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连续-离散介质耦合的密实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模型

发布时间:2019-04-28 06:04
【摘要】:为构建固体密实充填开采地表沉陷预测模型,首先结合现场钻孔窥视及相似材料模拟分析固体密实充填开采的覆岩变形特征;随后采用Winkler和Vlazov两类弹性地基梁建立基本顶力学模型,得到基本顶弯曲下沉方程;将基本顶的弯曲下沉视为上覆岩层沉降的边界条件,基于离散介质运移规律推导出固体密实充填开采的地表沉陷预测模型。最后将预测模型应用于花园煤矿,得到的下沉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证实了模型的准确性。
[Abstract]: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solid dense filling mining,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verlying rock in solid dense filling mining are analyzed firstly by means of on-the-spot drilling and simulation of similar materials. Then two kinds of elastic foundation beams, Winkler and Vlazov, a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basic roof mechanics model, and the basic roof bending subsidence equation is obtained. The bending subsidence of basic roof is regarded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overlying rock subsidence. Based on the migration rule of discrete medium,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solid dense filling mining is derived. Finally, the prediction model is applied to Huayuan Coal Mine, and the predicted value of subsidence is basically in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 which proves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B13B03)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SZBF2011-6-B35)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LX15_1438)~~
【分类号】:TD327;TD82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惠功领;;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J];煤炭工程;2010年02期

2 俞再波;;煤矿绿色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3 吴吟;;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2012年06期

4 李杰峰;;论充填开采技术在煤矿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4期

5 杨厚坤;;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科技风;2013年15期

6 ;新矿成立充填开采国家实验室[J];中国矿山工程;2014年01期

7 李兴尚;许家林;朱卫兵;赖文奇;;从采充均衡论煤矿部分充填开采模式的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闫少宏;张华兴;;我国目前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J];煤矿开采;2008年03期

9 李青锋;王戈;朱川曲;;长壁工作面充填开采的充填比与充填效应分析[J];矿业工程研究;2009年02期

10 李建民;;充填开采与煤矿安全的关系[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岩;徐永梅;张倬峰;王奉斌;;充填开采等效厚度与充填率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王家臣;杨胜利;;固体充填开采支架与围岩关系研究[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3 郭海伟;张万里;崔永亮;;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初探[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文宜;邵东海;孟德鹏;;厚煤层充填开采技术可行性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常山;;绿色充填开采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6 许刚;;石家庄瑞丰煤业有限公司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7 高文亭;尹保亭;许刚;;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尚立平;;推广充填开采技术 深化绿色矿山建设——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充填开采技术探索与实践[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9 尹保亭;许刚;;应用充填开采技术建设绿色矿山[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10 胡炳南;祝琨;;“三下”压煤充填开采技术与设计探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平;立法推行煤矿充填开采[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记者 宋阳;对煤矿充填开采要加强政策扶持[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武晓娟;能源局推广煤炭充填开采技术[N];中国能源报;2012年

4 本报通讯员 张崇厚 刘侯义 庞锁平;充填开采,煤炭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N];榆林日报;2012年

5 记者 高文静 刘飞 通讯员 孙先铭;山东充填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N];中国煤炭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丽丽;推行充填开采 改善矿区生态[N];中国煤炭报;2011年

7 记者贺占田;西北煤矿充填开采添新范例[N];中国煤炭报;2011年

8 通讯员 任润山 薛喜忠 王亚强 记者 李仁堂;邯矿超高水充填开采开始规模应用[N];中国煤炭报;2012年

9 吕良;山东煤炭充填开采技术领先全国[N];中国贸易报;2012年

10 周峰 翟延民;吨煤开采成本增加超过100元 煤矿充填开采热情来自哪里?[N];中国冶金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跃进;难采资源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开采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孙春东;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冯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孙琦;膏体充填开采胶结体的强度和蠕变特性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5 张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张德辉;煤矸石充填开采和覆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兆威;中厚煤层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之东;开滦荆各庄矿广场煤柱充填开采技术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保;基于不同充实率条件下充填开采覆岩裂隙演化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振宇;矸石粉煤灰充填开采技术实验探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5 潘仕洪;义能煤矿超高水材料“采—充—留”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刘佳维;多分层充填开采覆岩及膏体变形破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方齐;膏体带状充填开采复合支撑体稳定性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孙冰;新星煤矿村庄下充填开采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9 王长垒;基于充填开采的煤矿塌陷区坡地水土流失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10 韦钊;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67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467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