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风积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土地损伤评价
本文选题:超大工作面 + 风积沙区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摘要】:针对我国西部风积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具有所处生态环境脆弱、开采强度大等显著特点,以神东地区大柳塔矿区为例,构建矿区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将矿区土地质量分为5级,通过熵技术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改进的灰度关联法对矿区工作面土地损伤程度进行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影响矿区土地质量的主要因子是裂缝宽度、附加坡度、下沉深度及侵蚀模数,其次是有效P,有效K,植被覆盖度,有机质等因子;大柳塔矿区工作面土地质量为第4级,土地质量较差,损伤较为严重;改善矿区土地质量,应在采前预测土地损伤状况,采中优化开采技术,控制地形地貌改变,采后进行人工修复和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
[Abstract]:In view of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working face mining in wind-sand area in western China, such as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arge mining intensity, the paper takes Daliuta mining area in Shendong area as an example to construct the land quality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of mining area. The land quality of mining area is divided into 5 grades,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is determined by entropy technique, and the degree of land damage in mining face is studied and evaluated by the improved gray correl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land quality of mining area are crack width, additional slope, subsidence depth and erosion modulus, followed by effective P, effective K, vegetation coverage, organic matter and so on. The land quality of the working face of Daliuta mining area is the 4th grade, the quality of the land is poor and the damage is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and quality of the mining area, the condition of land damage should be predicted before mining, the mining technology should be optimized in mining, and the change of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should be controlled. Artificial restoration and self-rest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ere carried out after harves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3612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227904)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助项目(2014FY110800)
【分类号】:TD82;X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新,葛自强,杨威;风积沙特性及筑路施工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赵春城;;浅谈风积沙路基填筑施工工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8期
3 李英海;刘芙荣;;利用风积沙做地基填筑料的试验研究和实践[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年04期
4 赛西雅拉图;;鄂尔多斯风积沙静力特性及强度变形规律研究[J];企业导报;2012年21期
5 ;三岔口至莎车高速公路首次大面积采用风积沙填筑高速公路路基[J];石油沥青;2011年05期
6 喻进全,马三山;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基湿压法施工[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0期
7 胡江碧;赵伯建;孙守有;杨磊;;天然含水量风积沙修筑路堤的稳定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张可佳;风积沙特性及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12期
9 孟永会;董秀坤;吕远强;;不同含泥量风积沙的压实特性试验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涛;王建清;刘欢;董敏;刘鑫;向安斌;;利用风积沙生产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J];中国水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立临;;风积沙筑路技术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2 魏强;宋若文;朱春潇;;高速公路盐渍土路基风积沙换填技术探讨[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3 赵其永;;无机类加固风积沙在沙漠公路中的应用研究[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4 金昌宁;李志农;祝解;张天华;阿米娜;;浸水+环刀法测定干燥风积沙密度[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廷杰;;风积沙路基的施工技术——以靖王高速公路工程为例[A];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二辑)[C];2005年
6 袁玉卿;王选仓;;风积沙路基冲击压实研究[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7 孟庆营;韩森;华锋;;风积沙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研究[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8 王凤林;;东北西部风积沙地杨树丰产栽培技术[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敏;20万吨风积沙工业选矿生产线10万吨玻璃制品生产线在乌审旗破土动工[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2 袁希妤;一沙漠风积沙开发利用生产线在乌审旗上马[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3 杨玉昭 刘立杰;聚沙成塔 承德人用沙筑路[N];中国交通报;2006年
4 李娜;风积沙工业选矿项目在苏里格开发区开工奠基[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晓丽 通讯员 胡海军;神木一号风积沙隧道右线贯通[N];榆林日报;2010年
6 袁希妤;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国家级风积沙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园[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7 记者 宋向华;全国首个“风积沙资源利用研究中心”落户我市[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贾永强 通讯员 贾益鹏;国内首个风积沙资源 利用研究中心落户我区[N];内蒙古日报(汉);2011年
9 杨晨;风积沙可做路基材料[N];中国交通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文利 马艳军 戴宏 郭洪申;近乎零浪费的循环链条[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发明;风积沙在盐渍土地区路用性能的研究及其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楠;毛乌素沙漠地区风积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时绍波;地震荷载作用下风积沙高路堤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漠河;特哈马不同含泥量风积沙路基填料特性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4 何静;基于除冰盐环境下风积沙水泥砂浆耐久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5 俞利宾;冲击振动压路机模型对风积沙压实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6 安建林;新疆风积沙力学性质与动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7 李万鹏;风积沙的工程特性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张俊;临河过境高速公路利用风积沙处理不良路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纪林章;风积沙压实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10 王磊;风积沙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06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0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