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江西理工大学》 2015年
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
刘贤俊
【摘要】:降低充填成本,提高胶结充填采矿法经济效益,是胶结充填技术得以推广和发展的前提。通过对充填材料及充填料浆配合比的研究,选择廉价的、满足生产要求的充填材料和合理优化的充填料浆配合比是降低充填成本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某铜矿实际,开展了以“新型尾砂胶结剂”替代水泥作为尾砂充填的胶凝材料,在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基于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相关力学试验,测定了新型尾砂胶结剂与全尾砂、新型尾砂胶结剂与分级尾砂,在不同灰砂比、养护时间条件下,胶结充填体的单轴压缩强度及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灰砂比、养护时间内,以新型尾砂胶结剂为胶凝材料,骨料为分级尾砂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远比骨料为全尾砂的胶结充填体强度高。以新型尾砂胶结剂为胶凝材料,必须选用分级尾砂作为骨料;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早期水化反应中水胶比过大,对其后期胶结充填体的强度没有影响。(2)参照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工艺及长期实践应用中的胶结充填体强度,结合新型尾砂胶结剂与分级尾砂,在不同灰砂比条件下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设计了以新型尾砂胶结剂作为胶凝材料的两种充填方案,即方案一,以灰砂比1:6和1:12的充填料,按充填量1:1搭配充填整个回采断面;方案二,以灰砂比1:8充填料充填整个回采断面。通过成本比较得出,采用方案一,充填每吨尾砂胶凝材料成本可以降低9.5%;采用方案二,充填每吨尾砂胶凝材料成本可以降低8.4%。(3)结合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工艺,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以新型尾砂胶结剂作为胶凝材料,采用方案一、方案二充填均可满足回采矿体后采场稳定性的要求。(4)将现场监测得到的爆源近点质点振动速度作为动力荷载,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以尾砂胶结剂作为胶凝材料,采用方案一、方案二充填的顶板胶结充填体,在爆破振动条件下的动力响应特征,与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采用原方案充填的顶板胶结充填体近似;以尾砂胶结剂作为胶凝材料,采用方案一、方案二充填,均可沿用原有工程爆破设计。(5)通过水化热试验,测定了新型尾砂胶结剂和水泥水化热值,前者的水化热值远低于后者;并基于测得的水化热值,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新型尾砂胶结剂作为胶凝材料,采用方案一、方案二充填,较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采用原方案充填,充填附近区域温度上升将减少64%左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853.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黄博;吴海燕;吴浩;常庆;卢湘娟;;爆破荷载下边坡动态响应的FLAC3D模拟研究[J];工程爆破;2014年02期
2 赵传卿;胡乃联;;充填胶凝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黄金;2008年01期
3 吕宪俊;张帅;胡术刚;;新型高炉矿渣基尾矿胶结材料的制备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0年02期
4 崔孝炜;倪文;吴辉;;水胶比对铁尾矿混凝土强度的影响[J];金属矿山;2011年11期
5 卢平;;胶结充填矿柱强度的设计[J];江西有色金属;1990年02期
6 周爱民;;发挥采矿科研优势 促进矿山技术进步[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年S1期
7 蔡嗣经;胶结充填材料的强度特性与强度设计(Ⅰ)——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设计[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5年03期
8 蔡嗣经;胶结充填材料的强度特性与强度设计(Ⅱ)——胶结充填体强度设计的几个理论模型[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9 张友锋;袁海平;;FLAC~(3D)在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李冬青;我国金属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采矿技术;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煊;蔡新;武颖利;易剑刚;;水下公路隧道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2 孙恒虎,段鸿杰,刘华生;应用∑△p_i/d_i确定有效细粒群的最佳配比[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祝丽萍;倪文;张旭芳;黄晓燕;;赤泥-矿渣-水泥基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的性能与微观结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4 祝丽萍;倪文;黄迪;惠美;高术杰;;粉煤灰全尾砂胶结充填料[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黄迪;倪文;祝丽萍;;烧结法赤泥全尾砂胶结充填料[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宋存义,周土平,陈德平;高铝型高水充填材料热力学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7 黄迪;倪文;祝丽萍;;粉磨工艺对赤泥胶结充填料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1年04期
8 万海涛;方勇;肖广哲;秦杨;;充填采矿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09年08期
9 曹广鹏;李渝生;鲍杰;;四川九龙县溪谷输变电工程场地稳定性的岩体力学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1年04期
10 孙文标;郭军杰;张建立;张振峰;;煤系固体废弃物用作充填材料改善煤矿安全和环境状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忠辉;邱俊刚;刘润田;王卓;;留矿空区残矿回收与老空区治理[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凤波;苏红蕊;;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马庄铁矿的实施与应用[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小稚;高佩玲;;蚕庄金矿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选择[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运群;;湖南有色矿山采矿技术进展与发展展望[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石振明;鹿存亮;;软土路基沉降有限元分析[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琎;孙爱芝;苏捷杰;翟福强;吴深;;复合激发剂激发充填用新型胶结材料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7 王凤波;;合理使用充填采矿法 全面实现采矿无害化[A];第十六届六省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庆享;刘素花;张沛;黄克军;;浅埋煤层局部充填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模拟[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9 李雄;曹仕平;;尾矿充填脱水工艺及排泥研究[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高均海;白国良;高飞杰;杨少辉;;似膏体充填开采岩体破坏规律研究[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华南;水力充填负压强制脱水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姚振巩;矿山充填体作用机理与铝基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林宇亮;岩土构筑物抗震动力特性及地震动土压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王洪武;多相复合膏体充填料配比与输送参数优化[D];中南大学;2010年
5 柴红保;基于岩体断裂损伤模型的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夏兴;特大型地下铁矿山建设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7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宋玉环;西南地区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赖文奇;建筑物下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姚维信;矿山粗骨料高浓度充填理论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涛;煤矿开采岩层与地表变形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崇凌;薄煤层膏体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涛;大峪沟—三架岭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福国;晓南矸石山自燃喷爆灾害防治与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5 李红卫;陡倾顺层岩质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的合理配置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0年
6 冯锐;铜坑矿中深孔爆破震动下矿柱稳定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雄超;矿柱回采稳定性分析及地压显现规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高卫宏;武山铜矿北矿带胶结充填采场力学性能及声发射监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志全;水泥浆液在小粒径砂石体中注浆理论及模拟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秀勇;金川二矿区废石—全尾砂高浓度料浆泵压管输充填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彪;陈洪凯;;边坡地震稳定性完全动力分析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2 郑颖人;叶海林;黄润秋;李安洪;许江波;;边坡地震稳定性分析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2期
3 朱桂林,孙树杉,王建华;高炉矿渣粉作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研究和应用[J];粉煤灰;2001年02期
4 李庶林;岩爆倾向性的动态破坏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刘红帅;薄景山;刘德东;;岩土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邢利伟;任利明;张世雄;;露天矿生产爆破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工程爆破;2006年03期
7 陈立强;杨风华;;控制爆破技术在改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应用[J];工程爆破;2011年03期
8 杨国华;郭建文;王建华;;尾矿综合利用现状调查及其意义[J];矿业工程;2010年01期
9 罗学东;范新宇;梅年峰;代贞伟;闫苏涛;;磁海铁矿露天边坡爆破振动测试分析[J];工程爆破;2013年Z1期
10 卢平;胶结充填矿柱中的应力分布[J];黄金;198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建国;布沼坝西帮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启涛;陈建宏;王子哲;程运材;;胶结充填技术在矿山的应用[J];矿业快报;2008年05期
2 周正濂;;多组分胶结充填料制备质量的统计分析[J];世界采矿快报;1991年27期
3 丁向阳,吴统顺;胶结充填体动力强度的细观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1993年02期
4 饶运章,黄文钿,赵奎,邓飞;低廉胶结充填料的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7年05期
5 周爱民,廖全佳;丰山铜矿分段碎石胶结充填法试验研究[J];世界采矿快报;1997年06期
6 杨锡祥;混凝土和块石胶结充填工艺的应用[J];黄金;2000年02期
7 丰裕军;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我国岩金地下矿山的应用与发展[J];黄金;2000年08期
8 吴湘晖;碎石胶结充填料配比的优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0年04期
9 ;一种提高胶结充填料支护性能的方法[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0年01期
10 王新民,胡家国,王泽群;粉煤灰细砂胶结充填应用技术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铭良;;论下向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大面积开采[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2 尹新才;陈昌民;;大型水体下矿床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陈宏兵;;下向分层层内上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应用实践[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4 刘同有;周成浦;;金川镍矿胶结充填采矿技术的进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姚世峰;;某矿山胶结充填站的自动化设计[A];2011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仪表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张文华;孙利波;;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应用和发展[A];冀晋琼粤川鲁六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炜;周旭;;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离析成因分析[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元磊;高原;刘忠文;;机械化盘区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在马庄铁矿的应用[A];第二十届“冀鲁川辽晋琼粤”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辉林;崔新玉;彭青生;霍红亮;;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获各琦铜矿的应用[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海军;马凤山;邓清海;李国庆;陈遥;;下向胶结充填法开采陡倾金属矿引起的地质环境损害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希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记者焦建国 通讯员张素民;[N];中国冶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永龙 通讯员 赵博 何畅;[N];河北经济日报;2011年
4 宗伯明;[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5 李建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赵向南;[N];山西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静文;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有生;新阳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输送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3 胡家国;电厂粉煤灰矿山充填胶凝机理研究及水化反应动力学特性[D];中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根平;大红山铜矿块石尾砂胶结充填工艺试验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贤俊;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3 余溯;块石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胡源;不同应力路径下块石胶结充填体破坏声发射频率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浩;某硬岩矿山无阶段矿柱开采岩爆诱发倾向及失稳控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瑞龙;高浓尾矿胶结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7 李兴尚;水砂胶结充填材料配合比的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肖洪彬;煤矿巷道矸石胶结充填工艺及装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9 姚志全;开阳磷矿黄磷渣胶结充填技术研究及可靠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10 于海涛;赤泥胶结充填在煤矿中应用可行性分析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