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祁连山玉石沟橄榄岩岩浆作用的记录和铬铁矿的成因

发布时间:2019-06-11 05:10
【摘要】:祁连山玉石沟蛇绿岩型铬铁矿是典型的高铬型铬铁矿床。通过对玉石沟铬铁矿和橄榄岩围岩进行原位定距离采样研究表明:全岩高的MgO和低的SiO2含量指示这些蛇纹石化橄榄岩不是简单的部分熔融残余,而是经历了后期的熔体再富集作用。玉石沟近矿橄榄岩尖晶石(Cr#65)和铬铁矿尖晶石的矿物包裹体化学特征反映矿体和围岩形成于俯冲带上覆岩石圈地幔。距离矿体由近及远,赋矿围岩尖晶石化学成分(Cr#=43.9~77.2,TiO2=0.06%~0.34%)无规律变化。这说明高铬型铬铁矿体成矿所需铬并非来源于围岩,而是与玻安质熔体渗滤有关。尖晶石含水矿物包裹体仅赋存在玉石沟铬铁矿尖晶石与硅酸盐矿物接触部位附近可能揭示了玉石沟铬铁矿体的成因:成矿铬尖晶石在上侵的含水熔体与周围方辉橄榄岩的反应过程中形成聚集。
[Abstract]:Ophiolite type chromite deposit in Yushigou, Qilian Mountains is a typical high chromium type ferrochromium deposit. The in situ distance sampling study on the surrounding rocks of Yushigou chromite and peridotite shows that the high MgO and low SiO2 contents of the whole rock indicate that these serpentine peridotites are not simple partial melting residues. Instead, it experienced the reenrichment of melt in the later stage.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inclusions of peridotite spinel (Cr#65) and chromite spinel in Yushigou mine reflect that the orebody and surrounding rock are formed in the overlying lithosphere mantle of the subduction zone. From near to far from orebod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pinel (Cr#=43.9~77.2,TiO2=0.06%~0.34%) in ore-bearing surrounding rock changes irregularly. This shows that the chromium required for mineralization of high chromium type ferrochromium orebody does not come from the surrounding rock, but is related to the infiltration of glassy melt. Spinel water-bearing mineral inclusions only exist near the contact site between Yushigou chromite spinel and silicate minerals, which may reveal the origin of Yushigou chromium-iron orebody: the water-bearing melt invaded by ore-forming chromium spinel and the surrounding square glow Accumulation is formed during the reaction of peridotit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藕合关系研究”(1212011121092);中国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过程和定量评价综合研究(1212011220928)
【分类号】:P618.3;P588.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肖序常;陈国铭;朱志直;;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1978年04期

2 史仁灯,杨经绥,吴才来,J.WOODEN;北祁连玉石沟蛇绿岩形成于晚震旦世的SHRIMP年龄证据[J];地质学报;2004年05期

3 周会武,,李志林;玉石沟铬铁矿床的成因[J];甘肃地质学报;1995年01期

4 牛耀龄;玄武岩浆起源和演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对中国东部中 -新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的新思路(英文)[J];高校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5 胡振兴;牛耀龄;刘益;张国瑞;孙文礼;马玉鑫;;中国蛇绿岩型铬铁矿的研究进展及思考[J];高校地质学报;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雄南,李江海,陈征,刘志强;冀东遵化新太古代蛇绿混杂岩带岩石学与构造特征———古板块构造运动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于孝宁;宋述光;魏春景;张立飞;;北祁连山含镁纤柱石高压泥质岩及其对古大洋俯冲的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崔文元,施光海,杨富绪,张利春;一种新观点——翡翠新的岩浆成因说[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0年03期

4 张秋生 ,朱永正;东秦岭古生代蛇绿岩套[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5 汤耀庆,卢一伦;东秦岭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6 罗梅,贾疏源;柴达木盆地及相邻地区地质构造演化[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徐亚军;杜远生;杨江海;陈甲才;;甘肃靖远上泥盆统沙流水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分析[J];沉积学报;2011年01期

8 ;Heterogenous zircons from Mesozoic igneous rocks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J];Global Geology;2009年03期

9 徐德明;黄圭成;雷义均;;西藏西南部休古嘎布蛇绿岩的成因: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年04期

10 余星;初凤友;陈汉林;董彦辉;李小虎;;深海橄榄岩蛇纹石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海洋学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Mantle dynamics of the reactivating North China Craton:Constraints from the topographies of the 410-km and 660-km discontinuitie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No direct correlation of mantle flow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o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constraints from new SKS wave splitting measurement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Neoproterozoic zircon inheritance in eastern North China craton(China) Mesozoic igneous rocks:derivation from the Yangtze craton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A Study of the Kunlun-Qilian-Qinling Suture System[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1年

5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Laohushan Basalts,North Qilian Mountain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1年

6 钱青;张旗;孙晓猛;;北祁连九个泉玄武岩的形成环境及地幔源区特征:微量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1年

7 施光海;崔文元;刘晶;于海侠;;缅甸含硬玉的蛇纹石化橄榄岩及其围岩的岩石学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1年

8 赵亮;;Complex upper-mantle deformation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implications for lithospheric thinning[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C];2008年

9 赵亮;;Shear wave splitting in eastern and central China:Implications for upper mantle deformation beneath continental margi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一卷)[C];2008年

10 ;Lower crustal processes leading to Mesozoic lithospheric thinning beneath eastern North China:Underplating,replacement and delamination[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黎萍;阿尔金山南缘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与成矿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彦龙;大兴安岭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同位素特征与岩石圈地幔时代[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世金;祁连造山带地球动力学演化与内生金属矿产成矿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勇;湘南骑田岭—道县地区燕山期花岗质岩浆的壳—幔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5 邹国富;迪庆春都斑岩铜矿床地球化学及成岩成矿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行凯;滇东南马关和屏边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和地幔包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动力学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戴紧根;西藏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及邻区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王行军;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王瑞廷;煎茶岭与金川镍矿床成矿作用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陈文;~(39)Ar-~(40)Ar定年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多期地质事件年代学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昌学;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焦扬;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谭富荣;南祁连盆地二叠纪构造—沉积演化[D];西北大学;2011年

4 吴彦旺;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桃形湖蛇绿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姜少飞;北祁连山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函;北阿尔金洋新元古代—早古生代裂拼演化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7 姜永果;云南省香格里拉春都铜矿区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旺春;祁连山化隆群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对基底构造演化的限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9 于胜尧;北祁连俯冲—增生杂岩的组成及变质变形历史[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10 梁立恒;基于DEM空间分析的地表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圭成;徐德明;雷义均;李丽娟;;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绿岩带铬铁矿的找矿前景[J];中国地质;2007年04期

2 李春昱;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中国部分地区构造发展的初步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1975年01期

3 冯益民;祁连造山带研究概况——历史、现状及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4 宋述光;北祁连山俯冲杂岩带的构造演化[J];地球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5 王荃,刘雪亚;我国西部祁连山区的古海洋地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1976年01期

6 王希斌,鲍佩声;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因——以西藏自治区罗布莎铬铁矿床为例[J];地质科学;1987年02期

7 黄汲清;任纪舜;姜春发;张之孟;许志琴;;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J];地质学报;1977年02期

8 肖序常;陈国铭;朱志直;;祁连山古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1978年04期

9 袁万明,莫宣学;基性—超基性岩熔体结构对铜(镍)、金成矿作用的制约[J];地质学报;2000年04期

10 许志琴,杨经缓,吴才来,李海兵,张建新,戚学祥,宋述光,万渝生,陈文,邱海峻;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芝;肖荣阁;刘敬党;周红春;刘敬青;;辽宁营口后仙峪超镁橄榄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源区的约束[J];中国地质;2006年06期

2 肖荣阁;刘敬党;吴振;王斌;冯佳睿;;辽东后仙峪地区元古界超镁橄榄岩岩石学及其成因[J];现代地质;2007年04期

3 董煜;朱利东;杨文光;黄辉;;西藏改则洞错才隆拉橄榄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科技视界;2012年11期

4 黄小刚;黄晓葛;白武明;;碳酸盐化橄榄岩的电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9期

5 孔凡梅;吴苏;李旭平;李守军;;西南天山东德沟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2年06期

6 孔凡梅;李旭平;吴苏;李守军;徐衍明;;西南天山东德沟橄榄岩的岩相学、矿物学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13年02期

7 汪洋;金振民;史峰;;不同大地构造背景橄榄岩结构水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8 刘朝阳;孙强山;裴玉华;刘晓;;新疆碱泉磁铁尖晶石橄榄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甘肃冶金;2013年03期

9 ;在可塑性橄榄岩钻进中防止糊钻、蹩水、提高效率的三种有效方法[J];探矿工程;1960年03期

10 张儒瑗,从柏林;西垄玄武质岩石中的橄榄岩类包体、捕虏晶以及巨晶的矿物化学研究[J];地质科学;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子闽;;橄榄岩的高温蠕变[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2 章军锋;王超;王永锋;;熔体-橄榄岩反应:实验约束[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3 杨星;;达拉布特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及其表现[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C];1982年

4 许文良;王春光;王超;于洋;李本仙;;高温高压条件下单斜辉石岩-橄榄岩反应——对幔源易剥橄榄岩成因的制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若新;樊祺诚;马宝林;;苏北-胶南高压变质石榴石橄榄岩的岩石学特征[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6 刘军;肖荣阁;王翠芝;刘敬党;周红春;刘敬青;靳淑韵;;辽宁营口后仙峪镁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陈立辉;A.W.Hofmann;蒋少涌;A.V.Sobolev;;硅饱和熔体—橄榄岩反应与残留橄榄石的成分解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汤艳杰;张宏福;英基丰;杨蔚;赵新苗;苏本勋;肖燕;;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指示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黄小刚;黄晓葛;白武明;;碳酸盐化橄榄岩的电性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C];2013年

10 郑永飞;陈仁旭;李海勇;;造山带橄榄岩:大陆俯冲隧道内壳幔相互作用的直接记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兵;马里亚纳海沟南部橄榄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2 张艳飞;方辉橄榄岩高温高压相变实验研究:对中国东部地幔转换带结构的启示[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梁凤华;苏鲁榴辉岩/石榴橄榄岩在俯冲—折返过程中的变质变形演化[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4 张彦龙;大兴安岭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同位素特征与岩石圈地幔时代[D];吉林大学;2011年

5 余淳梅;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典型地区橄榄岩捕虏体年龄及地幔不均一性[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汪小妹;马里亚纳前弧南部橄榄岩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7 周群君;鲁西早白垩世火成岩中异剥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成因[D];吉林大学;2014年

8 于洋;1-2GPa和1250-1400℃条件下熔体—橄榄岩反应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禹尧;中国东南部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及锆石巨晶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杜星星;汉诺坝熔体—岩石圈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熔体与橄榄岩反应:对地幔包体中尖晶石成分变异的制约[D];吉林大学;2008年

2 吕捷;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包体的含水性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卢俊生;冀北赤城红旗营子群中变质橄榄岩:高度肢解的蛇绿岩残片?[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郝艳涛;安徽女山和河北汉诺坝橄榄岩包体的含水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林杰春;福建明溪橄榄岩包体的显微构造特征和矿物含水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朱元卓;吉林汪清橄榄岩包体流变学、组构学及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陈曦;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矿物化学特征:华北内部山带岩石圈地幔演化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8 于红;陕西商南松树沟橄榄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示踪[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张彦龙;诺敏—科洛地区地幔橄榄岩Sr-Nd-Hf-Os同位素组成及其与壳幔演化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马金龙;华北克拉通西部河北阳原和山西大同新生代玄武岩及幔源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本文编号:2497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497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c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