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携煤尘高压气流诱导沉积煤粉爆炸火焰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3 19:56
【摘要】:为研究携煤尘高压气流诱导沉积煤粉联合爆炸的火焰特性,采用水平玻璃管煤尘爆炸试验装置,分别对褐煤、长焰煤、不粘煤、气煤等4种煤尘的联合爆炸火焰传播最远距离l和火焰持续时间t等2项火焰特性展开试验分析,并研究沉积煤粉质量m、沉积煤粉粒径r、沉积煤粉中混入CaCO_3岩粉量k对联合爆炸火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在0~4.5 g范围内增大,4种煤尘l和t先增大后减小,l和t达到局部极值后减小。4种煤尘的l均随r的增大缓慢减小,且分别在r为26、26、26和38μm时,l依次达最大值106、73、37和22 cm。t_3和t_4随r的增大而增大,甚至当r大于40μm时亦如此。k为6 g时,褐煤、长焰煤l抑制效率分别为62.5%和79.7%,而不粘煤与气煤均不再爆炸。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la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ined explosion of deposited coal powder induced by high pressure airflow with coal dust, the horizontal glass tube coal dust explosion test device was used to treat lignite, long flame coal and non-caking coal, respectively. Two fla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longest distance l and flame duration t, of combined explosion flame propagation of four kinds of coal dust, such as gas-coal dust, a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the mass of deposited pulverized coal (m), the particle size of deposited pulverized coal (r) and the amount of CaCO_3 rock powder mixed in the deposited pulverized coal (k)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ined explosion flam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m in the range of 0 ~ 4.5 g, the l of 4 kinds of coal dust increases first, then de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to the local maximum, and then decreases to 4 kinds of coal dust slowly with the increase of r. When r is 26 渭 m and 38 渭 m,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values of T4 and T4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 even when r is more than 40 渭 m, when k is 6 g, the ligni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 and the maximum values of T4 and T4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r, even when r is more than 40 渭 m, k is 6 g.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long flame coal is 62.5% and 79.7%,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204089)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602355) 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2014131)
【分类号】:TD7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雨成;刘天奇;周西华;;煤尘爆炸最大压力随点火延迟时间的时序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2 刘丹;司荣军;;冲击气流诱导对沉积煤尘参与瓦斯爆炸的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11期

3 汪泉;沈兆武;郭子如;马宏昊;;内铺煤粉方管内瓦斯预混火焰传播特性[J];煤炭学报;2012年10期

4 李庆钊;翟成;吴海进;林柏泉;朱传杰;;基于20L球形爆炸装置的煤尘爆炸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1年S1期

5 李润之;;瓦斯爆炸诱导沉积煤尘爆炸的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2010年05期

6 王新;李润之;张延松;;瓦斯爆炸引起沉积煤尘爆炸传播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云明;可燃气体火焰传播与爆轰直接起爆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呈杰;甲烷—沉积煤尘爆炸实验与大涡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雨成;刘天奇;周西华;;基于量纲分析理论的煤尘爆炸能量预测模型[J];爆炸与冲击;2017年03期

2 李雨成;刘天奇;周西华;刘蓉蒸;;携煤尘高压气流诱导沉积煤粉爆炸火焰特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5期

3 李雨成;毕秋苹;刘天奇;;混合煤质协同作用下煤尘爆炸火焰特性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4 贾宝山;李春苗;尹彬;付元;李守国;李善鹏;;基于CHEMKIN-PRO的多元混合气体瓦斯燃烧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2017年03期

5 刘丽丽;崔永安;乔晓磊;徐j;樊保国;金燕;;低浓度瓦斯与煤粉耦合体系着火温度实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6年10期

6 徐海霞;张斌;;中尺度管道内瓦斯爆炸最高温度联合预测研究[J];煤炭技术;2016年08期

7 王冬雪;刘剑;高科;王东;;煤尘挥发分及粒径对爆炸火焰长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05期

8 魏明生;童敏明;梁良;王华睿;;矿井煤尘粒度和浓度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6年05期

9 刘芮葭;;煤矿瓦斯爆炸危险性的灰类-IAHP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10 李雨成;刘天奇;周西华;;煤尘爆炸危险等级模糊结构元综合决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雨成;刘天奇;周西华;;煤尘爆炸危险等级模糊结构元综合决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02期

2 张博;张奇;谭汝媚;;喷粉压力及点火延迟时间对粉尘爆炸参数的影响[J];高压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3 谭汝媚;张奇;张博;;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J];爆炸与冲击;2014年01期

4 李媛;谭迎新;丁小勇;秦涧;;变直径管参数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10期

5 汪泉;沈兆武;郭子如;马宏昊;;内铺煤粉方管内瓦斯预混火焰传播特性[J];煤炭学报;2012年10期

6 刘丹;李润之;司荣军;张延松;;瓦斯爆炸诱导沉积煤尘参与爆炸作用模式[J];煤炭学报;2011年11期

7 庞磊;张奇;李伟;向聪;谭汝媚;;煤矿巷道瓦斯爆炸冲击波与高温气流的关系[J];高压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8 朱琼;白春华;;瓦斯-煤尘-空气混合物爆炸数值计算[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9 贾智伟;刘彦伟;景国勋;;瓦斯爆炸冲击波在管道拐弯情况下的传播特性[J];煤炭学报;2011年01期

10 丁以斌;郭子如;汪泉;崔鑫;;立体结构障碍物对甲烷预混火焰传播影响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润之;点火能量与初始压力对瓦斯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雨建;迎面扰动作用下爆燃波与爆轰波传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3 陈先锋;丙烷—空气预混火焰微观结构及加速传播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陈东梁;甲烷/煤尘复合火焰传播特性及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司荣军;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传播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笃敬;新奇的床、怪异的床、舒适的床、别胡思乱想,请问 想睡哪张床[J];中国保健营养;1994年06期

2 黄故;高压气流对织物整理的探讨[J];纺织学报;2001年01期

3 刘超;陈海峰;易福磊;史诺;;一种连续式瞬间微波膨化设备的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9年03期

4 李永祥;;几款药食合一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佳肴(一)[J];烹调知识;2010年31期

5 李永祥;;几款药食合一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佳肴[J];中国食品;2010年15期

6 陈秀云;叶芸;张丽凡;段丽;游玉香;郭太良;;有机溶剂高压气流法改善碳纳米管阴极场发射特性[J];功能材料;2009年08期

7 肖适中;玻璃纤维变形纱过滤绳的研制[J];玻璃纤维;1996年05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维国;;高压气流吹破结肠一例报告[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本文编号:21997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1997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