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谢通门县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中新世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Abstract]:The Gangdis metallogenic belt is an important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with rich mineral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Gangdis orogenic belt. A porphyry copper belt with a length of 350 km and a width of 40 km was found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Gangdis (Quxiaoming et al. 2001). Subsequently, a large number of silver-lead-zinc mineralization deposits were foun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Gangdis metallogenic belt, which formed a silver lead-zinc polymetallic metallogenic belt parallel to the porphyry copper belt in the southern margin. The Srundo silver polymetallic ore area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section of the Gangdis metallogenic belt. It is the first shallow example discovered and establishe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b-Zn metallogenic belt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Gangdese.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分类号】:P61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爱南;;湘南界牌岭含锡花岗斑岩的岩石学特征[J];湖南地质;1992年01期
2 温泉;多吉;温春齐;张学全;周雄;霍艳;费光春;;西藏邦铺钼铜矿区花岗斑岩成岩年龄研究[J];矿物岩石;2011年02期
3 王德滋,周金城,刘昌实,陈克荣,周新民,薛纪越,楚雪君,曾加湖;浙江桐庐自碎二长花岗斑岩的特征和成因[J];岩矿测试;1982年03期
4 王德滋,周金城,刘昌实,陈克荣,周新民,薛纪越,楚雪君,曾加湖;浙江桐庐自碎二长花岗斑岩的特征和成因[J];岩矿测试;1982年03期
5 邵殿信,施倪承;我国花岗斑岩中的铅猛钛铁矿[J];矿物学报;1987年02期
6 薛振华;尹宗烈;曾长庚;;横涧花岗斑岩成因探讨[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7 胡祥昭,,万方;滇西富碱花岗斑岩的岩石学与成因[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01期
8 胡祥昭,肖宪国,杨中宝;七宝山花岗斑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9 陈珲;李峰;坚润堂;罗思亮;姚巍;;云南澜沧老厂花岗斑岩中锆石标型特征及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0年01期
10 周延;陈世忠;武玲;邱金亮;骆学全;张传林;;福建紫金山外围东留花岗斑岩体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分析[J];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林清茶;夏斌;张玉泉;;钾质碱性花岗斑岩特征及成矿——以藏东玉龙铜矿带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桂田;徐文忻;李蘅;朱文风;;广西古袍金矿区花岗斑岩侵入期后多期热液成矿作用的Ar-Ar年龄证据[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徐飞;罗照华;杨宗锋;;新疆莫阿特地区蚀变花岗斑岩结构定量化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4 白云山;李莉;;羌塘中部劳日特错花岗斑岩体特征及构造意义[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曾令君;周栋;星玉才;赵太平;姚军明;包志伟;;卢氏八宝山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白艳萍;蒙有言;周秋娥;张耿;;广西牟梯晶洞花岗斑岩体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朱桂田;徐文忻;李蘅;朱文风;;广西古袍金矿区花岗斑岩侵入期后多期热液成矿作用的Ar-Ar年龄证据[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8 徐兴旺;蔡新平;屈文俊;宋保昌;秦克章;张宝林;;滇西北红山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型Cu-Mo成矿系统及其大地构造学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勇剑;相山花岗斑岩和中基性脉岩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D];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2015年
2 陈飞;内蒙古塔尔气地区花岗斑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6年
3 白帆;甘肃阳山安坝矿段斜长花岗斑岩及成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张广宁;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花岗斑岩成因及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吴庆;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花岗斑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4年
6 陈珲;云南澜沧老厂隐伏花岗斑岩岩石学、年代学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哲;内蒙古巴仁哲里木地区岩脉特征及其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49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4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