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综采工作面三维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07:57
【摘要】:针对综采工作面传统监测系统一直存在真实感不强、监测效果不佳、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PF技术的综采工作面三维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综采工作面设备和环境的仿真模型,并构建其三维虚拟场景。详细地阐述了仿真中模型的驱动、数据采集和数据通信的关键问题。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加入数据服务器,使通信系统配置和数据推送更加方便,同时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数据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实现的三维在线监测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
【图文】:

系统组成,综采工作面


可靠、实时性强等优点,但也具有测量精度低、交互性和直观性差等弊端。通过对传统监测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WPF[5]技术的综采工作面三维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综采工作面三维场景作为监测系统软件的主要操作界面,可实现三维模型的数据驱动以及动态响应用户操作,针对三维虚拟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通信问题,提出了高效、安全的数据通信方案。1系统总体设计架构1.1系统总体设计综采工作面三维虚拟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综采工作面设备、三维场景模型、虚拟仪器控件库、数据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图1中,三维场景模型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根据综采工作面现场设备进行构建。静态模型不响应用户操作,不被数据驱动,在后台不为其分配事件响应模块,,并且在数据总线中不分配数据通道;动态模型能够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数据总线中分配有数据通道,根据数据通道中的数据对其进行驱动,改变其显示状态或者执行动作,最终显示为三维场景中设备状态的变化。根据用户操作,虚拟仪器控件在动态生成时系统会为其分配数据通道地址,并且挂接在数据总线上,此时,虚拟仪器控件将会根据自身的数据通道地址从数据总线上实时获取数据并以特定的形式展示给用户。该系统中的数据通信系统基于数据服务器构建,使系统能够对综采工作面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测与控制。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节点和控制节点,分布在综采工作面现场设备上,通过现场总线网络与数据服务器相连通。1.2系统构建流程通过多总线网络数据采集系统,将综采工作面设备的状态信息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监测画面实时驱动,能够在三维环境中全方位监测综采工作面设备的运行状况。为使操作界面具有较强的真实?

流程图,系统构建,流程,综采设备


鄑轿患嗖庾鄄晒ぷ髅嫔璞傅?运行状况。为使操作界面具有较强的真实感,本文使用3dsMax软件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的三维场景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及渲染,将模型存储为.3DS或.OBJ格式,然后利用ZAM3D工具将模型转化为WPF可以识别的XAML语言[6]进行描述,并将模型嵌入到监测系统界面。本文中使用WPF技术编写监测系统软件,WPF应用程序分为前台XAML代码和后台代码,通过前台XAML代码可以将三维场景展示给用户,用户直接操作三维模型,界面需要通过三维模型的变化分析用户的操作,从而做出响应。系统的构建流程如图2所示。2系统实现2.1三维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根据系统实现的需求,需要构建的模型有井下巷道、煤壁和综采设备,综采设备主要包括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其中井下巷道采用放样的方法进行建模;煤壁采用基于图像的方法进行建模;综采设备采用多边形建模方法98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6卷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142102210051)
【分类号】:TD6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龙;仲梁维;朱文博;;支持人体模型驱动的三维服装参数化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0期

2 轩兴涛;;基于PowerDesigner模型驱动机制下的全程建模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3 万代强;陈开贵;王宗涛;陈华强;;MDA模型驱动下的管道油路压力数据信息控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年05期

4 李庆显;赵美刚;张新政;;基于SOA架构的采油生产管理应用集成[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0年03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媛媛;高琴;;模型驱动体系综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谭文安;卢忠亚;杨峗;杨付军;;基于模型驱动的企业过程协同运作技术及其环境[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谌菲;曹万华;黄志刚;;舰载作战指挥系统模型驱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杨克巍;刘灿;熊健;姜江;谭跃进;;模型驱动的体系级任务结构矩阵设计及优化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5 牛彦杰;王智学;胡博;;基于模型驱动的指挥信息系统服务设计方法[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学斌;陈翔;吴泉源;;基于模型驱动结构的电子商务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7 魏新;廖闻剑;;J2EE中的基于JWAY模型驱动的框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8 宗建建;王峰;施寅生;;UML测试剖面技术研究与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CFTC'2011)论文集[C];2011年

9 季一木;王汝传;;网格计算平台Gbuilder中模型驱动软件方法的研究[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灵活访问模型驱动的服务[N];网络世界;2007年

2 Wayne Meikle 李雪;模型驱动降低金融信息服务风险[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3 易水;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2)[N];计算机世界;2006年

4 易水;模型驱动的体系结构(1)[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刘江宁;实现信息孤岛集成[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刘涛;Accenture投资4.5亿美元发展SOA[N];电脑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乔秀全;模型驱动的业务生成方法及业务智能化支撑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徐伟;模型驱动的城轨列车车载控制系统软件评估体系[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4年

3 张俊;特征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及相关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车颖;计算无关模型驱动的ERP系统重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陈文智;Pcanel——基于模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平台[D];浙江大学;2005年

6 何可;威胁模型驱动的软件安全评估与测试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杨国青;基于模型驱动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伟;基于模型驱动的带式输送机变频调速控制系统[D];山西大学;2015年

2 李吉昆;基于模块驱动的自动文档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沈霞;基于模型驱动PID控制的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负荷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孙经伟;基于模型驱动的计算机联锁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刘雪;模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安全性验证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6 程桢;模型驱动的IMA系统资源配置分析与验证及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张潇;基于模型驱动的IMA资源安全分配与验证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8 张衡;基于模型驱动的平台开发研究与实现[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9 方乃钗;基于模型驱动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平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陈yN祺;模型驱动的信息系统开发[D];东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28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8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