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离散元法的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16:27
【摘要】:为提高薄煤层采煤机的装煤性能,以离散元理论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文玉煤矿的煤样性质测定结果,建立了螺旋滚筒与煤壁的离散元仿真模型。解决了离散元煤壁黏结参数的合理选择以及螺旋滚筒与煤壁之间的耦合等关键问题;通过对不同统计区域内煤炭颗粒质量以及速度的变化进行跟踪和统计,找出螺旋滚筒结构及运动学参数等因素对煤流运动规律的影响:随螺旋升角增加,滚筒装煤率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滚筒装煤率随截割深度和牵引速度的增加大而逐渐降低;增大滚筒转速能够提高装煤效率,但装煤率提高的幅度随滚筒转速的增加逐渐趋于平缓。
【图文】:

基于离散元法的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研究,田震;赵丽娟;刘旭南;马连伟;范明福;《煤炭学报》;2017年10期


行追踪可以得到截割过程中煤壁破碎后形态及其运动特征[7-8]。为此,本文利用离散单元法对螺旋滚筒的装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相关区域内煤炭颗粒质量及其速度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螺旋滚筒在不同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下的装煤效果。将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到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的研究中,可为螺旋滚筒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螺旋滚筒装煤模型的建立1.1颗粒接触动力学模型假设两煤炭颗粒i和j分别以速度vi,vj和角速度ωi,ωj运动相碰撞,颗粒在接触瞬间的受力如图1所示。煤炭颗粒在接触碰撞时不仅会受到来自其余煤炭颗粒的法相及切向接触力Fcn,ij和Fct,ij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法向及切向接触阻尼力Fdn,ij和Fdt,ij的作用[9-10]。图1颗粒接触动力学模型Fig.1Particlecontactdynamicsmodel根据Hertz接触理论推导出煤炭颗粒之间的作用力与位移的关系式为F=43E*(R*)1/2ε3/2(1)U=3FR*4E()*1/3(2)式中,F为两个互相接触煤炭颗粒间的作用力;E*为煤炭颗粒i和j之间的等效弹性模量;R*为煤炭颗粒i和j等效接触半径;ε为煤炭颗粒间重叠量;U为煤炭颗粒间的相对位移。煤炭颗粒在破碎碰撞过程中的其法向刚度kn、切向刚度ks与法向力Fn、切向力Fs分别为kn=2E3(1-μ2)(R*)1/2(3)ks=E1+()μ2/3[12(1-μ)R*Fn]1/32-μ(4)Fn=knU3/2n(5)Fs=ksU3/2s(6)式中,E为煤炭颗粒的弹性模量;μ为颗粒i和j的泊松比;Un,Us分别为颗粒的法向和切向位移。1.2装煤模型的建立根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11?

基于离散元法的螺旋滚筒装煤性能研究,田震;赵丽娟;刘旭南;马连伟;范明福;《煤炭学报》;2017年10期


径;ε为煤炭颗粒间重叠量;U为煤炭颗粒间的相对位移。煤炭颗粒在破碎碰撞过程中的其法向刚度kn、切向刚度ks与法向力Fn、切向力Fs分别为kn=2E3(1-μ2)(R*)1/2(3)ks=E1+()μ2/3[12(1-μ)R*Fn]1/32-μ(4)Fn=knU3/2n(5)Fs=ksU3/2s(6)式中,E为煤炭颗粒的弹性模量;μ为颗粒i和j的泊松比;Un,Us分别为颗粒的法向和切向位移。1.2装煤模型的建立根据莫尔-库伦强度理论[11],煤块剪切破坏时受力如图2所示。由图可以计算出煤块破裂面上的剪应力大小为其自身凝聚力和破裂面上法向应力产生的摩擦力之和,可按照式(7)计算:σ=12(σ1+σ3)+12(σ1-σ3)cos2ατ=12(σ1-σ3)sin2αα=π4+φ2(7)τ=C+σtanφ(8)式中,τ为破坏面剪应力,Pa;σ为轴向抗压强度,Pa;C为黏聚力,Pa;φ为内摩擦角,(°);α为破坏角,(°)。图2煤炭剪切破坏的莫尔-库伦模型Fig.2Moore-Kulunmodelofcoalshearfailure为了描述煤炭颗粒间黏结键的作用,,使所建煤壁中颗粒黏结模型更符合实际,需要对煤样进行物理机械性质测定,之后根据煤样测试结果对颗粒材料属性进行设置[12]。根据对文玉煤矿V-1煤层所取煤样的物理机械性质测定结果,按照式(3),(4)可计算出颗粒法相刚度系数、切向刚度系数;按照式(7),(8)计算出颗粒正应力、切应力。根据测定结果对煤炭颗粒进行平行键参数进行标定,见表1。此外,螺旋滚筒材料定义为钢,其密度设置为7.85×103kg/m3,弹性模量取4.25GPa,泊松比取0.23。2759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TD421.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啸;山工“装煤王”[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2年02期

2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炮采工作面的装煤机械化——平庄、枣庄、大同等局发展炮采工作面装煤机械化初见效果[J];煤炭科学技术;1977年07期

3 Н·А.普里亚德科 ,徐顺民;成套大型自动化装煤设备[J];选煤技术;1980年05期

4 祝海林;螺旋滚筒装煤能力计算之探讨[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5 刘峥 ,祝海林;采煤机螺旋滚筒模拟装煤实验研究报告[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6 卢世超;元筒仓装煤的方式[J];煤矿设计;1978年06期

7 张汉生;;螺旋滚筒装载效率的探讨[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刘佩霞,张维正,刘梦林;螺旋滚筒选煤机的研制及应用[J];煤矿机械;1998年05期

9 张立祥,张军,程玉龙,李仁明;新型变升角螺旋滚筒临界转速的确定[J];矿山机械;2000年12期

10 李跃进;螺旋滚筒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198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婵;采煤机滚筒装煤过程仿真及装煤效率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周洋;采煤机螺旋滚筒设计系统的开发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屈中华;滚筒采煤机螺旋滚筒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许颖光;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力学特性及螺旋滚筒切削过程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5 陈远益;钴结壳螺旋滚筒采集头切削参数优化设计及其动力学仿真[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4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4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