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米深井锚杆支护煤巷蠕变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Abstract]:Aiming at the design of bolting support in mining roadway of Yaojiashan Coal Mine, Cvisc creep model and Cable structural unit in FLAC3D5.00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tress variation of anchor rod (cable) in coal roadway with a depth of 1050m under creep. The study show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ground stress in the super-kilometer deep well, the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time effect of bolting coal roadway accounts for 1977% of the total deformation, and the roadway deformation goes through the instantaneous deformation area in turn. Static equilibrium region, attenuated creep zone and isokinetic creep zone; The additional stress caused by the time effect accounts for 31% of the total stress. The stress changes of the anchor rod (cable) go through the instantaneous resistance increasing zone, the static equilibrium region, the attenuation resistance increasing zone and the constant velocity increasing resistance region.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K29B02)
【分类号】:TD35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春艳;高全臣;牛建广;;考虑加速蠕变的深井巷道粉砂岩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年12期
2 薛维培;姚直书;董继华;经纬;郝朋伟;经来旺;董海龙;;软岩巷道围岩蠕变滞流效应分析[J];煤炭学报;2016年04期
3 康红普;范明建;高富强;张辉;;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4 康红普;崔千里;胡滨;吴志刚;;树脂锚杆锚固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学报;2014年01期
5 李宏斌;宋选民;郭凌云;梁晋元;;河神庙千米深井巷道合理支护方式与技术参数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春慧;姚家山矿“三千矿井建设模式”的可行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卓岩;王成虎;徐鑫;慎乃齐;贾晋;;基于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郯庐断裂带中段滑动趋势[J];现代地质;2017年04期
2 谢生荣;郜明明;陈冬冬;宋宝华;黄瑜;王志坤;;大巷穿采空区时锚网喷与组合框架联合支护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3 刘建伟;王永佳;宋选民;伊康;;超千米深井锚杆支护煤巷蠕变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年06期
4 王明年;李炬;于丽;谭永杰;孙其清;;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蠕变特性研究[J];路基工程;2017年03期
5 王竹春;李军伟;;深井软弱围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7年04期
6 王晓卿;阚甲广;焦建康;;高应力软岩巷道底鼓机理及控制实践[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7 杨宁;李为腾;玄超;张玉华;李大勇;李廷春;王刚;;FLAC~(3D)可破断锚杆单元完善及深部煤巷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7年02期
8 陈志敏;薛智文;赵德安;余云燕;吴红刚;;Ⅴ级围岩隧道锚杆锚固参数优化模型试验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鲁德丰;刘帅;王纪尧;;刘桥一矿深井软岩下山巷道围岩控制技术[J];煤矿安全;2016年12期
10 康红普;;我国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发展60年及展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景奎;;深部巷道围岩协同锚固机理[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1期
2 薛维培;姚直书;杨仁树;经来旺;经纬;;极松散厚煤层巷道锚杆与钢棚架相互增强支护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5期
3 高春艳;高全臣;江斌;吴浩;;朱集煤矿泥岩的流变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年05期
4 郭志飚;李二强;张跃林;邓小卫;王炯;;南山煤矿构造应力区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5 谢和平;高峰;鞠杨;高明忠;张茹;高亚楠;刘建峰;谢凌志;;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6 何满潮;;深部软岩工程的研究进展与挑战[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7 袁亮;顾金才;薛俊华;张向阳;;深部围岩分区破裂化模型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年06期
8 余伟健;王卫军;黄文忠;吴海;;高应力软岩巷道变形与破坏机制及返修控制技术[J];煤炭学报;2014年04期
9 王新刚;胡斌;连宝琴;燕建龙;徐张建;赵治海;;改进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及花岗岩剪切流变模型参数辨识[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5期
10 黄文忠;王卫军;余伟健;;深部高应力碎胀围岩二次支护参数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柴肇云;20m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立君;冯英伟;;锚杆支护的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2 任永安;预应力锚杆支护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06期
3 郭忠华;;完善锚杆支护技术,,提高锚杆支护效果[J];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4 王君辉;;浅谈认识与实践锚杆支护[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8期
5 徐世勇;;制约煤矿锚杆支护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发展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5期
6 伊腾福夫;孟庆仁;;锚杆支护法(1)[J];国外金属矿采矿;1979年01期
7 青义琢;;锚杆支护的新发展[J];云南冶金;1987年01期
8 黄建岳,王传银;钢带锚杆支护及改进[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08期
9 A.A.Balkemea;王丽静;;锚杆支护与经济[J];有色矿山;1991年06期
10 景小明;;关于煤矿锚杆支护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树屏;;隧道围岩中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的研究[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胡林;;综掘锚杆支护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桂祥友;马云东;郁钟铭;;锚杆支护可靠性动态设计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司林坡;;对锚杆支护中一些问题的探讨[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5 王联合;侯俊锋;;黄陵一号煤矿锚杆支护施工监测方案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张玉君;段升金;张振海;;锚杆支护失效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7 王万冬;;大力推广锚杆支护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顾金才;沈俊;;锚杆支护洞室受力反应与破坏形态比例模型试验研究[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9 林健;康红普;;煤矿锚杆支护构件精细化研究方向和趋势[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永禄;高明涛;;千米深井煤巷桁架与锚杆支护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永亮;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矿锚杆支护节支二千余万[N];中国矿业报;2003年
2 崔大汉邋薛建宏;煤科院专家解读“锚杆支护”[N];经理日报;2007年
3 张瑛;秦斌青:生命的升华[N];山西科技报;2000年
4 李宛玲 郭雪飞;王庄矿一项技术节支2.45亿元[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梁勇;祁东矿锚杆支护达100% 彻底取消架棚支护[N];经理日报;2007年
6 梁勇;祁东矿:推广锚杆支护 取替架棚支护[N];经理日报;2007年
7 刘循;采矿工程学科领域获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5年
8 刘俊恒 本报记者 张富江;太行脊梁[N];中国煤炭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靖龙;新型机械式可回收端锚杆支护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周纪军;爆炸动载对近区锚杆支护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平;下沟矿二次动压巷道高预应力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2 肖旺;考虑峰后特性的隧道围岩锚杆支护力学机制[D];湖南大学;2016年
3 王伟;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锚杆支护效果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4 潘春艳;高峰矿玻璃钢锚杆支护系统可靠性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5 周俊;锚杆支护“平衡力系”原理分析及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6 刘东才;铁法局锚杆支护力学研究与实践[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7 陆雪峰;锚杆支护作业平台的设计与仿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福祥;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监测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9 陈东印;地下工程预应力锚杆支护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10 娄培杰;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及锚杆支护辅助设计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51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5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