的地表裂缝宽度确定,地形平坦地区识别2 cm地表裂缝的飞行航高一般应不超过143 m;地表裂缝宜于采用基于光谱、延长度和紧密度规则的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进行自动识别,在采用这种方法发现地表塌陷裂缝时宜采用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模型和基于Full Lambda Schedule的图像融合模型;对无人机遥感地表高程值进行拟合校正可近似获得采煤工作面地表下沉量和下沉系数,说明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应用于采煤地面沉降量监测;综采工作面内地表裂缝数量多,总体垂直回采方向排列,切眼和顺槽附近地表裂缝数量少,总体平行顺槽和切眼展布。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UAV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monitoring of coal mining ground collapse, taking 011805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of Jinfeng Coal Mine, Ningdong Coal Ba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rface cracks by using UAV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land subsidence and studying the law of ground subsid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ight height of UAV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width of surface cracks that need to be identified, and the flight height of identifying 2 cm surface cracks in flat terrain areas should generally not exceed 143 m.The surface cracks are suitable to be based on spectrum. The object oriented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extension and tightness rules is used to identify the surface collapse cracks automatically. The image segmentation model based on edge detection and the image fusion model based on full Lambda schedule are adopted in this paper. The surface subsidence and subsidence coefficient of coal mining face can be approximately obtained by fitting and correcting the remote sensing surface elevation value of UAV, which indicates that UAV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surface subsidence of coal mining, and there are many cracks in the interior of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 The total vertical mining direction is arranged, the number of surface cracks near the cut and the shun groove is less, and the overall parallel trench and the cut hole are distributed.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34)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11000150022)~~
【分类号】:TD3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喜霖,王勇,华丽颖,祁敏,郑春晓;七台河矿区地面塌陷的现状、危害、成因及防治[J];能源环境保护;2003年05期
2 陈晓东;韩健庄;;某矿山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J];采矿技术;2009年03期
3 吴超凡;高宗军;;安溪县剑斗地区地面塌陷探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6期
4 家干;;岩溶矿区的地面塌陷应予重视[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81年02期
5 刘旺;水口山矿区的地面塌陷及其综合防治[J];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1987年04期
6 张业成;唐山开滦煤矿地面塌陷治理途径及其效益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年02期
7 范立民,杨宏科;神府矿区地面塌陷现状及成因研究[J];陕西煤炭技术;2000年01期
8 赵德深,范学理;矿区地面塌陷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年02期
9 林中湘,曹文华;七宝山矿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0期
10 罗卫,黄满湘,梁宜林;柿竹园野鸡尾矿区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防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世安;;鸡西矿区地面塌陷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王继华;;永城煤矿区地面塌陷发育特征、危害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3 程国明;殷跃平;颜宇森;孟晖;王飞;;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地面塌陷及其对输气管道危害的数值模拟[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田东升;赵承勇;李东敏;;河南省主要煤矿地面塌陷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5 常珂;齐登红;;河南省矿山地面塌陷治理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高艳玲;;采煤引发地面塌陷的预测及绘制地表下沉等值线的方法例——以山西石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A];2013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田东升;;河南省主要矿山地面塌陷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8 于国强;岳建英;纪宪江;董亚林;;柴里矿区地面塌陷治理工程实践与研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蒋中意;武义桃溪和履坦采矿区地面塌陷[N];金华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刘光生 记者 刘如春;佛山地质局完成高明富湾地陷勘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刘如春 实习生 黄慧珍;地质专家“问诊”穗西北部地质[N];广东建设报;2006年
4 弓凤飞;煤炭开采,有多少环境代价要付出?[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亮平;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波;基于螺旋平行线的地面塌陷变形分布式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6年
2 王和平;舒兰市采空区地面塌陷风险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刘攀;吉林省舒兰煤业五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席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矿区地面塌陷严重程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马露;采空地面塌陷遥感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永贵;靖宇县三道湖镇马当村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发展预测[D];吉林大学;2010年
7 董震雨;黄陵矿区采煤工作面地面塌陷特征及覆岩破坏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赵坤阳;煤矿地下开采诱发地表裂缝与导水裂缝分布规律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孔晶;铁法晓南矿上覆火成岩断裂诱发地表裂缝分布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10 吴作启;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诱发地表裂缝成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90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09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