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坪铅锌矿下向水平分层充填体强度模型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8-24 12:38
【摘要】:对于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作业的安全与否,关键在于采场充填体顶板的稳定程度。而充填体假顶的稳定性,是由上下分层采场的布置方式、采场进路的回采顺序、充填体强度、充填质量以及采场应力变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但采场稳定性的主要决定因素还是决定于充填体强度,充填体强度的确定是决定矿山安全、合理,低成本采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本文以确定下向水平分层充填体强度为本次研究的目标,综合应用弹性力学理论、结构力学三弯矩理论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法,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结构理论中的三弯矩方程,分析了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在不同跨度下充填体顶板内弯矩和剪应力的分布,得出适当的增加回采进路的跨度和充填体承载层的厚度以及上下相邻分层进路采用垂直交错布置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加强充填体假顶的稳定性。(2)将矩形回采进路分别简化为简支梁、薄板力学模型,分析了充填体承载层内部的受力特点;确定了矩形进路在受不同均布荷载条件下,不同承载层厚度所需要的抗拉强度。(3)利用RFPA2D数值模软件,分析得出了矩形进路两帮为原岩、进路一帮为原岩,一帮为充填体以及进路两侧均为充填体三种不同结构条件下的充填体顶板破坏过程;分析了假顶在以上三种进路侧帮结构在现有充填体强度下,充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抗压强度。同时分析得出了六角形进路所能承受的极限抗压强度,比较得出了六角形断面在抗压和限制竖向位移的能力要优于矩形断面。(4)利用Mohr-Coulomb屈服条件的安全系数的定义,确定了下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矩形、六角形断面进路在极限应力条件和实际应力条件下充填体的安全系数。应用安全系数法,进而得出了下向水平分层充填体所需的充填体强度。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充填体稳定性分析充填体强度确定的思路,为应用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的矿山,在进行充填体强度设计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同时,确定合理的充填体强度,可以为矿山减少不必要的水泥添加量,进而降低充填成本,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图文】:
比的充填体,作为接顶层,一般灰砂比为1:邋6?1:邋10。矿山使用的充填材料为脱逡逑泥尾砂或者棒磨砂,天然砂以及戈壁砂等。与此同时,应采取办法,,保证进路的逡逑充填接顶率不小于80%,以保证充填体的质量,图2-1为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逡逑图。逡逑9逡逑
Q逡逑图2-4(下向分层进路回采的长39m假顶与待采进路(注:支撑)的结构示意逡逑在图2-4所示的回采进路与矿柱关系中,矿柱的几何仍保持为宽(丨)*高逡逑(h)=3.0m*3.0m的矩形断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际生产时,进路的侧帮逡逑不免会发生片帮甚至是垮塌。但是,在此处简化模型时,对其进行了简化处理,逡逑认为矿柱是规则的矩形。因此,将其抽象为图2-5所示的连续梁与7个支座的结逡逑构关系。逡逑图2-5所示结构,简称模型1。相邻两支座间的跨度为:1/2待采进度宽度+逡逑己回采进路宽度+1/2待采进度宽度=2L;左侧支座、右侧支座的连续梁的外伸长逡逑度,均为1/2待采进度宽度=L/2逡逑yi逦均布荷载逡逑mui晒
本文编号:2528971
【图文】:
比的充填体,作为接顶层,一般灰砂比为1:邋6?1:邋10。矿山使用的充填材料为脱逡逑泥尾砂或者棒磨砂,天然砂以及戈壁砂等。与此同时,应采取办法,,保证进路的逡逑充填接顶率不小于80%,以保证充填体的质量,图2-1为下向分层充填采矿方法逡逑图。逡逑9逡逑
Q逡逑图2-4(下向分层进路回采的长39m假顶与待采进路(注:支撑)的结构示意逡逑在图2-4所示的回采进路与矿柱关系中,矿柱的几何仍保持为宽(丨)*高逡逑(h)=3.0m*3.0m的矩形断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际生产时,进路的侧帮逡逑不免会发生片帮甚至是垮塌。但是,在此处简化模型时,对其进行了简化处理,逡逑认为矿柱是规则的矩形。因此,将其抽象为图2-5所示的连续梁与7个支座的结逡逑构关系。逡逑图2-5所示结构,简称模型1。相邻两支座间的跨度为:1/2待采进度宽度+逡逑己回采进路宽度+1/2待采进度宽度=2L;左侧支座、右侧支座的连续梁的外伸长逡逑度,均为1/2待采进度宽度=L/2逡逑yi逦均布荷载逡逑mui晒
本文编号:252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