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煤巷围岩变形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发布时间:2019-09-24 04:13
【摘要】:为研究煤巷围岩变形破坏机制,将汾西矿区煤巷作为原型进行物理相似模型试验研究。阐述了试验设计,改进了平面模型实验台,通过配比试验确定了煤岩层的相似材料,建立煤巷物理相似模型,研究煤巷在无支护状态下围岩应力分布规律、位移和变形破坏特征,分析煤巷变形破坏机制以论证煤巷强帮强角支护技术,并进行了工程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煤巷破坏源于帮部和角部,帮部、角部与顶板相互加剧破坏,导致煤巷失稳。相对位移是反映围岩破坏程度的关键指标,帮部相对位移远大于顶板。煤巷帮部破坏最严重,属于局部垮落破坏,垮落深高比为0.29;顶板破坏属于整体下沉破坏,在角部2条主裂纹作用下有冒落趋势;角部属于裂纹破坏形式,贯通后会跟随帮部或顶板垮落。可见,控制煤巷帮部和角部变形破坏,提高其支护强度,是保证煤巷围岩稳定性的关键,论证了煤巷强帮强角支护技术。工程监测表明,强帮强角支护技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资助项目(511340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015QL02)
【分类号】:TD3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凡虎;;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在煤巷布置评估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1年04期

2 申国奎;谷文元;;南村隧道与挖煤巷道交会处理技术[J];市政技术;2012年02期

3 周英,刘吉昌;煤巷玻璃钢支架设计与试验研究[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4 靳一民,徐基根;煤巷锚梁支护技术的应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年02期

5 赵从国;;矩形煤巷耦合支护设计方法[J];煤炭科技;2011年02期

6 周英,刘吉昌;煤巷玻璃钢支架设计与试验[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6年03期

7 杨东岳,苗素军;全煤巷开拓布置的认识与改进[J];山东煤炭科技;2000年S1期

8 王志清,万世文;漳村矿高产高效矿井全煤巷开拓布置系统[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07期

9 李伟;李峰;;煤巷快速施工成套设备与工艺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2007年03期

10 何玉龙;胡子辉;崔金伟;;炮掘煤巷运输方式改进[J];煤炭技术;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东才;刘天习;裴印昌;;煤巷锚固梁最佳构筑原则的探讨[A];21世纪高效集约化矿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东才;;煤巷锚固梁最佳构筑原则的探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许学军;黄治江;裘世军;;深井煤巷锚带网支护技术应用[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3年

4 郑广慧;王玉堂;;煤矿在煤巷施工过程预断层矸石的处理方法及应用[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汪吉先;;煤巷锚索网支护中断锚断索的技术控制[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3年

6 李勇;代晓东;;悬吊棱镜法在煤巷测量中的应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严红;何富连;徐腾飞;蒋红军;高升;;高应力大断面煤巷锚杆索桁架系统试验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8 任勇杰;;深部煤巷围岩变形控制技术浅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林锦裘;;煤巷综掘过断层破坏分析及支护措施改进[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上)[C];2012年

10 赵金明;张玉明;刘鹏;;困难条件下的煤巷锚杆控顶技术[A];2003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煤矿先进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丁继民 通讯员 毛开亮 周晓拢;靠人才和科技护卫安全[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2 梁勇;祁东矿:质量标准化引领进尺大提速[N];经理日报;2009年

3 王建;东滩矿:科技创新打造安全堡垒[N];经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博维;回采动压下泥质复合顶板煤巷破坏机理及耦合控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李崇山;煤巷自燃非线性流固热耦合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召千;大断面煤巷围岩稳定性控制及动态评价体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尹t熡,

本文编号:2540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40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1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