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饱和度对离子型稀土矿抗剪强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1-07 18:45
【摘要】:为获得离子型稀土矿体在非饱和-饱和状态下的强度特性,以江西龙南地区某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利用GDS非饱和三轴仪对不同饱和度的重塑矿体开展常规三轴试验,研究发现:饱和度对矿体的应力-应变关系有显著影响,随着饱和度的增加,矿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由应变软化型逐渐转变为应变硬化型,破坏模式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塑性破坏,抗剪强度呈非线性降低;饱和度的变化对矿体的内摩擦角影响不明显,对总黏聚力的影响很大,可认为饱和度变化对矿体强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总黏聚力的大小来起作用的;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矿体总黏聚力与含水量呈半对数线性关系,总黏聚力与饱和度呈乘幂函数关系,并针对该离子型稀土矿提出与饱和度有关的总应力抗剪强度公式。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strength characteristics of ionic rare earth ore body under unsaturated saturation state, taking an ionic rare earth ore deposit in Longnan area of Jiangxi Province as an object of study, a conventional triaxial test of remolded orebody with different satur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GDS unsaturated triaxial apparatus. It is found that satu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ore body. With the increase of saturation,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orebody changes from strain softening type to strain hardening type. The failure mode changed from brittle failure to plastic failure, and the shear strength decreased non-linear. The change of saturation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ore body, but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total cohes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hange of saturation affects the strength of ore body mainly by changing the size of total cohesion force. B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cohesion and water content of ore body is semi-logarithmic linea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cohesion and saturation is power function. The formula of total stress shear strength related to saturation is put forward for the ion type rare earth ore.
【作者单位】: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资助(编号:31040)
【分类号】:TD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观石;王小玲;胡世丽;洪本根;;颗粒运移对离子型稀土矿体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年10期

2 邱廷省;伍红强;方夕辉;;离子型稀土矿浸出过程优化与分析[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2年04期

3 边加敏;王保田;;含水量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影响研究[J];人民黄河;2010年11期

4 龙万学;陈开圣;肖涛;彭小平;;非饱和红黏土三轴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5 杨和平;张锐;郑健龙;;非饱和膨胀土总强度指标随饱和度变化规律[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6 叶为民;陈宝;卞祚庥;朱合华;白云;;上海软土的非饱和三轴强度[J];岩土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7 包承纲;非饱和土的性状及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8 刘春,丁力;非饱和黄土强度特性的常规三轴试验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2年05期

9 卢肇钧;粘性土抗剪强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土木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10 缪林昌,仲晓晨,殷宗泽;膨胀土的强度与含水量的关系[J];岩土力学;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红超;黄质宏;;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红黏土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J];人民珠江;2017年01期

2 杨声;谢伟;章定文;;基于修正气候指数的路基平衡含水率预估经验公式[J];公路;2016年12期

3 朱彦鹏;杨校辉;周勇;朱捚川;杨晓宇;;基于含水量和干密度影响的压实土抗剪强度试验[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4 尹升华;谢芳芳;;基于Green-Ampt模型离子型稀土柱浸试验入渗水头的确定[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6年12期

5 许雷;薛洋;鲁洋;宋迎俊;张雨灼;孔维耀;;不同冻结温度条件下膨胀土冻融循环试验[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6 邓友生;吴鹏;赵明华;段邦政;;基于最优含水率的聚丙烯纤维增强膨胀土强度研究[J];岩土力学;2017年02期

7 时晓露;凤海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离子型稀土矿中16种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的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6年10期

8 吴开兴;朱平;张恋;赵仲芳;陈明勇;苗帅升;胡孝景;张泽;宋泉;;江西龙南乡标稀土矿石干筛法和水洗筛分法颗粒粒度分析[J];中国稀土学报;2016年05期

9 胡世丽;洪本根;王观石;罗嗣海;;离子型稀土矿土壤有效孔径及其分布参数的测试方法[J];中国矿业;2016年10期

10 王海涛;张远芳;成峰;孙勇;;冻融循环作用下盐渍土抗剪强度变化规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嗣海;黄群群;王观石;胡世丽;洪本根;;离子型稀土浸矿过程中渗透性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4年02期

2 罗嗣海;袁磊;王观石;胡世丽;王小玲;;浸矿对离子型稀土矿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3年03期

3 宋晶;王清;张鹏;江小亮;;高黏性吹填土固结过程中细颗粒迁移规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6期

4 尹光志;张千贵;魏作安;王文松;耿伟乐;;孔隙水运移特性及对尾矿细观结构作用机制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5 吴爱祥;王少勇;杨保华;;堆浸散体颗粒结构对溶浸液渗流规律的影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6 王志兵;汪稔;胡明鉴;陈能远;吕士展;;颗粒运移对蒋家沟土体渗透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7期

7 尹升华;吴爱祥;胡凯建;王洪江;;堆浸过程中溶质运移机制及影响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伍红强;尹艳芬;方夕辉;;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开采及分离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0年06期

9 沈细中;管新建;兰雁;;非饱和黏土有效应力强度指标计算[J];岩土力学;2007年S1期

10 王正波;岳湘安;韩冬;;粘土矿物及流体对低渗透岩心渗流特性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青;江西离子型稀土矿开发现状与对策[J];稀土信息;1999年08期

2 ;赣州市承担制定钨和离子型稀土矿国标[J];稀土信息;2008年09期

3 谌立新;;赣州负责钨和离子型稀土矿国家标准的制修定工作[J];功能材料信息;2008年Z1期

4 游宏亮;;对离子型稀土保护性开发的建议(一)[J];稀土信息;2009年11期

5 ;福建离子型稀土矿储量全国居前[J];福建质量管理;2010年11期

6 ;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3年03期

7 苏继国;;螺旋—压滤洗提离子型稀土工艺[J];江西有色金属;1987年01期

8 罗冠文;;南方离子型稀土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J];矿产保护与利用;1989年06期

9 喻庆华;湖南省离子型稀土矿的特点及其开发前景[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1989年01期

10 张方構;对提高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途径的探讨[J];稀土;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孟庆江;;江西离子型稀土开发与应用的方向和重点[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杨吉祥;;离子型稀土矿的形成过程及其一些规律的探讨[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3 赵淑权;谈明光;黄士斌;;离子型稀土资源的研究与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活化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李永绣;;南方离子型稀土开采技术现状与应用调查——(Ⅰ)矿山开采技术与资源环境保护措施[A];2007年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谢来福;;不断推进转型升级 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赣州离子型稀土产业发展道路与展望[A];第二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0年

6 李永绣;焦小燕;何小彬;胡平贵;辜子英;;离子型稀土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主要问题[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永绣;周新木;;离子型稀土高效分离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新进展[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晏波;黄海明;肖贤明;;离子型稀土冶炼废水资源回收及达标排放处理工艺研究及经济分析[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甘宗安;;搞好稀土开发应用,实现绿色开采[A];中国稀土学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饶振华 冯绍健;离子型稀土发现、命名与提取工艺发明大解密[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2 胡萍;赣州制定离子型稀土矿标准[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盛晓明 龚涛;国检中心成立离子型稀土矿工作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4 姜小毛 周益民;赣州制定全国离子型稀土矿标准[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孔峥臻 熊昊;全国离子型稀土矿工作组入赣[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6 小月;广东江门发现“国宝级”离子型稀土矿[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7 盛晓明 饶钦富;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离子型稀土矿工作组成立[N];中国冶金报;2009年

8 王迅;江西赣州承担制定钨和离子型稀土矿国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金国军 通讯员 盛晓明;江西理工大学着力培养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高端人才[N];中国工业报;2014年

10 记者 王永珍;福建离子型稀土矿储量全国居前[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承优;离子型稀土矿渗滤浸出过程模拟与分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邹丽萍;低品位离子型稀土矿提取过程优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满军;离子型稀土矿地下掘进浸取一体化装置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4 余攀;离子型稀土新型浸矿剂遴选及浸矿工艺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伟;南方离子型稀土废弃地景观生态恢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6 朱华磊;难处理离子型稀土矿新型浸取剂浸出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7 陈园园;离子交换法从离子型稀土矿山尾液中回收稀土工艺及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8 黄群群;浸矿过程中离子型稀土矿体渗透性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17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17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e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