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滇西北衙金矿床磷灰石微量元素和卤素成分的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8-11-17 11:05
【摘要】:滇西北衙斑岩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成矿带中规模最大的金多金属矿床,其已探明的金储量超过350t,伴生的铜、铅锌、铁、银、硫也达到大-中型规模,前人针对该矿床做了很多研究,但对于富碱斑岩与成岩成矿作用的关系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磷灰石为研究对象,比较北衙矿区内各岩体成矿差异,探讨磷灰石所记录的成岩成矿信息。研究表明,北衙矿区二长花岗斑岩成矿岩体与不成矿岩体的磷灰石均富F(2%)、贫Cl(0.02%),两者呈现近似的负相关;但成矿岩体中磷灰石具有相对较高的δEu值和较低的δCe值,表明成矿岩体氧化程度更高,从而减少含Fe硫化物的形成,使金属元素得以保存,在源区释放更多的Cu、Au元素,有利于成矿。同时,北衙矿区岩体磷灰石的(Sm/Yb)N比值的减小可能是由含Cl热液的出溶所导致的;与成矿岩体磷灰石相比,不成矿岩体磷灰石的低Ce/Pb和高Th/U值,反映了岩浆形成过程中不成矿岩体的流体活动性较弱,岩浆的分异不明显。对比研究显示,同为陆内碰撞环境形成的北衙矿床与成矿带北段玉龙矿床,其成矿岩体中磷灰石的F/Cl值明显高于俯冲环境中形成的普朗、春都和铜厂沟矿床的成矿岩体。
[Abstract]:The Ya porphyry gold deposit in northwestern Yunnan is the largest gold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the Cenozoic alkali rich porphyry metallogenic belt of Jinshajiang and Ailaoshan. Its proven gold reserves exceed 350 t, and the associated copper, lead, zinc, iron, silver and sulfur also have a large to medium scale.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deposit,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kali-rich porphyry and diagenesis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In this paper, apatit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ompare the ore forming difference of each rock mass in Beiya mining area, and to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of diagenesis and metallogenesis recorded by apati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atite of Erchang granitic porphyry in Beiya mining area is equally rich in F (2%) and poor in Cl (0.02%). However, apatite has relatively higher 未 Eu value and lower 未 Ce value in ore-forming rock mas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oxidizing degree of ore-forming rock mass is higher, thus reducing the formation of Fe sulfide, saving metal elements and releasing more Cu,Au elements in the source area. It is favorable for minera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decrease of (Sm/Yb) N ratio of rock mass apatite in Beiya mining area may be caused by the dissolution of hydrothermal solution containing Cl. Compared with the apatite of ore-forming rock mass, the low Ce/Pb and high Th/U value of apatite in non-mineralizing rock mass reflect the weak fluid activ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magma in the process of magmatic formati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shows that the F/Cl value of apatite in the ore-forming rock body of the Beiya deposit and the Yulong deposit in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metallogenic belt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e-forming rock mass of Plang, Chundu and Tongchanggou deposits formed in subduction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2015CB452605、2015CB4526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089)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13501)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5M581143)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联合资助
【分类号】:P618.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军;王庆飞;李龚健;;复合造山和复合成矿系统:三江特提斯例析[J];岩石学报;2016年08期

2 Liqiang Yang;Jun Deng;Ruipeng Guo;Lin'nan Guo;Zhongliang Wang;Binghan Chen;Xudong Wang;;World-class Xincheng gold deposit:An example from the giant Jiaodong gold province[J];Geoscience Frontiers;2016年03期

3 杨立强;高雪;和文言;;义敦岛弧晚白垩世斑岩成矿系统[J];岩石学报;2015年11期

4 邓军;葛良胜;杨立强;;构造动力体制与复合造山作用——兼论三江复合造山带时空演化[J];岩石学报;2013年04期

5 和中华;周云满;和文言;苏纲生;李万华;杨绍文;;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J];矿床地质;2013年02期

6 王蝶;毕献武;周汀;张文兰;王新松;胥磊落;;金沙江—红河富碱侵入岩磷灰石挥发分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学报;2013年02期

7 邓军;王长明;李龚健;;三江特提斯叠加成矿作用样式及过程[J];岩石学报;2012年05期

8 和文言;喻学惠;莫宣学;和中华;李勇;黄行凯;苏纲生;;滇西北衙多金属矿田矿床成因类型及其与富碱斑岩关系初探[J];岩石学报;2012年05期

9 邓军;杨立强;王长明;;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进展[J];岩石学报;2011年09期

10 邱昆峰;杨立强;;独居石成因特征与U-Th-Pb定年及三江特提斯构造演化研究例析[J];岩石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和文言;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岩浆作用与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蒋成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钾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继林;何斌;;安徽洪镇地区董岭群片麻岩独居石SIMS U-Th-Pb定年[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7年04期

2 张向飞;李文昌;尹光候;杨镇;唐忠;;滇西北休瓦促钨钼矿区复式岩体地质及其成矿特征——来自年代学、氧逸度和地球化学的约束[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3 鲍新尚;和文言;高雪;;滇西北衙金矿床富水岩浆对成矿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4 高雪;孟健寅;;滇西北铜厂沟Mo-Cu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矽卡岩矿物学与稳定同位素证据[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5 周晔;侯增谦;郑远川;许博;王瑞;罗晨皓;;六合地区新元古代-新生代下地壳的成分与形成机制:来自麻粒岩包体的证据[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6 李华健;王庆飞;杨林;于华之;王璇;;青藏高原碰撞造山背景造山型金矿床:构造背景、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7 黄钰涵;邓军;李龚健;蒙福清;毛富祥;张鹏飞;;滇西老厂隐伏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成矿过程与物质来源[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8 刘金宇;邓军;李龚健;肖昌浩;孟富军;陈福川;吴伟;张琦玮;;滇西兰坪盆地莲花山岩体成因与构造意义: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9 崔晓琳;邓军;张铎;肖常先;张琦玮;吴占毅;周淑敏;;滇西腾冲地块高黎贡山群早志留世变质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10 张鹏飞;李龚健;黄钰涵;梁坤;杨金彪;柳云成;毛富祥;赵枫;;西南三江老厂VMS型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证据[J];岩石学报;2017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诺;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成矿带典型矿床成矿模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David I.Groves;M.Santosh;;Province-scale commonalities of some world-class gold deposits:Implications for mineral exploration[J];Geoscience Frontiers;2015年03期

2 卫清;范宏瑞;蓝廷广;刘玄;姜晓辉;文博杰;;胶东寺庄金矿床成因:流体包裹体与石英溶解度证据[J];岩石学报;2015年04期

3 WU Tao;XIAO Long;GAO Rui;YANG HaiJun;YANG Gang;;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Queershan composite granitic pluto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onstraints from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and Hf isotope dat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2014年11期

4 赵博;张德会;石成龙;张荣臻;;对与氧逸度有关的花岗岩类成矿专属性-含矿性问题的再思考[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4年05期

5 张潮;刘育;刘向东;冯建秋;黄涛;张庆;王旭东;;胶西北新城金矿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2014年09期

6 郭林楠;张潮;宋宇宙;陈炳翰;周铸;张炳林;徐晓磊;王彦玮;;胶东望儿山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2014年09期

7 杨立强;邓军;王中亮;张良;郭林楠;宋明春;郑小礼;;胶东中生代金成矿系统[J];岩石学报;2014年09期

8 王中亮;赵荣新;张庆;鲁辉武;李京濂;程蔚;;胶西北高Ba-Sr郭家岭型花岗岩岩浆混合成因: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约束[J];岩石学报;2014年09期

9 高雪;邓军;孟健寅;闫寒;李建新;杨春海;孙诺;魏超;;滇西红牛矽卡岩型铜矿床石榴子石特征[J];岩石学报;2014年09期

10 刘跃;邓军;王中亮;张良;张潮;刘向东;郑小礼;王旭东;;胶西北新城金矿床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组成[J];岩石学报;201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祝向平;云南哈播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金永;滇西北衙金矿构造—富碱斑岩—成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徐受民;滇西北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与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鸥;云南北衙铅矿氧化带含金性研究[J];地质与勘探;1989年06期

2 蔡新平;徐兴旺;梁光河;张宝林;王杰;肖骑彬;;北衙矿产资源开发和特异地质现象保护[J];矿床地质;2002年S1期

3 杨剑;王绪本;王永华;王桥;曾琴琴;;电、磁综合方法在云南北衙铁金矿勘查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14年02期

4 肖晓牛;喻学惠;莫宣学;李勇;黄行凯;;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与勘探;2011年02期

5 徐兴旺;蔡新平;张宝林;梁光河;杜世俊;王杰;;滇西北衙金矿矿床成因类型[J];矿床地质;2006年S1期

6 陈军;;鹤庆北衙金矿区钻孔水泥灌浆护壁堵漏工艺[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5期

7 ;云南大理北衙有望跻身世界级巨型金矿床[J];黄金科学技术;2012年03期

8 和中华;周云满;和文言;苏纲生;李万华;杨绍文;;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J];矿床地质;2013年02期

9 左琼华;朱婉明;杨加庆;赵蓓蕾;徐永全;王文贤;;云南北衙富碱斑岩体特征与成矿关系[J];地质学刊;2013年01期

10 葛良胜,郭晓东,邹依林,李振华,张晓辉;云南北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新平;徐兴旺;梁光河;张宝林;王杰;肖骑彬;;北衙矿产资源开发和特异地质现象保护[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徐兴旺;蔡新平;张宝林;梁光河;杜世俊;王杰;;滇西北衙金矿矿床成因类型[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徐兴旺;蔡新平;张宝林;梁光河;杜世俊;王杰;;滇西北衙金矿矿床成因类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徐兴旺;蔡新平;张宝林;梁光河;杜世俊;王杰;;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类型与结构模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六卷)[C];2008年

5 王新宇;曹殿华;;云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中铋矿物初步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肖骑彬;蔡新平;徐兴旺;;云南北衙表生金矿形成与保存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C];2003年

7 程沛奇;方维萱;;中国不同地区金矿床的比较——以云南北衙金矿和陕西八卦庙金矿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8 徐兴旺;蔡新平;肖骑彬;梁光河;张宝林;王杰;;滇西北衙地区热水岩溶作用及其伴生的地质灾害[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五卷(矿产资源与水资源)[C];2003年

9 吴开兴;胡瑞忠;毕献武;彭建堂;;古混合线Rb-Sr定年法及其在滇西北衙金矿研究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梁秉强;;云南省北衙红土型金矿地球物理找矿效果[A];地球物理与中国建设——庆祝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通讯员 赵根虎;梁志敏深入鹤庆县北衙工业片区检查指导工作[N];大理日报(汉);2010年

2 本报记者;鹤庆县在“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中及时处置北衙村血铅超标问题[N];大理日报(汉);2010年

3 王正端;北衙之光[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段培灿 王正端;企业价值,,在社会贡献中实现[N];云南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左强生;“开荒建园”的补偿之争[N];贵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正端;综合利用,让北衙金矿起死回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特派记者 张珂;北衙金矿“三化”建设实现多赢[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8 尤祥能;北衙奏响生态乐章[N];中国矿业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张立 蒋郭吉玛 刘晓慧 本报通讯员 周赵兴 李向开 杨胜鸿;战鼓声声催奋进[N];中国矿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剑;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蒋成竹;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钾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杨金永;滇西北衙金矿构造—富碱斑岩—成矿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陈爱兵;北衙金—多金属矿成矿系列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5 徐受民;滇西北衙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及与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王正海;云南鹤庆北衙富碱斑岩型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及预测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7 杨建宇;北衙金矿数字化商业性快速经济评价[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飞;滇西北北衙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解析及找矿方向[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松;滇西北衙金矿外带似层状Pb-Zn-Ag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姜文涛;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谭威;滇西北北衙斑岩型金铁多金属矿床铁质来源及成矿模式[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5 孙建成;北衙地区构造体系及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宁括步;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矿控岩控矿构造解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勇;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陈贤胜;云南省北衙金矿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经济评价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9 刘博;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李俊;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矿磁铁矿成因矿物学及矿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37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37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