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红柳林煤矿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7:40
【摘要】:红柳林煤矿位于陕北黄土沟壑区,矿区地表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在该区域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地表移动变形更加复杂,并时常引发滑坡、坍塌、崩塌等地质灾害,因此研究该区采动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红柳林煤矿地质条件为建模原型,利用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S1501工作面地表及覆岩位移、应力变化及裂隙发育;研究了在地表为平坦情况下,不同黄土层厚度、不同采高、不同土岩比条件下煤层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了地表为沟壑情况下,不同覆岩类型、不同工作面推进方向及工作面位置不同条件下,进行煤层开采时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S1501工作面地质条件下进行煤层开采,工作面过沟壑时,斜坡水平位移明显大于地表水平部分,坡脚处垂直位移量小于两侧位移,并且黄土层中纵向裂隙最先产生,至开采结束后,黄土层中横、纵裂隙均较为发育。距离煤层较远处的细粒砂岩,相当于实际地质条件中的关键层,对上覆岩层及黄土层移动变形起控制作用。(2)工作面上方地表为平坦状态时,随着黄土层厚度的增加,地表最大沉降值和最大水平移动值都呈非线性变化,黄土层具有加载和减缓地表沉陷的双重作用;地表沉降量与采高成正相关,地表水平位移随采高增大而增大;随着黄土层占比增大,地表沉陷程度增大,当黄土层占比过大时(土岩比大于2:1),地表变形程度有所减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了影响地表下沉与水平位移的三种因素的敏感性,均是采高土岩比黄土层厚度。(3)在单向坡条件下进行煤层开采,坡脚处的垂直位移小于其两侧的垂直位移,斜坡上的水平位移,自坡顶至坡脚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坡脚处,水平位移量明显减少;水平变形在坡体后方的影响范围大于坡体前侧,并且在逆坡开采情况下,坡体两侧地表受到采动影响程度要大于顺坡开采;坡体及坡体后方存在大量的裂缝,会导致斜坡不稳定,在雨水冲刷作用下更易造成崩塌灾害。(4)在单向坡条件下进行煤层开采,工作面位于坡体下方不同位置时,地表最大下沉量不同,并且出现位置也不相同;工作面位于坡体左侧下方时,地表水平位移正负值均有出现;工作面处于坡体下方不同位置时,位于采空区上方的地表水平位移变化均较为剧烈,并且在下沉盆地底部的水平移动值不为零;工作面位置处于坡体下方右侧时,其水平变形影响范围最大。(5)在凹形坡条件下进行煤层开采,处于顺坡位置坡体上的垂直位移要大于逆坡位置下的垂直位移,从坡顶至坡脚处,两侧坡体垂直位移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凸形坡条件下进行煤层开采,垂直位移量在接近坡脚处最小;工作面位于凹形坡下方时,地表水平变形程度要大于工作面处于凸形坡情形下。
【图文】:

红柳林煤矿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技术路线图

红柳林煤矿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红柳林煤矿交通位置图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3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峰;靳晓敏;;应用UDEC进行顶板“三带”范围划分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4期

2 范立民;张晓团;向茂西;张红强;申涛;林平选;;浅埋煤层高强度开采区地裂缝发育特征——以陕西榆神府矿区为例[J];煤炭学报;2015年06期

3 王军保;刘新荣;刘小军;;开采沉陷动态预测模型[J];煤炭学报;2015年03期

4 贺学鹏;;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4年06期

5 刘思峰;蔡华;杨英杰;曹颖;;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8期

6 黄庆享;;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7 张国庆;黄霆;;某矿UDEC数值模拟研究[J];煤;2010年06期

8 黄庆享;张文忠;侯志成;;固液耦合试验隔水层相似材料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9 郭春颖;李云龙;刘军柱;;UDEC在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沉陷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0年04期

10 余学义;李邦帮;李瑞斌;段王栓;刘沛林;;西部巨厚湿陷性黄土层开采损害程度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桂成;缓倾斜层状矿体开采沉陷预测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东峗;山区地下采煤地表沉陷数值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滕光亮;地震作用下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2598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98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