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铁矿废石混合土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4 05:45
【摘要】:铁矿废石的堆积污染环境、占用土地资源,给人类来带来极大困扰,为了探索对保定市涞源县旺儿沟铁矿废石库的改良,促进生态保护、矿山复垦复绿和铁矿尾石的利用。本文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计了铁矿废石与土壤的不同混配比例,组成复垦混合土,研究不同配比铁矿废石复垦混合土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掺入一定铁矿废石会增加混合土的硬度、紧实度、容重;相同配比下,混合土的硬度、紧实度、容重和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随着石土比例增加,土壤硬度、紧实度、容重增加,相对于全土处理分别增加了5.6%~285.19%、17.55%~866.04%、3.22%~26.77%。(2)不同配比铁矿废石复垦混合土种植夏玉米后随着石土比例的增加,全氮量、全磷量、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有所减少,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的含量、p H值会随之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尽相同;如果石土比例适当,其中的速效钾含量可以增加。随着石土比例的增加,混合土中有效铁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其有效铁的含量未超标,并且很好地保持在夏玉米的需铁含量的正常范围内,说明铁矿废石中存在的铁元素不受自身控制,可能与夏玉米植物体的自身催化转化作用有关。(3)不同配比铁矿废石复垦混合土影响夏玉米的生物量及产量,其中石土比为3:7的夏玉米生物量最高、产量最高,产量达到8344kg/hm2,比全土处理增加了19.94%。(4)不同配比铁矿废石复垦混合土影响夏玉米的氮、钾的含量、吸收总量及钾元素的分布,对磷影响较小。在不同的配比铁矿废石复垦混合土中,最适宜夏玉米生长的配比为3:7的石土比,即可以把3:7配比的铁矿废石复垦混合土作为旺儿沟铁矿种植夏玉米的混合土配方首选。其可以消耗废石、尾矿渣,对复垦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88;S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董云中;王永亮;郭彩霞;郭军玲;杨治平;张强;;氮素实时监控技术对夏玉米产量及氮效率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05期

2 李银坤;陈敏鹏;夏旭;梅旭荣;李昊儒;郝卫平;;不同氮水平下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碳平衡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1期

3 张娜;李佳;刘学欢;刘杨;王永平;梁海燕;廖允成;;生物炭对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8期

4 李淑霞,冯瑞龙,赵继业,刘绍棣,程绍义;烟单14号玉米产量构成模型及提高产量途径分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88年S2期

5 郑磊,杜森,马文奇,高祥照,王运华,张福锁;河北冬小麦和夏玉米施用化肥品种结构分析[J];磷肥与复肥;2005年02期

6 郭安红,刘庚山,任三学,安顺清,阳园燕;土壤干旱和内源ABA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04期

7 刘惠芬,任瑞娴,牟善积,卢树昌,臧凤艳,桂枝;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动态平衡施肥配方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海鹰;;河南省夏玉米产量预报方法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云霞;;夏玉米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余卫东;陈怀亮;;河南省夏玉米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4 高蓓;栗柯;李艳丽;;陕西夏玉米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东磊;刘连涛;梁钰;杨永胜;李存东;;邢台地区夏玉米生产气候脆弱性分析[A];粮食安全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2008年全国农业气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房稳静;武建华;陈松;张静;李晨;刘端;;夏玉米洪涝灾害的模拟试验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陈楠;;夏玉米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8 方文松;邓天宏;付祥军;;夏玉米干旱综合防御技术研究[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9 白莉萍;隋方功;孙朝晖;葛体达;吕银燕;周广胜;;土壤干旱胁迫对夏玉米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薛昌颖;刘荣花;马志红;;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干旱等级指标研究[A];第八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夏玉米要高产 施肥策略很关键[N];农资导报;2013年

2 佘志娟;夏玉米产量有望再创新高[N];邯郸日报;2008年

3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夏玉米适时追肥可增产[N];农民日报;2010年

4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夏玉米追肥要适时[N];农资导报;2010年

5 记者 焦莉莉;辛集示范区夏玉米产量刷新全省纪录[N];石家庄日报;2008年

6 正定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尚清梅;夏玉米施肥技术[N];河北农民报;2006年

7 ;夏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技术[N];人民日报;2005年

8 武勇;宁夏玉米缺口将超过两百万吨[N];国际商报;2006年

9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曹一平 陈新平;施肥策略不同 效果差异显著[N];农民日报;2013年

10 宁津县农业局 刘忠强 郭春华;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山东科技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宜伦;超高产夏玉米氮肥运筹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许高平;基于蒸渗仪的夏玉米耗水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赵霞;夏玉米免耕精播限制因素及其关键调控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4 王俊忠;施氮对高产夏玉米源库代谢特征的调控[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俊忠;施氮对高产夏玉米源库代谢特征的调控[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永军;超高产夏玉米群体质量与个体生理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王启现;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吴光磊;麦季氮肥运筹调控冬小麦—夏玉米两作体系氮素利用及氮肥残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9 张海林;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区覆盖免耕土壤—作物系统农田耗水与调控[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10 王贺;华北平原砂质土壤夏玉米对肥料类型及施肥方法的响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伶俐;夏玉米水分胁迫敏感性及水分适宜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卢霖;乙矮合剂对不同密度夏玉米抗倒防衰的调控效应[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曹振凯;地膜及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热和作物生长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范雨鑫;铁矿废石混合土的理化特性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5 田鹏浩;不同施氮时期及分配对夏玉米个体生产能力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磊;河北平原夏玉米产量提高途径和适宜种植模式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7 常建智;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赵霞;麦茬处理方式对机播夏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姜春霞;秸秆覆盖对红壤夏玉米水氮利用和抗旱能力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郁凌华;黄淮海夏玉米涝渍灾害影响评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5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55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