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本文关键词: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理工大学》 2013年
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张荣伟
【摘要】:滇东北铅锌矿成矿带位于杨子成矿域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区内,西边以南北向的小江断裂为界、东面与黔西铅锌成矿带相接,南东以师宗—弥勒断裂为界,北止于四川边境;是云南省重要的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茂租铅锌矿即是发育于此成矿带内的一个大型铅锌矿床,铅锌矿体主要受层位、褶皱及近南北向的茂租逆断层与北东向臭水井断裂控制,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及脉状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硅质白云岩中。其开发历史悠久,地质勘查工作开展较早,但对矿床研究程度弱,特别是对矿床的成因研究工作较少。本文以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年找矿行动计划项目《巧家茂租—白马厂地区铅锌矿找矿综合研究》为依托,在大量搜集该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详实的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总结研究,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茂租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茂租铅锌矿床的成因,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 1、铅锌矿体呈层状及似层状赋存在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的白云岩中,矿体产状大致与围岩产状一致,且与围岩同步褶皱,显示出矿体与围岩具有同时沉积的显著特征。 2、含矿地层中发育有大量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燧石岩层及硅质白云岩,且与铅锌矿体的富集密切相关,根据宏观、微观特征反映出茂租铅锌矿的形成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密切相关。 3、近矿围岩中常发育重晶石化、萤石化及硅化等围岩蚀变,根据宏观、微观特征反映出茂租铅锌矿的形成与热液叠加作用密切相关。 4、根据茂租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镜下矿物结构构造特征,将茂租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热水喷流沉积期、热液叠加期、表生期三期。 (1)热水喷流沉积期:晚震旦世—早寒武世由于基底断裂和同生断裂的活动而产生的上涌热源驱动海底热水喷流成矿作用,使基底含矿建造中分散的成矿元素随热卤水迁移到海底沉积形成贫矿体或矿源层。 (2)热液叠加期:海西晚期,地壳的剧烈活动及基底构造产生继承性活动,喷溢出大面积的玄武岩。高温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热能,导致地层中的成矿流体活化转移至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形成铅锌矿床。 (3)热液叠加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Ⅰ)黄铁矿—白云石阶段、(Ⅱ)黄铁矿一石英—方铅矿—闪锌矿阶段、(Ⅲ)白云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阶段、(Ⅳ)方解石阶段。 5、通过研究总结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1)赋矿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和与矿物分配模式相近似,说明矿石中的稀土元素与围岩成因一致,两者具同源性。 (2)铅同位素表明矿床铅锌可能来源于上部地壳和造山带内的各种沉积岩石,包括褶皱基底和沉积盖层的岩石。 (3)茂租铅锌矿硫化物δ34S值与赋矿地层形成时代的海相硫酸盐的δ34S值非常接近,由此可见:茂租铅锌矿床的铅锌成矿物质硫可能主要来自与赋矿地层中的海相硫酸盐成矿物质硫。 (4)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较低的含盐度,矿物的均一温度从129℃-210℃,说明矿床的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气体包裹体成分标示有大量还原性气体H2、CH4等,这标志着矿体形成于深水强还原沉积环境中。 6、茂租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于热水喷流沉积—热液叠加铅锌矿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18.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海华 ,张树发 ,张平;康滇地轴结晶基底的时代归属[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2 刘文周;;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3 管士平,李忠雄;康滇地轴东缘岩石与铅锌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1999年03期
4 管士平,李忠雄;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1999年04期
5 王奖臻,李朝阳,李泽琴,刘家军;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2期
6 张位及;试论滇东北铅锌矿床的沉积成因和成矿规律[J];地质与勘探;1984年07期
7 林方成;扬子地台西缘大渡河谷超大型层状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学报;2005年04期
8 韩润生;胡煜昭;王学琨;黄智龙;陈进;王峰;吴鹏;李波;王洪江;董英;雷丽;;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J];地质学报;2012年02期
9 刘文周;王奖臻;李泽琴;;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10 刘英超;侯增谦;杨竹森;田世洪;宋玉财;杨志明;王召林;李政;;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认识与进展[J];矿床地质;200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乾;康滇地轴东缘典型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及富集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景国;钟康惠;周慧文;陈进;杨红英;;四川攀西地区银厂沟-骑骡沟矿床控矿因素浅析[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2 方乙;李忠权;;浙江缙云县骨洞坑萤石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J];四川有色金属;2010年03期
3 徐树桐;苏文;刘贻灿;江来利;;安徽大别山含金刚石高压变质岩及其矿物共生组合和变质条件[J];安徽地质;1991年01期
4 张德;皖南罗冲-宋冲锑矿成因探讨[J];安徽地质;1999年04期
5 赵开全;吴素珍;;淮北孟庄煤矿煤中砷的分布和赋存规律研究[J];安徽地质;2010年01期
6 程乃福;;皖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的地球化学预测[J];安徽地质;2011年03期
7 王薛平;毕华;;海南岛花岗岩类砖红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9期
8 杨立辉;叶玮;;长江中下游第四纪红土中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徐多文;戴采云;李广明;刘艳娜;;原位反应烧结制备生物陶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成龙;邬光剑;高少鹏;;青藏高原砂质表土样品稀土元素特征的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治国;瓮纪昌;卢欣祥;;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2 刘红涛;;祁漫塔格陆相火山岩:塔里木陆块南缘印支期活动大陆边缘的岩石学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C];2001年
3 黄宏业;;南岭地区花岗岩成矿专属性研究及成矿预测——以热液型铀矿、钨锡矿为例[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4 梁旭霞;梁春穗;王晶;李敏;胡曙光;陈明;;植物性食品中稀土元素测定方法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高文亮;詹国年;;赣北张十八铅锌矿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冯明;刘化清;王宏波;白云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三叠世存在“古陆梁”吗?[A];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建院20周年论文专集[C];2005年
7 任有祥;;概论热泉成矿在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中的意义[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C];1987年
8 朱韶华;芮行健;顾巧根;封益城;章纯荪;;三门火山盆地的层状矿床及其与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7)[C];1987年
9 杨振强;许俊文;;萍乐坳陷海泡石的形成及后期变化[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C];1987年
10 顾巧根;芮行健;封益城;章纯荪;朱韶华;;浙闽赣地区的火山金属矿床及其成因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2)[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喆;尕斯库勒湖泊钻孔记录的地球化学元素变化及古环境演化[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永卫;黑龙江省东南部完达山—太平岭一带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杨贵来;云南沧源南腊—缅甸金厂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李波;滇东北地区会泽、松梁铅锌矿床流体地球化学与构造地球化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鹏;楚雄盆地砂岩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顺庭;湖南瑶岗仙钨多金属矿床特征与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张智宇;安徽铜山矽卡岩铜矿床特征与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孔为伦;中上扬子北缘中—晚二叠世沉积相与古地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张丹;长江口晚新生代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标型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明钻;北山地区典型Cu矿中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及成矿预测方法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瑞胜;栖霞蓬莱群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宝美;西乌旗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高小跃;西乌旗地区古生代地层格架及油气远景[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徐刚;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底质沉积物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肖伟;钆三价离子(Gd~(3+))水化物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家龙;黔西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赵向东;青海锡铁山矿区中间沟矿段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衣成利;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汪旋;昭通彝良毛坪铅锌矿河东地区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侃;滇东北铅锌矿层控多样性与岩性、岩相控矿关系[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海华 ,张树发 ,张平;渡口市同德混合片麻岩初获太古宙年龄信息[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2 袁海华 ,张树发 ,张平;康滇地轴结晶基底的时代归属[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3 刘文周;云南金沙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4 王小春;天宝山铅锌矿床成因分析[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彭军,伊海生,夏文杰;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上震旦统热水成因硅质岩的地球化学标志[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顾雪祥,王乾,付绍洪,唐菊兴;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刘文周,徐新煌;论川滇黔铅锌成矿带矿床与构造的关系[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张秀莲;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J];沉积学报;1985年04期
9 张淑苓,尹金双,王淑英;云南帮卖盆地煤中锗存在形式的研究[J];沉积学报;1988年03期
10 周永章;丹池盆地热水成因硅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J];沉积学报;199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绍洪;扬子地块西南缘铅锌成矿作用与分散元素镉镓锗富集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司荣军;云南省富乐分散元素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章明;云南会泽铅锌锗镉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锗镉富集机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华;陈健;;甘肃省宕昌县代家庄铅锌矿东段矿体地质特征研究[J];甘肃地质;2006年02期
2 张福来;;粤北翁源石背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分析[J];内江科技;2007年07期
3 侯满堂;;陕西马元铅锌矿有机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J];中国地质;2009年04期
4 郑元文;;广西田林某铅锌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J];采矿技术;2009年06期
5 朱华;;贵州普安莲花山—三道箐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贵州地质;2007年04期
6 刘圣德;李方会;廖宗明;杨刚忠;;鄂西铅锌矿成矿规律及区域成矿模式[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年04期
7 赵建国;陈百磊;;甘肃土大坂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J];甘肃科技;2010年10期
8 欧阳志强;练翠侠;;四川农戈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矿产与地质;2011年02期
9 范文贵;鲍威;宁显周;;关于某铅锌矿矿床构造特征、成矿及控矿因素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10 魏东;吴邦朝;朱经祥;;白河黄石板铅锌矿的热水沉积岩及找矿潜力[J];陕西地质;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尔及利亚EL ABED铅锌矿地质详查[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2 岳国利;李伟;杨桂松;赵珂;董海敏;;西藏昂张铅锌矿区找矿潜力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3 张作伦;曾庆栋;叶杰;贾长顺;李文涛;;草原覆盖区隐伏金属矿体定位预测——以大兴安岭中南段某铅锌矿点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4 李兆群;张文兰;翟伟;孙凯;文拥军;;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矿物中熔融包裹体分析及矿床成因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骆银辉;李建华;胡斌;;滇东北地区的软岩流变与边坡变形破坏[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欧正;韦重韬;Santigie kekuda Sesay;李卫宽;;广西下巴铅锌矿床镉元素的富集规律研究[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李保伦;;从考古材料看古夜郎与滇东北地区的青铜文化[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胡彬;;滇东北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A];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2年
9 朱炳泉;戴潼谟;胡耀国;常向阳;张正伟;;滇东北自然铜矿化的阳起石、沸石~(40)Ar/~(39)Ar年龄测定[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董文渊;马廷光;黎庭武;刘军;;滇东北竹林生态旅游发展研究[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强 张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2 记者 周强 张毅;[N];中国矿业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尹朝平 通讯员 李家赛;[N];云南日报;2007年
4 蔡立军 匡岩所;[N];中国黄金报;2004年
5 胡春生 驻曲靖记者 米照亮;[N];云南政协报;2011年
6 黄华;[N];云南日报;2004年
7 陈益群;[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N];云南政协报;2006年
9 记者 左朝会;[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10 谷利军;高云桥;[N];中国矿业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璐;新疆东天山彩霞山式铅锌矿多元地学信息找矿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2 周雄;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邵毅;三维可视化预测技术在福建尤溪丁家山铅锌矿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4 石得凤;福建尤溪丁家山铅锌矿矿床成因、成矿机理及成矿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雷英凭;广西西大明山银多金属矿集区成矿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陈康林;藏东松宗—然乌地区MVT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资源潜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7 左力艳;江西冷水坑斑岩型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8 陈静;黑龙江小兴安岭区域成矿背景与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9 修群业;云南金顶矿床物源特征及成矿年代探讨[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10 郭欣;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伟;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2 桂长杰;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矿床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武中华;坑道重力研究及其在铅锌矿找探矿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欧阳海松;海南儋州南江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5 郑毅;铅锌矿采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谢涛;贵州威宁凉山铅锌矿综合物探找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黄磊;新疆若羌县维宝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曾玉娇;EH-4在云南金牛厂铅锌矿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杨国龙;西天山蒙马拉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李龙;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钼、铅锌矿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找矿前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茂租铅锌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