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红外热像的带式输送机监测与预警系统

发布时间:2019-03-13 21:16
【摘要】:针对带式输送机的电机、托辊、滚筒这些关键部件缺乏有效的监测系统,托辊主要依靠人工目测,劳动量大,电机、滚筒采用传统的温度传感器,不便于安装,达不到相应的监测要求,存在实时性差、盲点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红外热像的带式输送机关键部件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红外热像仪实时采集带式输送机的电机、托辊、滚筒的红外图像。利用红外图像处理及识别技术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实现对电机、托辊、滚筒的自动分类识别。根据部件温度和识别的部件类型,对带式输送机关键部件的故障等级做出判断,进行故障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初步实现带式输送机自动故障预警。
[Abstract]:There is a lack of effective monitoring system for the key components of belt conveyor, such as motor, roller and roller. The roller mainly depends on manual visual measurement, large amount of labor, motor, roller using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sensor, so it is not easy to install.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nitoring and fault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infrared thermal image for belt conveyor, which can not meet the corresponding monitoring requirements and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poor real-time performance and many blind spots. In this system, the infrared images of the motor, roller and roller of the belt conveyor are collected in real time by using the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Infrared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re used to segment, extract and classify the collected image,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otor, roller and roller. According to the component temperature and the identified component type, the fault grade of key parts of belt conveyor is judged and the fault warning is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realize automatic fault warning of belt conveyor.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U1361121)资助
【分类号】:TD634.1;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志宏;闫江伟;韩正林;;裂纹扩展过程红外热像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葛楠;彭光正;姜牧舟;;基于红外热像图局部熵差的泄漏定位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3 李午;;炼铁厂炉窑设备的红外热像检测与诊断[J];中国设备工程;2005年12期

4 李国华,赵会友,朱红秀,曲敬信,吴立新;红外热像检测的数值优化[J];煤矿机械;2004年09期

5 杜红秀,张雄,韩继红;混凝土火灾损伤的红外热像检测与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6 刘颖韬;郭兴旺;郭广平;;红外热像检测的3D建模与1D建模的对比[J];无损检测;2011年02期

7 刘晖;陈国华;;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2010年01期

8 刘颖韬;郭广平;温磊;杨党纲;;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应用于蜂窝结构复合材料的检测能力评价[J];无损检测;2011年12期

9 周晓冬,邓志华,陈晓军,廖光煊,张和平;数字红外热像测温技术的应用和局限[J];火灾科学;1999年04期

10 杨晓峰;李晓红;卢义玉;康勇;;灰岩钻掘过程的红外热像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宁;曾智;冯立春;孔德娟;张存林;;基于脉冲红外热像法的表面下识别的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李莉;唐伟伟;吴士明;;医用远红外热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3 安里千;范世民;李建辉;张拥军;;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的红外热像处理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雄;韩继红;;建筑物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研究[A];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韩继红;张雄;;建筑物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周双锋;刘战捷;;红外热像检测在线路板元器件虚焊焊点上的应用及研究[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高兰香;沈国土;蔡继光;高景;董占海;;红外热像理论建模中的体效应研究[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吕少文;李红;赵丽君;何文彤;;人体红外热像图的分析与理解[A];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四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厚磊;李洪娟;王健;;红外热像监测HIV感染者脏腑功能[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10 王述红;谭志宏;唐春安;徐涛;;岩石破裂过程红外热像试验[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小方;上海 拓展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N];建筑时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飞笛资讯研究员 陈红霞;红外热像系统平民化“破冰”[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3 本报记者 樊哲高;构筑抗击“非典”新防线[N];中国电子报;2003年

4 ;一秒体温监测仪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旭龙;基于红外热像图的Bell面瘫客观评估与选穴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2 闫志峰;基于红外热像法镁合金及其焊接接头疲劳行为及评定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旭萌;航天器用网格面板蜂窝夹层结构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2 位佳佳;基于红外热像的钢水温度测量[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杜鹏;承压设备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3年

4 卢弘扬;红外热像检测低温液氨压力管道微泄漏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刘俊秘;基于红外热像的钢水测温模型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赞;金属结构件裂纹超声红外热像检测及其激励参数影响规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7 迮强;利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诊断电力设备故障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栋栋;阵列式智能红外模拟靶标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斌;医用红外热图处理及辅助诊断系统的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10 金学元;持续热激励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39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439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