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西藏邦铺斑岩矿床黑云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8-12-13 21:15
【摘要】:邦铺是继驱龙、甲马之后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发现的又一大型斑岩型矿床。为探索邦铺矿区岩浆的起源、建立岩浆演化序列提供依据,本文对位于矿区西南侧的黑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主、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Sr-Nd-Pb-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邦铺黑云二长花岗岩的SiO_2平均含量为73.52%,属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其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负Eu异常强烈,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P、Nb、Ta、Ti等高场强元素;锆石U-Pb年龄为(62.2±0.32)Ma,~(176)Hf/~(177)Hf值分布于0.282892~0.283014,εHf(t)均值为7.3。研究表明,邦铺黑云二长花岗岩起源于俯冲的特提斯洋壳板片脱水引起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地幔组分约占80%,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有较多地壳物质的加入,并经过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
[Abstract]:Bangpu is another large porphyry deposit discovered in the Gangdis porphyry copper belt after the drive of dragon and Jia M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magma and provide basis for magmatic evolution sequence, the main, trace element, zircon U-Pb chronology and Sr-Nd-Pb-Hf isotopic analysis of the bifeldite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mining area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iO_2 content of the Bangpu bifeldite is 73.52, which belongs to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weakly peraluminous granite. The heavy and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 are distinct, and the negative Eu is strong, which enriches the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s such as K ~ (2 +) Rb ~ (2 +) Th, and is relatively depleted in th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such as Pnb ~ (2 +) ~ (2 +) Ta-Ti. The U-Pb age of zircon is (62.2 卤0.32) Ma,~ (176) Hf/~ (177) Hf and the mean 蔚 Hf (t) is 7.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angpu bifeldite originated from the 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wedge caused by dehydration of subducted Tethys oceanic crust plat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mantle is about 80%. During the process of magma rising, more crustal materials are added. And after a strong crystal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600307)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K1709)
【分类号】:P588.121;P61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锁,刘松华,任铁花;磐石县南部地区二叠纪二长花岗岩特征[J];吉林地质;1998年04期

2 唐文龙;付超;张苏江;曾威;周勇;;内蒙古阿巴嘎旗乌和尔楚鲁图地区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2013年03期

3 吴华英;张连昌;陈志广;万博;;内蒙古西拉木伦成矿带库里吐钼(铜)矿区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及含矿性分析[J];岩石学报;2008年04期

4 韩振哲;赵海玲;苏士杰;郎海涛;于荣文;尹志刚;;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08年02期

5 贺宏云;肖海;武跃勇;许立权;邵永旭;;内蒙古北部阿仁绍布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西部资源;2012年03期

6 彭璇;;西秦岭二长花岗岩岩体群同源性研究[J];西北地质;2013年01期

7 王治华;孙磊;黄再兴;常春郊;丛润祥;王梁;张慧玉;孔媛媛;;内蒙古1017高地银多金属矿区二长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13年02期

8 傅梅娟;;谏壁含钼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江苏地质;1990年02期

9 姜海;李文铅;;粤北梅子窝钨矿二长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年01期

10 奚仁刚;校培喜;伍跃中;董增产;过磊;高晓峰;;东昆仑肯德可克铁矿区二长花岗岩组成、年龄及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孙守恪;刘红涛;褚少雄;;辽宁省排山楼矿区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3年

2 吴华英;张连昌;陈志广;万博;;内蒙古西拉木伦成矿带库里吐钼(铜)矿区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及含矿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遵忠;顾连兴;吴昌志;翟建平;唐俊华;汪传胜;;中天山东段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幔源岩浆内侵的产物[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郭志华;张宝林;沈晓丽;贾文臣;黄雪飞;;蒙古国东南部巨斑状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机制探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4年

5 沈晓丽;张宝林;贾文臣;郭志华;黄雪飞;崔敏利;;蒙古国东南部巴音苏赫图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构造环境的约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固体矿产资源研究室[C];2013年

6 王治华;郭晓东;葛良胜;王梁;徐涛;;云南省大坪金矿区二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晓清;易慧明;马波;杨朝云;许国强;杜传辉;;海南省南部同安岭地区控矿地质因素浅析[A];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增达;胶东早白垩世三佛山岩体成因矿物学及和成岩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王一伟;西藏江孜—康马地区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财;西藏拉萨地块北部永珠地区岩浆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张雪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八间房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6年

5 曲远馨;青海沱沱河地区赛多浦岗日二长花岗岩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吉林大学;2015年

6 刘晓雨;冀北黄土梁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377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77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