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极近距离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的确定

发布时间:2018-08-23 09:23
【摘要】:针对4-2煤层回采巷道布置这一难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残留24 m煤柱的稳定性及其在底板的应力传递规律。研究表明:因4-1煤和4-2煤相距极近且24 m煤柱承受较大集中应力,故在煤柱下方3 m的水平截面上,处于煤柱正下方的垂直应力较大,应把4203主运顺槽布置在水平方向远离煤柱的应力降低区,即距煤柱中心线18 m的位置;最后,考虑支承压力传递影响角,确定4203主运顺槽巷帮距4-1煤煤柱边缘的距离为6 m,并经回采实践证明了回采巷道布置方式的合理性。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roadway layout in coal seam 4-2, the stability of 24 m coal pillar and its stress transfer law in the floor are analyz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ecause 4-1 coal and 4-2 coal ar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the 24m coal pillar bears a large concentration stress, the vertical stress at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3 m below the coal pillar is larger than that under the coal pillar. The 4203 main channel should be arranged in the area of stress reduction far away from the pillar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at is, 18 m from the central line of the coal pillar. Finally, the angle of influence of bearing pressure transfer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distance between side distance of 4203 main roadway and coal pillar 4-1 is determined to be 6 m,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layout of mining roadway is proved by min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分类号】:TD8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晓鹏;董飞;;回采巷道高速高效掘进综合配套技术探讨[J];科技传播;2012年19期

2 齐庆新,康立军;回采巷道受力状态的数值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94年05期

3 王广昌,李百利,崔海龙,吕承贤;钢筋桁架锚梁支护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J];煤矿开采;2000年S1期

4 王育德,郭延华;下分层回采巷道布置位置有限元模拟研究[J];煤矿设计;2001年05期

5 许梦国,伍佑伦,叶义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巷道收敛的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1年01期

6 高明中,孙家斌,王汉民,李明好;极难维护回采巷道封闭式支架支护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09期

7 赵兴东,唐春安,王维纲;回采巷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2003年03期

8 李少刚,张开碧,张开智;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等价聚类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徐富胜;树锚(索)网支护在回采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4年01期

10 兰瑞学,何富连;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数学模型[J];江苏煤炭;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勤芝;樊胜强;;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神火矿区回采巷道分类中的运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保生;朱维申;李术才;;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姚建国;杨厚柱;;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灰色模糊类比法[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4 樊胜强;王勤芝;;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回采巷道临界深度的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召明;;12_下煤层回采巷道主要支护参数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6 王广平;;下石节煤矿回采巷道破坏剖析[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侯民川;孙思云;陈相红;;破碎顶板下动压区回采巷道的维护技术[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华心祝;陈登红;;淮南矿区深部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及支护技术[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9 尹增德;陈彦军;潘世功;;复杂构造条件下回采巷道稳定性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韩立军;林登阁;;不稳定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的研究[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绪言;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登红;深部典型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3 卫进;深部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志强;大变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白启树;高应力软岩回采巷道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姚宝珠;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刘倡清;综放变宽度煤柱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曹怀建;腾晖矿软厚煤层接续回采矿压显现特征及煤柱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9 王建利;浅埋薄基岩窄煤柱巷道上覆岩层破断规律与稳定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涛;特厚煤层上向分层充填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飞;上行开采覆岩运移规律与回采巷道位置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李召鑫;“三软”煤层回采巷道断面优化及平顶U型棚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魏昌彪;残煤综放回采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仝晓军;回采巷道围岩峰后大变形规律及稳定性控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王建建;袁庄矿回采巷道卸压槽技术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亮;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机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雷超;五阳煤矿7603工作面动压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祁小虎;大倾角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参数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10 郑建伟;屯宝煤矿断层破碎区综放面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98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98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