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试论岩浆-热液流体聚焦中的成矿效率

发布时间:2018-07-16 20:12
【摘要】:对于以侵入体为中心的岩浆热液矿床,含矿流体的对流循环存在聚焦和分散两种情形:聚焦带来矿石沉淀和堆积,形成储量;分散导致近矿蚀变和矿质分散,形成分散量。储量的形成很可能受制于聚焦条件下的非线性反馈机制。近矿围岩蚀变容易为遥感信息所捕获,辅以必要的化探数据有望估算出金属分散量。金属储量与分散量之和记为总金属量,而金属储量和总金属量的比值可定义为成矿效率。成矿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成矿学命题,它反映了地质体(不管是单个矿床还是区域尺度)的实际成矿生产力,有利于总结成矿规律、开展成矿预测。
[Abstract]:For magmatic hydrothermal deposits with intrusion as the center, the convective circulation of ore-bearing fluids is focused and dispersed: focusing leads to deposit and accumulation of ore, forming reserves, and dispersing leads to near ore alteration and mineral dispersion, forming dispersion amount. The formation of reserves is likely to be constrained by nonlinear feedback mechanisms under focusing conditions. The near ore wall rock alteration is easily captured by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and it is expected to estimate the metal dispersion with the necessary geochemical data. The sum of the metal reserves and the dispersed amount is the total metal quantity, and the ratio of the metal reserves to the total metal quantity can be defined as the ore-forming efficiency. Ore-forming efficiency is a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proposition, which reflects the actual ore-forming productivity of geological bodies (whether on a single ore deposit or on a regional scale), and is conducive to summing up metallogenic rules and carrying out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江西有色地质勘察二队;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昆明地质勘察院;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304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310826161024)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20141102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优秀导师基金(2-9-2015-352) 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110000151001)
【分类号】:P6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汝成,陆建军,陈小明;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成因探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04期

2 刘东欢;刘曙宇;;剖析矿床成因及研究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11年14期

3 Ю.М.Сололов ,Т.В.Билибена;第一届全苏前寒武矿床成因会议[J];地质地球化学;1976年12期

4 谢尔宾纳;李连杰;;识别成因有争议的矿床成因标志[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8年03期

5 汤新民;天山造山发育阶段的矿床成因(第九次全苏矿床成因会议)[J];地质地球化学;1981年09期

6 程振华;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棉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探讨[J];地质科技情报;1982年S1期

7 ;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在苏联举行[J];矿床地质;1982年02期

8 陈毓川;;中国地质学家参加了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J];地质论评;1983年01期

9 刘成刚 ,戴瑞榕;安徽某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10 谢尔宾纳;李连杰;;识别成因有争议的矿床成因标志[J];国外放射性地质;197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金宝;;矿床成因理论新思维[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冰;;银山矿床成因的再研究与找矿靶区的预测[A];中国矿山地质找矿与矿产经济——中国矿山地质找矿和矿产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颉炜;宋谢炎;邓宇峰;陈列锰;郑文勤;张晓琪;栾燕;王玉山;巴多恒;马波;张超波;俞军真;周河;李东;;与俯冲有关的甘肃黑山铜镍硫化物矿矿床成因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4 张智宇;杜杨松;滕传耀;董玉翠;李湘莲;;长江中下游安庆铜铁矿床成因:来自矿床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季克俭;谭惠静;牛存信;王伍云;;510矿区Ⅰ矿段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床成因(196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6 闫仁杰;;贵州省都匀市老猫石铅锌矿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7 宋昊;徐争启;张成江;倪师军;宋世伟;王冶;;浅析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成因:一个特殊的VMS矿床?[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8 刘铁庚;杨占峰;叶霖;李称心;秦朝建;冯建荣;;从西矿地质特征看白云鄂博铌稀土矿床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孙忠和;胡小蝶;刘玉山;;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1963)[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10 彭省临;赖健清;杨斌;邵拥军;毛政利;;勘查模型建模方法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袁赣湘;彪炳千古的创举[N];中国矿业报;2013年

2 陈愚奇;钽铌矿为江西优势“三稀”矿种[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得凤;福建尤溪丁家山铅锌矿矿床成因、成矿机理及成矿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贾宝剑;湖北省阳新县鸡笼山金铜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闫升好;甘肃大水特大型富赤铁矿硅质岩型金矿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鸿;秦岭凤镇小区中上泥盆统木桐沟金属矿床成因[D];长安大学;2015年

2 戚新世;内蒙古二道河子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D];长安大学;2015年

3 李萍;云南武定迤纳厂矿床主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贝;河北省杏树台硫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6年

5 徐墨寒;滇西兰坪盆地大宗Cu矿床矿石矿物学特征及矿床成因[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6 詹小弟;东昆仑拉陵灶火中游地区铜钼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长安大学;2016年

7 强巴旺堆;西藏自治区安多县特勒沙日铅多金属矿找矿浅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肖艳东;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白杨河铀—铍矿床成因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郭嵋;太仆寺旗沙子沟多金属矿区岩石矿物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张娟;内蒙古鸭鸡山钼(铜)矿矿床成因及预测[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27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27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