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15 22:19

  本文关键词: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科技大学》 2008年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邓坤  

【摘要】: 在我国西部的许多矿井,高应力软岩问题己经成为制约矿井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的关键。由此可见,研究高应力软岩巷道的稳定性及联合支护技术,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适合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锚、网、索、喷耦合支护理论,用FLAC3D软件理论上实现了断面形状与原岩应力完全耦合时是围岩自稳的最佳状态,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利用断面形状与原岩应力的耦合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稳能力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巷道实际设计中不可能达到断面形状与原岩应力的完全耦合,所以在进行巷道的设计中尽量使巷道中的较长半径方向顺着原岩应力的最大主应力的方向,再利用锚、网、索、喷支护在关键部位来补足。 本文论述了自稳隐形拱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在高应力软岩巷道中的应用,利用FLAC软件模拟实现了自稳隐形拱的形成过程,总结出了锚(索)杆的设计依据,并结合该理论和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锚、网、索、喷耦合支护理论,以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矿3504上顺槽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观测、取样计算优化设计其断面形状、尺寸和支护参数来改善原支护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础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FISH语言控制开挖,以每步进尺0.8m分30步完成24m长试验段,在每开挖一步完成后与打锚杆之间用考虑应力释放的方法,来实现实际工程中开挖后与打锚杆间的时间差。分别模拟巷道掘进过程中锚杆的受力情况、掘进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巷道掘进过程中对同一断面处围岩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方案效果良好,验证了此次优化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对巷道掘进过程中锚杆受力情况的数值模拟,得出了锚杆的受力情况随巷道掘进的变化规律,解释了巷道掘进开始阶段在拱形两腰处锚杆及巷道两帮部分锚杆较深处主要表现为受压的原因。通过巷道掘进对围岩影响的数值模拟,对已支护围岩的位移及应力的变化情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得出了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理。通过巷道掘进对同一断面围岩影响的数值模拟,得出掘进对已支护围岩有较大影响的时间及已支护围岩与支护结构体共同作用达到相对稳定的时间。并对现有支护设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对后续现场支护实验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对进一步改善金华山矿的支护情况,提高该矿的安全快速生产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D35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11-13
  • 1.2.1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11
  • 1.2.2 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的研究11-12
  • 1.2.3 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研究12-13
  • 1.3 研究现状的评述及存在的问题13-14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方法14-16
  • 1.4.1 课题研究的目标14
  • 1.4.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4-15
  • 1.4.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15-16
  • 2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特点及锚杆受力分析16-26
  • 2.1 高应力软岩16
  • 2.1.1 高应力软岩形成的物质条件16
  • 2.1.2 高应力软岩的特征16
  • 2.2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特点16-17
  • 2.3 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分析17-19
  • 2.3.1 工程地质因素影响17-19
  • 2.3.2 工程技术因素影响19
  • 2.4 锚杆受力分析19-25
  • 2.4.1 锚杆的定义及分类19-20
  • 2.4.2 锚杆的作用20-21
  • 2.4.3 锚杆可能的破坏形式及原因21-22
  • 2.4.4 锚杆支护计算方法22-25
  • 2.5 本章小节25-26
  • 3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方法26-44
  • 3.1 软岩巷道的支护原理26-27
  • 3.2 最佳支护时间和最佳支护时段27-29
  • 3.3 关键部位耦合支护理论29-32
  • 3.3.1 关键部位产生的力学机理29-30
  • 3.3.2 关键部位的特征及其识别准则30-31
  • 3.3.3 关键部位耦合支护时间选择31-32
  • 3.4 高应力软岩巷道锚、网、索、喷耦合支护研究32-40
  • 3.4.1 锚、网、索、喷耦合支护概念、特征32-33
  • 3.4.2 锚、网、索、喷耦合支护原理33-40
  • 3.5 断面形状与原岩应力的耦合40-43
  • 3.5.1 等应力轴比41
  • 3.5.2 断面形状与原岩应力耦合情况41-43
  • 3.6 本章小节43-44
  • 4 自稳隐形拱理论在高应力软岩巷道中的应用研究44-57
  • 4.1 自稳隐形拱的基本原理44-45
  • 4.2 自稳隐形拱与极限自稳隐形拱的形成过程45-47
  • 4.3 自稳隐形拱方程47
  • 4.4 极限自稳隐形拱方程47-48
  • 4.5 锚杆、断面形状改善巷道稳定性的原理48-50
  • 4.5.1 帮锚杆改善巷道稳定性的原理48
  • 4.5.2 顶锚杆改善巷道稳定性的原理48-49
  • 4.5.3 巷道断面形状改善巷道稳定性的原理49
  • 4.5.4 锚杆设计的新依据49-50
  • 4.6 工程实例计算50-56
  • 4.6.1 工程地质情况50-51
  • 4.6.2 原支护情况51-52
  • 4.6.3 巷道断面形状及支护参数的优化选择52-56
  • 4.7 本章小结56-57
  • 5 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数值模拟研究57-79
  • 5.1 工程背景及工程地质水文资料57
  • 5.1.1 工程背景及工程地质情况57
  • 5.1.2 水文资料57
  • 5.2 模型所采用的岩体力学参数57-58
  • 5.3 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程序FLAC58-60
  • 5.3.1 FLAC 简介58-59
  • 5.3.2 FLAC 的特性59-60
  • 5.3.3 FLAC 程序的应用范围60
  • 5.4 莫尔—库仑模型60-63
  • 5.5 数值模拟的内容、方法与数值模型的建立63-64
  • 5.5.1 数值模拟的内容63
  • 5.5.2 数值模型的建立63-64
  • 5.6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64-77
  • 5.6.1 巷道掘进过程中锚杆受力情况的变化分析64-66
  • 5.6.2 掘进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66-75
  • 5.6.3 巷道掘进对同一断面处围岩的影响75-77
  • 5.7 本章小结77-79
  • 6 结论79-81
  • 6.1 结论79-80
  • 6.2 展望80-81
  • 致谢81-82
  • 参考文献82-86
  • 附录8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焉德斌;;耦合支护在高应力矿井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12期

    2 闫玉彪;石建军;蒋正君;;沿空留巷锚带索耦合支护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3 仇亚社;;底板跨采巷道耦合支护技术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06期

    4 柏跃杨;钱海军;;回采巷道加强与耦合支护技术研究[J];矿冶;2010年03期

    5 王方义;;深部交岔点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9期

    6 景海河;申元;;鹤壁五矿深部软岩交岔点研究与应用[J];隧道建设;2011年S1期

    7 余荣强;困难条件下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2期

    8 杨少辉;王术有;;耦合支护在软岩回采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8年05期

    9 何明奇;;红林煤矿巷道锚喷支护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吴文广;李涛;;高强稳定型耦合支护的应用[J];煤炭科技;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柱;;断层破碎带巷道耦合支护技术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彭涛;何满潮;;通二矿高应力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A];第五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1996年

    3 卫建军;;华亭煤矿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朱喜东;;高强度、高预应力耦合支护技术在深井软岩巷道中的应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喜东;;高强度高预应力耦合支护技术在深井软岩巷道中的应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6 刘承志;王英德;;利用中深孔爆破技术提高岩巷单进[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7 何满潮;高尔新;;软岩巷道耦合支护力学——21世纪学科生长点[A];世纪之交的煤炭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何满潮;姚爱军;武雄;;古山立井软岩巷道耦合支护参数反馈设计及优化[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9 何满潮;王俊臣;;软岩巷道关键部位二次耦合支护技术[A];世纪之交软岩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C];1999年

    10 林登阁;王明远;吴剑平;;千米深井不稳定地层泵房加固技术研究[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明 梅骅;[N];中国企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丁继民 通讯员 毛开亮 周晓拢;[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3 霍州煤电集团庞庞塔煤矿 李龙生;[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4 王印河 孙传报;[N];中国矿业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裴支前;[N];江淮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春德;深部复合型破坏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卫进;深部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鸿博;高应力软岩公路隧道大变形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肖同强;深部构造应力作用下厚煤层巷道围岩稳定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坤;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2 赵宝友;深部巷道围岩变形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王进锋;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锚杆(索)耦合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永;复杂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理论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王海东;高应力松软煤层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6 张若祥;巷道不良部位支护机理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陈金宇;采动影响下28变电所耦合加固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8 张文华;大跨度煤巷锚杆(索)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香辉;极软岩层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秦宪波;深井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4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4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0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