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有色金属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扩散特征及生态封闭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2 16:43
【摘要】: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库不仅压占土地资源,还是潜在的重污染源。尾矿中的重金属以水蚀、风蚀的途径扩散,威胁周边水土环境。本文依托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课题,对辽宁省红透山铜矿尾矿库和柴河铅锌矿尾矿库两处典型尾矿库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实地采集0~500 cm尾矿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了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扩散特征;并针对现行尾矿库复垦治理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土壤、环境、生态多学科视野,提出了尾矿库生态封闭与再利用的土地复垦与环境整治技术新模式;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和场地试验示范,对符合上述技术模式要求的不同表层土壤构造措施——CT(直接覆土)、SLS(覆土+石灰石层)、SL(覆土+石灰层)和SC(覆土+黏土层)的试验示范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透山铜矿尾矿库0~40 cm表层尾矿pH值均低于4.0,在0~220 cm,尾矿pH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至220 cm以下,尾矿pH值稳定在7.0~7.5之间。由于硫化矿物氧化导致表层尾矿pH较低。红透山铜矿尾矿库的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为Cu、Zn、Cd。红透山铜矿尾矿库浅层剖面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氧化层、胶结层和未氧化层。0~40 cm尾矿氧化程度最高,硫化矿物氧化产酸导致表层0~40 cm尾矿中重金属元素迁移活性较高,表层尾矿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减少。表层尾矿氧化释放的Cu大部分在胶结层富集,随地表径流排出尾矿库的Cu仅占表层尾矿氧化释放总Cu量的8.08%,而Zn占21.60%,Cd占72.93%。红透山铜矿尾矿库闭库20 a来,尾矿库浅层0~120 cm尾矿中S、Zn、Cd的总流失量分别为762.75 t,6997.5kg和86.06kg。柴河铅锌矿1#尾矿库0~500 cm深度尾矿样品的pH值在6.83~7.97之间,在0~120cm,尾矿pH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柴河铅锌矿尾矿库的主要污染元素为Pb、Zn、 Cd,平均含量分别为1527.11 mg kg-1、4265.43 mg kg-1和57.54 mg kg-1。柴河铅锌矿2#尾矿库复垦土壤中Zn、Pb、Cd的全量分别达到1538.55 mg kg-1,748.53 mg kg-1和7.1 mg kg-1,酸可提取态含量为10.32 mg kg-1、9.9mg kg-1和0.65 mg kg-1,高于复垦土壤初始值。现行的直接覆土措施在柴河铅锌矿尾矿库土地复垦中,底层尾矿中重金属会迁移至表层复垦土壤中。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尾矿库污染源头控制的要求,从土地、环境、生态等学科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有色金属矿山尾矿库生态封闭的复垦治理技术模式,据此设计了符合生态封闭复垦治理技术模式要求的表层土壤构造措施,表层土壤构造是生态封闭治理模式的核心措施。通过210 d柱状模拟试验和3a的场地试验(柴河铅锌矿尾矿库)对不同表层土壤构造措施的实验效果进行了分析。210 d柱状淋滤试验期间,各处理淋滤液的pH值随时间不断升高,在第180 d均升高至7.8~8.0,表层覆土能够有效降低淋滤液中重金属的含量。添加石灰石层和石灰层能够降低Zn、Cd的迁移活性,而添加黏土层对于阻隔Pb、Zn迁移较明显。场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措施场地复垦土壤的pH都有所增加,由7.15增加到7.67-8.20。复垦3a后,SLS(覆土+石灰石层)、SL(覆土+石灰层)和SC(覆土+黏土层)处理后表层复垦土壤的Pb、Zn、Cd含量与初始值相比变化不大。CT(直接覆土)处理0-10 cm土壤的酸可提取态Pb, Zn、Cd含量分别从0.19 mg kg-1,1.95 mg kg-1和0.11 mg kg-1增加到1.82 mg kg-1,32.87 mg kg-1和0.56mgkg-1。SC小区表层土壤和黏土中酸可提取态Cd的含量均增加,说明Cd会通过黏土层,进入表层土壤中。SLS和SL处理下紫穗槐叶片中Pb的含量分别为2.38 mg kg-1和3.04 mg kg-1,明显高于CT和SC,而CT处理下紫穗槐叶片中Zn、Cd的含量分别为45.78 mg kg-1和0.26 mg kg-1,高于SLS, SL和SC。在柴河铅锌矿尾矿库场土地复垦过程中,直接覆土(CT)对于风蚀扩散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重金属污染扩散的问题依然存在,底层尾矿中重金属会迁移至表层复垦土壤中。添加隔离层的表层土壤构造措施能够有效阻隔重金属随水分的上下迁移,添加石灰层的表层土壤构造措施(SL)效果最好,而添加粘土层的表层土壤构造措施(SC)存在重金属Cd污染扩散风险。有色金属尾矿库土地复垦与环境整治应从尾矿库治理的系统性、全局性观点出发,以防止重金属扩散为目标,同时考虑尾矿坝安全、尾矿资源保存和场地的生态利用,探索尾矿库复垦技术新模式。并据此编制尾矿库复垦治理方案,确定复垦治理措施。本研究还可为协调、完善尾矿库治理的土地与环境等相关标准和规范提供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英铭,李震坤;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年03期

2 聂继云,董雅凤;果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中国果树;2002年01期

3 陈晓虹;用植物清除土壤的重金属污染[J];国土绿化;2002年07期

4 梁称福,陈正法,刘明月;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5 李江川,冯保民;用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J];植物杂志;2002年01期

6 庚晋 ,周洁;重金属污染触目惊心[J];金属世界;2002年02期

7 胡宁静,李泽琴,黄朋,程温莹;我国部分市郊农田的重金属污染与防治途径[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年03期

8 唐书源,赵治书,易庭辉,张鹏程;重庆郊县市场玉米的重金属污染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年02期

9 唐书源,李传义,张鹏程,谢琳,李其林,罗林;重庆蔬菜的重金属污染调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10 贾广宁;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有色矿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措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2 杨定清;;环境重金属污染及其应对措施[A];四川省第十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阻止重金属污染不能靠个案追究[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立灿;;重金属污染的近忧和远虑[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重金属污染的症结是民主缺位[A];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伟;;典型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立法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成新;;太湖流域重金属污染亟待重视[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唐春花;冯昌和;马逸麟;;南昌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查尔;刘东;;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修复技术[A];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安阳;谢明;;中药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晓红;美国 种下水芹菜 消除重金属[N];广东科技报;2001年

2 李子娜;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迫在眉睫[N];科技日报;2005年

3 刘伊婷;一项新技术填补我国农产品重金属快速检测空白[N];中国质量报;2006年

4 邹伟;关注机动车重金属污染[N];中国质量报;2008年

5 章轲;环保部重拳治理重金属污染[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刘凯;全国重金属污染整治方案加紧制定[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7 杨一苗;我国将全面治理重金属污染[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8 祁进成;西宁整治重金属污染企业[N];中国化工报;2009年

9 武卫;好好管一管重金属污染[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董克伟;10亿资金专项治理重金属污染[N];中国改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妍;关中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毛应明;徐州市典型污染源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磁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宋大平;典型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及居民健康风险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卫;有色金属尾矿库重金属污染扩散特征及生态封闭治理模式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冠杰;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文凤;珠三角地区肉鸡组织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健康风险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7 任红艳;宝山矿区农田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的遥感监测[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赵庆龄;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国际比较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汪霞;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陈翠华;江西德兴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及时空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徐兰;洋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石安邦;城市地表颗粒物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4 冯佳蓓;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农用土壤的修复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张亚会;填埋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特性研究及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花晓蕾;大气重金属污染实时评价显示系统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吴端阳;石家庄污灌区小麦玉米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琛;煤炭基地村庄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9 李念;潼关某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化学—植物联合修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戴佰林;重金属污染水稻中镉的减量化控制技术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07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407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4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