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宝钨矿外围矽卡岩型钨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研究
本文关键词:重磁资料在西藏铁矿潜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疆大学》 2013年
忠宝钨矿外围矽卡岩型钨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研究
刘宝江
【摘要】:在塔里木板块北缘,分布着大面积的花岗岩带,忠宝矽卡岩型钨矿产出于此花岗岩带上。目前,在该花岗岩带上已发现一些钨矿床及钨矿点,但仍有大片空白区域,矽卡岩型钨矿的找矿潜力巨大。因此,进行忠宝矽卡岩型钨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搜集前人资料,经整理分析,发现我国矽卡岩型钨矿的勘查工作主要应用地质、化探、重力和激电等找矿方法进行。矽卡岩型钨矿的找矿工作是以地质工作为基础的,化探和重力在钨矿的靶区优选中优势明显,激电在确定钨矿体的空间分布上应用效果良好。根据现有的物探设备,本论文拟采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激电法和EH4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矽卡岩型钨矿勘查方法组合的研究。 深入分析研究忠宝钨矿的区域地质背景、构造演化、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经过野外地质调查,在忠宝钨矿外围选定研究区域。在研究区,进行1:2000地质填图,了解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矿化蚀变等情况,并采集大量岩矿石标本,,测定物性。根据地质填图和物性测量结果,布置激电和EH4工作,并在区内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处理激电和EH4数据,结合地质填图、物性测量结果和前人钻孔资料进行推断解译。分析推断解译成果,得出忠宝矽卡岩型钨矿的最佳勘查技术方法组合。 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激电法在矽卡岩型钨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不是很理想,而结合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EH4大地电磁测深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忠宝一带矽卡岩型钨矿以后的找矿工作中进一步推广验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18.6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林;吴燕冈;苏捷;祁民;武广;徐永生;崔敏利;沈晓丽;郭志华;黄雪飞;;内蒙古镶黄旗道郎和都格矿区钨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与综合定位预测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6期
2 邓松涛;郭召杰;张志诚;廖国辉;;南天山中段桑树园子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限及其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2006年03期
3 徐丽娟,姚雪丹;大地电磁信号整理分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4 晋光文,孙洁,王继军;地形对大地电磁测深(MTS)资料的影响[J];地震地质;1997年04期
5 李世峰;梁盛军;周建雄;李耀华;;强干扰背景条件下TEM探测铁矿资料解释方法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6年03期
6 张子敏,马汉峰,蔡根庆;库米什盆地地质构造演化主要特征[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3年04期
7 方贵聪;陈郑辉;陈毓川;黄凡;赵正;;石英脉型钨矿原生晕特征及深部成矿定位预测——以赣南淘锡坑钨矿11号脉为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2年03期
8 刘智;涂其军;魏华;;新疆托克逊县忠宝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6期
9 严加永;刘光海;王君恒;潘竹平;;内蒙古羊蹄子山-磨石山钛矿床的物性特征及有效找矿方法探讨[J];矿床地质;2008年04期
10 袁建江;杨晓峰;张红军;高保明;;新疆托克逊县忠宝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规律[J];科技视界;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清利;天山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剑辉;祁连山西段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2 张波;大地电磁测深二维数值模拟可视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牛军平;吉林省四平市三家子白钨矿矿床特征及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超;新疆忠宝钨矿地质特征、成因研究及外围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胡浩;内蒙古道朗和都格多金属矿区重磁资料处理解释[D];吉林大学;2012年
6 陈丽;激电方法在隐伏矿体中的应用效果探讨[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海斌;“ArcGIS+ArcPad”集成技术在激电中梯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8 吕拾零;秦岭造山带中段及其邻区重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王为;重磁资料在西藏铁矿潜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恩厚;陈前新;;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在地质雷达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04年01期
2 邵凤云,邵世德,徐长顺;沿海地区地下淡水的物探勘查方法研究[J];安徽地质;1997年03期
3 程真富;;刘店煤矿副井马头门巷道松动圈及支护结构内力测试技术[J];安徽科技;2010年05期
4 张平松;吴健生;刘盛东;;隧道壁后注浆质量高密度电法测试的可能性[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5 昌彦君,王华军,罗延钟;EH-4系统观测资料的非远区场校正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孙林华;王岳军;范蔚茗;訾建威;;再论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牛建军;张晓培;杜立志;;稠油汽驱电位法动态监测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童孝忠;柳建新;刘颖;甘佳雄;张连伟;;利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二维MT倾子响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S1期
9 孙建国;;论直流电位场拟解析近似中的电位与电荷反射函数的物理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吴国学;团结沟金矿床综合找矿标志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einer Klemd;;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Yili and Tarim blocks of the Southwestern Altaids:Geochemical and age constraints of a leucogranite dike crosscutting the HP-LT metamorphic belt in the Chinese Tianshan Oroge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2 张喜;高俊;董连慧;李继磊;江拓;钱青;苏文;;新疆中天山乔霍特铜矿区Ⅰ型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3 宋双全;殷亚飞;黄仕茂;;多极距中梯电测深技术与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唐杰;杜思胜;喻广军;杨琳;;双频激电在任家庄沟铅锌矿区普查找矿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5 张银芳;李继超;丁守良;张沛垚;王富群;;物探高磁、双频激电方法组合在探测磁铁矿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6 殷建武;;直流激电法在栾川南泥湖钼矿田外围找矿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7 韩靖龙;安风雷;;瞬变电磁法(TEM)和激发极化法在钼矿勘探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8 吕少辉;周四春;吴丽荣;王自运;;KLM金矿区综合物化探找矿思路研究及找矿预测[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敬荣中;曾高福;黄理善;曾晖;;危机矿山深边部找矿地球物理方法与应用研究[A];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杜科让;陈安文;李清林;;电阻率成像在洛宁七里坪多金属矿勘探中的应用[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兵;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场及石油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鲁晶津;地球电磁三维数值模拟的多重网格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李顺庭;湖南瑶岗仙钨多金属矿床特征与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李小康;基于MPI的频率域航空电磁法有限元二维正演并行计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徐汶东;CSAMT中的IP效应影响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东良;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直流电场有限差分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艳;深部矿产资源的时频联合电磁探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蔡志慧;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早古生代造山带的构造特征、造山过程及对塔里木盆地的影响[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年
9 龚玉蓉;基于小波包的三维大地电磁测深静态效应压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谢维;在线圈中心测量磁场垂直分量的频率域电磁测深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浩锋;新疆包尔图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成森;电阻率成像技术在煤矿防治水方面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陆学村;激电二次场衰减分布规律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4 刘慧鹏;EH4高频大地电磁系统数据处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曾玉娇;EH-4在云南金牛厂铅锌矿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于海燚;EH4及磁法对个旧西区落水洞铅锌矿区隐伏构造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会会;物探方法在云南公路深埋长隧道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金芳;电法在山西五台东腰庄金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9 黄园;综合方法找矿及其在查干地区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霆;核地球物理方法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春,岳书仓,刘因,周涛发;甘肃走廊南山朱龙关群的时代及其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J];安徽地质;1996年04期
2 陈伟佳;李明峰;王永明;陈春晖;;基于ArcPad的精细农田信息采集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3 刘国兴,王喜臣,张小路,王钟;大功率激电和瞬变电磁法在青海锡铁山深部找矿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曾昭发;吴燕冈;郝立波;王者江;黄航;;基于泊松定理的重磁异常分析方法及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王喜臣;贾建秀;徐宝慈;;羌塘坳陷石油地质走廊剖面重磁异常处理模拟及地质解释[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4期
6 王登红;唐菊兴;应立娟;陈郑辉;许建祥;张家菁;李水如;曾载淋;;“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李才明,李军,余舟,李澎;几种不同类型金矿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李才明,万新南,陈利群;物探异常的间接模式识别[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琚锋;汪新庆;杨珍;;采用ArcObjects组件实现ArcGIS和Surfer格网文件转换[J];测绘科学;2007年02期
10 畅毅;;应用GPS技术施测石油物探测网[J];测绘科技通讯;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作衡;毛景文;杨建民;张招崇;王志良;左国朝;;甘肃小柳沟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李才明;屈进红;牟泽霖;李军;;高精度磁测在间接寻找赤铁矿床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小斌;大地电磁正反演新算法研究及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可视化集成系统开发[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年
2 吴华;东天山地壳演化及内生金属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赵希刚;多源信息处理及其在线环构造识别和多种能源矿藏(床)找矿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4 柳建新;西部特殊地貌景观区双频激电法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安国英;危机矿山找矿的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朱志新;新疆南天山地质组成和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7 梁文天;秦岭造山带东西秦岭交接转换区陆内构造特征与演化过程[D];西北大学;2009年
8 许华明;冀南地区克拉通中新生代构造及现今发震构造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8年
9 余海龙;位场异常三维视物性快速反演[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敏;西藏重磁场特征分析与区域地质构造识别与划分[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孙明国;重力高阶导数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建波;有限元可视化算法的研究与程序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4 任军锋;北秦岭(陕西段)古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胡朋;内蒙沙麦钨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邹欣;江西淘锡坑钨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白勇;西秦岭—松潘构造结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8 毕振波;地下水流有限元计算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开发[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增兵;东天山重力场下延的方法及应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许小强;中上扬子重力场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西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运金;关于华南地区钨矿地质找矿问题[J];中国钨业;1999年Z1期
2 毕承思;中国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成矿基本地质特征[J];地球学报;1987年03期
3 曾志刚,李朝阳,刘玉平,涂光炽;滇东南南秧田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白钨矿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1998年02期
4 ;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现大型钨矿[J];金属矿山;2008年08期
5 杨钟堂,肖思云,肖朝阳,李宝强,段永民,苏亮红;祁连成矿带钨矿成矿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标志[J];中国地质;2004年03期
6 孙振家;邓阜仙钨矿成矿构造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0年02期
7 张祖林,石荣求;江西有色地勘局钨矿勘查五十年回顾[J];矿产与地质;2001年S1期
8 华仁民;徐克勤院士对中国地质事业与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03期
9 黄存基;湖南瑶岗仙黑钨矿床阶状交替成矿论[J];湖南有色金属;2004年05期
10 白玉珍,满发胜,倪守斌,黎彤;莲花山钨矿区K-Ar同位素地质年龄[J];地球化学;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瓯市上房钨矿普查[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2 曾强;;抓好班组长队伍建设 提高钨矿安全质量和经济效益[A];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内蒙古额济纳旗国庆钨矿勘查再获新突破[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4 刘学军;祝修盛;;我国钨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现状抽样调查研究[A];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白国典;张彦启;邱庆伦;李瑞强;;内蒙古包尔敖包地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及钨矿、铁矿找矿效果[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上册)[C];2009年
6 孔昭庆;;钨矿矿山地质与钨矿业可持续发展[A];中国矿山地质与西部矿山资源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孔昭庆;;中国钨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矿山地质工作成就[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8 苏建江;夏洪宝;;辽宁省东南部钨矿成矿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A];冶金地质勘查技术文集[C];2003年
9 盛继福;;中国钨矿地质工作的回顾[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全守村;贾群子;郭周平;王伟;;祁连山与钨矿化有关的花岗岩类的基本特征[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饶振华 通讯员 黄治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2 记者 刘宏章;[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3 铁新;[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0年
4 黄仕年 范晓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5 曾载淋;[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刘良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7 钟小刚 彭承礼 王绍雄;[N];中国矿业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周飞飞;[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9 郭传义 杨新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10 记者 王维波;[N];中国证券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元春华;中缅边界腾冲—德林达依锡钨矿带成矿背景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何仁春;基于R-SCP的中国钨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梁勇;反应挤出法碱分解钨矿基础理论及新工艺[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爽;南岭地区钨锡矿指示元素及隐伏矿勘查方法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蒋国豪;氟、氯对热液钨、铜成矿的制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6 周婷;生产性粉尘致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及其与接尘工人健康损害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新疆忠宝钨矿地质特征、成因研究及外围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2 刘宝江;忠宝钨矿外围矽卡岩型钨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3 廖利波;白钨矿酸法处理新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4 甄涛;全白钨矿和氧化钼直接还原冶炼工模具钢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徐晶;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在钨矿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6 严思明;陶瓷微滤膜技术应用于钨矿微细颗粒浓缩工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7 田建华;硬质合金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和政策建议[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王明细;新型捕收剂COBA对孔雀石、黑钨矿等的捕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柯兆华;从钨矿苛性钠浸出液中萃取钨制取纯钨酸铵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姬芳;江西省崇义地区钨矿资源开发与潜力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关键词:重磁资料在西藏铁矿潜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7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2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