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钢绞线锚具结构优化及玻璃钢锚环的开发和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3 03:59
【摘要】:钢绞线锚索支护结构在煤矿支护中应用广泛,单孔锚具是锚索支护结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了提高金属锚具的承载性能,应用数值的方法对夹片与锚环的锥角搭配做了优化计算。设计了一种方便退锚的带陶瓷环的临时锚固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压载试验。为防止金属锚具在高张力永久锚固结构中因锈蚀腐蚀而失效,设计一种连续玻璃纤维缠绕成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基复合材料锚环,并对所制锚环的承载性能做了压载和张拉试验,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其受力特点和失效形式,并通过试验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孔夹片式钢绞线锚具锚环和夹片间不同的锥角搭配会影响其承载性能,当夹片半锥角为7°时,锚环的半锥角设计为6.5°~6.8°锚具应力分布的均匀程度较好,能明显提高锚具的承载性能。(2)带Al2O3陶瓷环的煤矿临时锚固结构设计,为方便退锚作业提出了一种新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陶瓷环在该锚固结构中承压性能良好,破坏形式为陶瓷环外壁中部因环向拉应力达到强度极限造成材料轴向破坏。考虑到陶瓷环的加工缺陷,设计陶瓷环的尺寸参数时,拉应力安全系数应在2.0以上。(3)以连续无碱玻璃纤维为增强相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由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玻璃钢锚环代替金属锚环应用在钢绞线锚固结构中,以防止锚具锈蚀、腐蚀造成的锚固失效。所制玻璃钢锚环承压性能在500kN以上,张拉极限为464kN。(4)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玻璃钢锚环的加载分析发现,锚环环向纤维承载性能良好;锚环与夹片接触面上因拉应力导致的小范围基体开裂不影响锚环的承载;玻璃钢锚环因轴对称面上剪应力大范围超出材料横向承载极限是锚环失效的主要因素。当夹片半锥角为7°时,玻璃钢锚环的半锥角设计为6.3°到6.5°能明显提高锚具的承载能力。验证试验结果表明6.3°玻璃钢锚环的张拉极限达到512kN,证明了有限元分析方法和结果是可靠的。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35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周慧英;马宝安;;一种新型球面锚具[J];煤矿安全;2007年09期

2 刘建月;崔小朝;;单孔锚具锥角搭配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J];采矿技术;2014年01期

3 苗发飞;李清伟;杨成文;张子荣;李炳文;;新型张拉自锁防滑锚具设计[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年02期

4 徐平;丁亚红;王兴国;曾宪桃;;CFPR筋锚具锚固性能试验与失效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冯京波;邵金山;马宝安;;球型锚索锚具的研制试验[J];煤炭技术;2009年06期

6 徐平;丁亚红;曾宪桃;王兴国;;预应力CFRP筋粘结夹片式球面锚具的研制与试验[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1年02期

7 孙玉宁;王永龙;;新型锚索锚具静载拉拔实验分析[J];煤矿机械;2008年05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茜;栾贵臣;刘明;;中间锚具无粘结施工工艺研究与工程应用[A];第十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志成;范润喜;;低回缩锚具的研制[A];第十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军;胡胜光;朱万旭;杨倍铸;;欧维姆核电锚具在方家山核电工程的运用[A];第十六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朱莹;董世民;张清杰;;6.5MN智能化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机的研制与开发[A];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方中予;;OVM锚具在岩体加固技术中的应用[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6 陈中;杨志;董世民;;13MN预应力锚具组装件试验机研制成功[A];第五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7 赵国景;李文利;柴文革;漆丽英;;预应力混凝土双压花锚具试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8 于滨;朱莹;陈茜;栾贵臣;;多种规格预应力筋锚具、夹具研究与试验[A];第八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董世民;杨志;;锚具组装件应变测试探讨与实践[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朱万旭;黄颖;周红梅;郑晓龙;吴立鹏;唐小萍;;一种碳纤维预应力筋锚具的试验研究[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任建党;我市6家锚具企业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N];开封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牛虹;实现国产锚具在LNG领域零的突破[N];中国质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随春娥;小浪底无粘结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应力状态及安全评价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鸿伟;预应力碳板加固用锚具与测试平台研发[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袁宇希;基于预应力OHM15-3锚具张拉力识别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建月;钢绞线锚具结构优化及玻璃钢锚环的开发和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张夏辉;碳纤维增强预应力筋锚具的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贾硕;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锚具槽区域的应力状态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6 李季;纤维复合材料自锁式锚具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智;预应力单孔锚具结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张攀;碳纤维复合材料平行束索及锚具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9 唐小萍;超高强预应力钢铰线锚具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1年

10 吕国玉;碳纤维增强塑料预应力筋锚具的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54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54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7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