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矿业大学》 2014年
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刘宗柱
【摘要】:我国许多矿区煤层开采属于近距离煤层开采,近距离煤层开采中,下煤层回采巷道常存在受上煤层采动影响的问题,使得下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十分困难,因此,近距离煤层群下部回采巷道布置及围岩控制研究对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在近距离煤层开采中,下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主要受其位置及支护方式的影响。本文以沙曲矿近距离煤层赋存条件为基础,结合试验地点具体情况,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开采底板岩层应力分布规律和底板岩层破坏规律,确定了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回采巷道在原岩应力区和卸压区的布置原则以及3+4号煤层应力集中区域、卸压区域和原岩应力区域的范围,据此并结合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尺寸确定了新24208胶带巷的合理位置为24208回风巷(原胶带巷)左侧45m处的原岩应力区。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煤层下部煤层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建立了矩形巷道顶板岩梁力学模型,分析得出了近距离煤层群下部煤层动压回采巷道由于局部过载而导致巷道整体失稳的变形破坏机理,依据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和围岩变形破坏机理,提出了近距离煤层底板动压回采巷道单体液压支柱临时加强支护+W钢带+锚网索非对称联合支护方案,运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锚杆与锚索的支护参数:顶板锚杆采用22×2400mm螺纹钢树脂锚杆,锚索采用采用17.8×7000mm的钢绞线锚索,两帮采用20×2200mm螺纹钢树脂锚杆,顶板锚杆间排距为750mm×800mm,左帮锚杆间排距为800mm×800mm,右帮锚杆间排距为700mm×800mm,,锚索间排距为1600mm×1600mm。论证了支护方案在理论、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D353;TD26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闫少宏,张勇;大倾角软岩底板破坏滑移机理[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5年01期
2 程远伟;邹永洺;王明;;近距离煤层巷道布置研究[J];煤炭科技;2011年01期
3 张金才;肖奎仁;;煤层底板采动破坏特征研究[J];煤矿开采;1993年03期
4 张金才;刘天泉;;煤层底板突水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J];煤矿开采;1993年04期
5 马念杰;吴联君;刘洪艳;陈芹芹;;煤巷锚杆支护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霖;;桃园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德万;肖峻峰;卢平;;近距离高瓦斯煤层群首采工作面顶板裂隙发育规律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3 杜石文;陈小波;田献国;卢荣利;李强;;急斜煤层开采石门巷道稳定的物理模拟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2010年05期
4 梁运培;采场覆岩移动的组合岩梁理论[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5 曹国金,姜弘道,张建斌;锚固技术的支护机理和试验分析研究动态[J];地下空间;2002年01期
6 陈文林,张永彬,杨天鸿,王述红,王鹏;露天转地下境界矿柱稳定性评价[J];地下空间;2004年02期
7 姚金蕊,李夕兵,周子龙;“三下”矿体开采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8 马时强;;酉水隧道围岩大变形及支护结构数值模拟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9 柴柏龙;李晓红;卢义玉;康勇;冯卫强;陈凌云;;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10 陶连金;蒯本秋;张波;;松散软岩巷道破坏的颗粒离散元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所业,贺宪国;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解[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2期
2 王泳嘉;粘弹性岩石中井筒的井壁压力及位移[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3 康红普;巷道围岩的侧下角卸压法[J];东北煤炭技术;1994年01期
4 潘天林;巷道围岩松动爆破卸压的试验研究[J];东北煤炭技术;1996年04期
5 肖远见,李美海,周定武;开采层底板岩层的应力分布实验及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5期
6 冉玉江;赵立龙;;爆破锚杆卸压锚固注浆加固反拱底板技术及施工工艺研究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4期
7 尹鹤峰,王宏,朱宏新;利用空间弹性理论分析和计算采动影响下的底板应力分布[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8 王永岩,马士进,高菲;软岩巷道围岩变形时序预测方法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徐思朋;茅献彪;张东升;;煤柱塑性区的弹粘塑性理论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麦倜曾;张玉军;;锚固岩体力学性质的研究[J];工程力学;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显斌,孙仲辉;回采巷道合理位置与送巷时间的选择优化[J];山东煤炭科技;2000年S1期
2 张百胜,杨双锁,康立勋;全煤回采巷道整体拱形锚固结构模拟研究[J];山西煤炭;2001年01期
3 陈富洋,张华恩;二矿四采区30~#煤层回采巷道失稳状况浅析[J];煤炭技术;2002年11期
4 夏宇;崔道品;李雅阁;;神火矿区二_2煤回采巷道临界深度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5 曹锋;程永;;神火矿区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研究[J];煤矿开采;2006年06期
6 边建忠;;晋华宫矿12#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掘进时的支护[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
7 王铁力;许振良;刘鹤男;;林盛矿313工作面回采巷道矿压的观测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1期
8 文志杰;朱永鹏;刘崇凌;;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变形机理及其力学模型建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董陇军;赵国彦;;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及在回采巷道围岩分类中的应用[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陈亚东;赵建华;周磊;徐洪泽;;锚索补强支护技术在田陈煤煤矿回采巷道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勤芝;樊胜强;;模糊聚类分析法在神火矿区回采巷道分类中的运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保生;朱维申;李术才;;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综放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姚建国;杨厚柱;;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灰色模糊类比法[A];矿山坚硬岩体控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4 樊胜强;王勤芝;;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回采巷道临界深度的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叶召明;;12_下煤层回采巷道主要支护参数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6 王广平;;下石节煤矿回采巷道破坏剖析[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侯民川;孙思云;陈相红;;破碎顶板下动压区回采巷道的维护技术[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华心祝;陈登红;;淮南矿区深部回采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及支护技术[A];全国煤矿千米深井开采技术[C];2013年
9 尹增德;陈彦军;潘世功;;复杂构造条件下回采巷道稳定性研究[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韩立军;林登阁;;不稳定回采巷道破坏机理及支护对策的研究[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明;[N];太行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绪言;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卫进;深部回采巷道耦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志强;大变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姚宝珠;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控制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刘倡清;综放变宽度煤柱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控制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国;急斜特厚煤层综放回采巷道稳定性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勇;寺河矿二号井15号煤层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党兴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4 许鹏飞;长平矿Ⅲ4303大采高工作面回采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5 王志刚;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破碎顶板加强支护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曾亮;深部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林海峰;长平矿回采巷道注浆加固方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郑茂兴;薄层灰岩顶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冰冰;深井回采巷道顶板离层与支护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10 赵枝业;断裂构造区域深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锚杆支护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1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1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