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震动荷载下金堆城钼矿排土场安全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4 13:08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金堆城钼矿排土场存在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重大的压力。地质处置及控制灾害措施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金堆城露天矿南牛坡、北沟、甘江沟、马路沟等排土场的堆排稳定性,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在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岩土物理力学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金堆城露天矿采场爆破影响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行了振动监测,基于爆破震动监测和实验室测试数据,采用静力、动力计算分析方法,依据实测数据,分析总结出适合金堆城露天矿排土场的堆排高程影响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测试结果证明,排土场的稳定性与日常采矿的爆破震动震距有定向关系。论文研究中采用Geo-studio岩土分析软件,利用SLOPE/W模块进行了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利用QUAKE/W模块进行了爆破震动动态分析,采用软件中Ordinary法、Bishop法、Janbu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完成了安全系数计算,对排土场多个断面进行了有限元计算,通过数值模拟的理论分析,归纳了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应力场分布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南牛坡排土场有些断面存在滑坡的可能性,局部可能存在泥石流;而北沟排土场不存在滑坡的条件,但局部存在形成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后,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排土场的多个断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采用数值模拟法计算了各个断面可能破坏的概率,计算结果表明南牛坡基本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不论在自然状态下或在爆破震动中都处于基本的稳定状态,并做出了减灾防灾的安全预案。
【图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有严寒,昼夜温差大。经过多年的测试平均气温为 8.8℃,7 月为最高气温,平均每月气温为 20.2℃;元月最低,月平均-2.7℃。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4.2℃(1998.9.6),极端最低气温-18.8℃(1991.12.28)。年平均降雨量 849.9mm,最大降水量是在 1998 年,仅 1-8 月份就达 1049.3mm,最小降水量 467.4mm(1997 年)。自从 1984 年 9 月在金堆城矿区设立气象站,最大月降水量观测 383.4 毫米(1987 ) ,,八月最大月平均降雨量,雨量 164.8 毫米,最低月平均降雨量十二月和一月,是 9.2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7-9 月份,三个月的一年的降水量占 51.38 % 。降水总的特征是: 暴雨主要降在 7 月和 9 月份,冬季主要是干旱少雪。
图 2-2 北沟排土场人工护坡.1.5 矿山生产爆破参数爆区台阶高度 12m,台阶坡面角为 69°。爆区采用 7m×9m 的孔排距,垂直孔。处由于为邻空自由面底盘抵抗线为 9m,单孔最大药量为 430kg,采用混装乳化药,堵塞长度为 5.5~6.5m,炮孔直径为 250mm。爆破网路设计采用逐孔起爆技术,使用 Orica 非电高精度导爆管雷管,孔间延时间为 25ms、排间 65ms 或 100ms,典型的爆破网络图如图 2-3 所示[23]。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854.7
本文编号:2526586
【图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有严寒,昼夜温差大。经过多年的测试平均气温为 8.8℃,7 月为最高气温,平均每月气温为 20.2℃;元月最低,月平均-2.7℃。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4.2℃(1998.9.6),极端最低气温-18.8℃(1991.12.28)。年平均降雨量 849.9mm,最大降水量是在 1998 年,仅 1-8 月份就达 1049.3mm,最小降水量 467.4mm(1997 年)。自从 1984 年 9 月在金堆城矿区设立气象站,最大月降水量观测 383.4 毫米(1987 ) ,,八月最大月平均降雨量,雨量 164.8 毫米,最低月平均降雨量十二月和一月,是 9.2 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 7-9 月份,三个月的一年的降水量占 51.38 % 。降水总的特征是: 暴雨主要降在 7 月和 9 月份,冬季主要是干旱少雪。
图 2-2 北沟排土场人工护坡.1.5 矿山生产爆破参数爆区台阶高度 12m,台阶坡面角为 69°。爆区采用 7m×9m 的孔排距,垂直孔。处由于为邻空自由面底盘抵抗线为 9m,单孔最大药量为 430kg,采用混装乳化药,堵塞长度为 5.5~6.5m,炮孔直径为 250mm。爆破网路设计采用逐孔起爆技术,使用 Orica 非电高精度导爆管雷管,孔间延时间为 25ms、排间 65ms 或 100ms,典型的爆破网络图如图 2-3 所示[23]。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85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行东;李海波;冯海鹏;;动参数对三维洞室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Jik-chang Leong;Kai-wun Jin;Jia-shyan Shiau;Tzer-ming Jeng;Chang-hsien Tai;;Effect of sinter layer porosity distribution on flow and temperature fields in a sinter cool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2009年03期
3 汪勇;露天矿排土场合理台阶高度的确定[J];金属矿山;2004年02期
4 颜荣贵,刘文钰;排土场表土基底承载能力与土场高度的确定[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7年01期
5 黄广龙,周建,龚晓南;矿山排土场散体岩土的强度变形特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玉新;矿山边坡裂隙岩体和排土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顾晓强;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赵洪颖;高台阶排土场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3 叶遇春;基于随机场理论的长土质边坡三维稳定可靠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265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