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无限频率初至走时反演井间地震实际资料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Zelt and Barton, the eikonal equation is solved by a finite difference with high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the travel time and ray path are calculated forward. The least square QR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sparse linear system equations. The regularization tomography inversion is used to combine the minimum, flatest and smoothest disturbance constraints given by the user, and each weighting factor varies with the depth. Combined with the minimum of data residual and model roughness, the smoothest approximate model is provided for the data residual. The inversion method is nonlinear inversion and requires an initial model. In each iteration, a new ray path needs to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two-dimensional first arrival travel time data, the infinite frequency first arrival travel time tomographic inversion of the two dimensional cross well seismic data in an oil field is carried out. Compared with the logging velocity curve of the well, the velocity obtained by the inversion method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logging velocity curve of the well,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esolution of the velocity obtained by the inversion method is higher. It is proved that two-dimensional infinite frequency first arrival travel time tomographic inversion can provide a long wavelength velocity model with high resolution for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thus providing a reliable initial velocity model for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of cross well seismic data.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地质系;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页岩气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学院;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4126、51274097)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开放基金(SKLCRSM11KFB0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JJ603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41116)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C0462) 湖南科技大学教研教改项目(G31385)联合资助
【分类号】:P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谢春;刘玉柱;董良国;杨积忠;;基于声波方程的有限频伴随状态法初至波旅行时层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5年02期
2 杨勤勇;胡光辉;王立歆;;全波形反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石油物探;2014年01期
3 杨午阳;王西文;雍学善;陈启燕;;地震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年02期
4 廖建平;刘和秀;王华忠;彭叶辉;杨天春;王齐仁;;高分辨率的频率空间域声波全波形速度反演-理论模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5期
5 刘玉柱;丁孔芸;董良国;;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对初始模型的依赖性[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4期
6 刘玉柱;董良国;;初至波层析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永福;许永忠;彭更新;郭念民;王兴军;郑多明;马一名;张昆;;基于多种地震反演方法的哈拉哈塘地区火成岩识别及速度建模[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2 张小磊;张东;;初始模型对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结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科技通报;2016年08期
3 白璐;韩立国;张盼;胡勇;;最小平方滤波法时间域全波形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年04期
4 廖建平;刘和秀;黄建平;赵延林;郑桂娟;戴世鑫;杨天春;王齐仁;;二维无限频率初至走时反演井间地震实际资料[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4期
5 王连坤;方伍宝;段心标;曹文俊;李振春;;全波形反演初始模型建立策略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4期
6 崔永福;彭更新;吴国忱;尚帅;郭念民;赵锐锐;;全波形反演在缝洞型储层速度建模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07期
7 曲英铭;李振春;黄建平;李金丽;李庆洋;;基于多尺度双变网格的时间域全波形反演[J];石油物探;2016年02期
8 梁展源;吴国忱;;基于复频率衰减反传算子的全波形反演梯度构建[J];地震学报;2016年02期
9 王小青;谭捍东;许自龙;;CPU/GPU协同计算在频率域二维全波形反演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6年01期
10 韩雨桐;黄建平;曲英铭;李振春;王延光;国运东;;基于优化步长的混叠数据编码全波形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春;刘玉柱;董良国;杨积忠;;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年05期
2 董良国;迟本鑫;陶纪霞;刘玉柱;;声波全波形反演目标函数性态[J];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10期
3 胡光辉;贾春梅;夏洪瑞;贺剑波;宋林;沈忠秋;;三维声波全波形反演的实现与验证[J];石油物探;2013年04期
4 王华忠;王雄文;王西文;;地震波反演的基本问题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年06期
5 杨午阳;王丛镔;;利用叠前AVA同步反演预测储层物性参数[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年03期
6 卞爱飞;於文辉;周华伟;;频率域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3期
7 杨午阳;;模拟退火叠前AVA同步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01期
8 刘玉柱;董良国;李培明;王毓炜;朱金平;马在田;;初至波菲涅尔体地震层析成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09期
9 张荣忠;袁诚;;地震波形反演技术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9年02期
10 龙桂华;李小凡;张美根;朱童;;频率域粘弹性声波透射波形速度反演[J];地震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中华;胜利油田井间地震装备技术[J];物探装备;2004年03期
2 时应敏,乔玉雷,王慧;井间地震地质分辨能力浅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5期
3 毛中华;于静;穆涛;吴忠;;垦西地区井间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探讨[J];油气地球物理;2005年02期
4 张进铎;;利用井间地震技术优化钻井目标[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5 张德忠;;井间地震技术报告会在涿州举行[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年01期
6 王成礼;胜利油田进行井间地震试验[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年02期
7 任东;井间地震与油田开发[J];中国地质;1995年10期
8 万文曼;井间地震层析系统生产实验获得重大突破[J];石油仪器;1997年06期
9 张立新,宋常瑜,刘兵;辽河油田Π方法井间地震试验及效果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5期
10 周建宇,何惺华,李安夏,梁周军;罗家地区井间地震方法与效果[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棱;魏兆胜;关云东;;井间地震技术在吉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丹;刘兵;张希军;;井间地震层析技术研究[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唐金良;;井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应用[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智宏;曹辉;赵群;钱菊华;沈忠秋;;物理模型试验在井间地震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银斌;吴如山;李幼铭;;井间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传播和散射[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6 宋常瑜;张立新;刘兵;孙秀英;;辽河油田井间地震采集及效果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唐金良;王立华;郭全仕;;井间地震资料的三分量处理[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丹;刘兵;孟凡林;;辽河油田浅层井间地震资料误差分析[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郭全仕;;井间地震走时场延拓反射成像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曹辉;郭全仕;唐金良;;井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系列[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建平;CT技术在地灾勘查中的应用[N];中国矿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建宇;井间地震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2年
2 张文波;井间地震交错网格高阶差分数值模拟及逆时偏移成像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3 王双喜;松辽盆地北部江桥地区井间地震及联合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李桂花;井间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及波场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喻振华;工程井间地震波正演模拟及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刘钦朋;井间地震中光纤光栅加速度检波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马德堂;弹性波场数值模拟及井间地震初至波旅行时层析成像[D];长安大学;2006年
8 赵连锋;井间地震波速与衰减联合层析成像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小刚;多通道井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D];长江大学;2015年
2 曹霞;井间地震软件集成与改进[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乔永富;沈95块井间地震试验与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4 邓伟;斜井井间地震倾斜界面常规成像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文博;井间地震资料二维波场去噪处理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刘垒;井间地震纵波提取及反射波成像[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廖茂辉;斜井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方法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郭彦刚;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彦军;三维井间地震运动学正演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10 邓盾;井间地震纵横波速度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本文编号:2504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0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