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床矿相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发布时间:2018-11-27 15:23
【摘要】:大梁子铅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会东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川滇黔低温热液成矿域内大型铅锌矿床之一。其大地构造属性为扬子陆块一级构造单元下的康滇基底杂岩带二级构造单元之中。区域内基底断裂发育,基底杂岩变形强烈,往往出现糜棱岩(化),并发育一系列背斜、向斜构造,主要有三期构造。震旦系是扬子陆块上的第一个稳定的台型陆表海沉积地层,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白云岩、藻白云岩)夹碎屑岩组合,以富含藻类和叠层石为特征。在大梁子铅锌矿区古生界也有一定的分布,寒武系下统的渔户村组或麦地坪组(∈1)以白云质磷块岩、硅质磷块岩及页岩、硅质岩沉积为特征;寒武系下-中统(∈1-2)以细砂-粉砂岩占优势,上寒武统(∈1-3)以白云岩占绝对优势。以上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点为大梁子铅锌矿床形成奠定了有利的区域成矿地质、构造条件。大梁子矿区出露的地层包括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筇竹寺组,灯影组为矿体主要赋矿层位。矿区构造主要是断裂、节理,主要发育NWW向、NW向、EW向、NE向四组断裂构造。矿体定位空间主要是断裂构造、黑色破碎带,矿体大部分集中在F5与F15为边界的断裂破碎带中。而所谓的黑色破碎带实质上就是主矿体产出的部位,大量黑色碳质物、有机质(沥青)富集。大梁子铅锌矿床包括1号矿体和2号矿体,2号矿体目前已采完。矿体形态呈不规则透镜状、囊状、脉状和网脉状。矿床围岩蚀变较简单,主要见硅化(燧石、石英)、碳酸盐化(白云石、方解石)、硫化物化(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褐铁矿化和孔雀石化。低温围岩蚀变与紧密伴生,可以作为重要的找矿依据。本论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矿床地质调查、坑道编录及矿石和围岩样品采集,结合矿石标本、岩矿石光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和鉴定发现,大梁子矿床的矿石矿物主要是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其次有白铁矿、蓝辉铜矿、黝铜矿、深红银矿、铅矾、白铅矿、铜蓝、褐铁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高岭石和重晶石;矿石构造类型主要有网脉状构造、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以及一些表生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压碎结构,其中交代结构最常见。矿石中的主要有益组份是Zn,其次是Pb,伴生有益元素主要为Ag、Cd、S,其次是Ge、Ga,有害元素为P、As、Fe。根据矿石矿物的宏观和微观上交生关系、组合特点等,确定了矿物形成的先后顺序:沉积白云石+黄铁矿+沥青→结晶白云石+石英+铁闪锌矿+白铁矿+毒砂→褐色及黄色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深红银矿+黄铁矿+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米黄色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方解石+石英+沥青→菱锌矿+白铅矿+硫镉矿+褐铁矿+孔雀石+蓝辉铜矿,进而确定大梁子铅锌矿床有三个成矿期,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表生期。本论文根据前人S、Pb同位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测试数据的深入研究认为:矿石中的硫可能主要来源于震旦系灯影组,铅来源于扬子陆块西部的结晶基底火山-沉积建造的中-深变质岩系;成矿流体来源于盆地中蒸发浓缩后的残留海水,以中低温、低盐度为特点,有机质可能参与了成矿。大梁子矿床的形成与断裂构造、黑色破碎带和灯影组白云岩密切相关,其中白云岩和断裂构造系统是该铅锌矿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印支期川西高原造山隆起过程中,在推覆、压扭作用力(构造地质作用)与重力联合作用下,驱动盆地流体发生长距离迁移并溶解大量基底火山-沉积建造中铅、锌等金属物质而演化成为成矿热液,运移至灯影组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白云岩时,随即发生成矿热液的隐爆作用致使围岩发生爆裂破碎,形成的破碎带进一步为成矿热液提供了良好的导矿、配矿和容矿空间。成矿热液在破碎带发生TSR作用,促使金属硫化物在黑色破碎带析出、沉淀、成矿。综上所述,通过对铅锌矿床矿石的矿物组成、矿石组构的深入研究,结合赋矿围岩、矿体产状、围岩蚀变类型的特征,本论文认为大梁子铅锌矿床为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完全可以和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汉源乌斯河铅锌矿、云南会泽(麒麟厂、矿山厂)铅锌矿以及美国密西西比河谷流域铅锌矿床进行对比。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4
本文编号:236127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P618.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发源,顾雪祥,付绍洪,章明;有机质在MVT铅锌矿床形成中的作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2年04期
2 胡建中;会东大梁子铅锌银矿床成矿构造及成矿模式新认识[J];四川地质学报;199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越;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时代与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本文编号:2361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6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