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充填体—矿柱系统破裂失稳机制及监测预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9 06:41
【摘要】:充填体与矿柱形成的组合系统是地下矿山常见工程结构,系统整体呈现的承载效果直接决定着矿区充填工程质量。研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破坏变形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对于识别充填区前兆破裂特征,建立综合评价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理论分析、力学实验、数值模拟等多重技术手段,重点研究充填体-矿柱系统在不同压缩阶段的破裂演化机制。取得的成果如下:1)分别开展单一充填体和充填体-矿柱系统力学实验,分析二者的声发射活动特征、应力-应变等力学响应及破坏形式,验证了具有矿柱支撑的充填体-矿柱系统具有更好的承载性能。随着矿柱刚性增强,系统承载性呈现愈强的正相关性。2)通过时差定位法进行声发射源三维空间定位,直观展示出单一充填体和充填体-矿柱系统内部破裂源的分布状态与集聚演化过程。对比二者的声发射定位结果得到:单一充填体破坏变形过程中,内部震源呈现由核部萌生辐射至大部分区域的无序特性;有充填体包裹的充填体-矿柱系统的震源呈现以矿柱为主轴、散布充填区域的有序发展特点。3)开展五种不同矿柱的充填体-矿柱系统精细模拟研究,归纳出充填体-矿柱系统存在两层阶段性的裂隙演化带。第一阶段表现为矿柱裂隙扩展带;第二阶段表现为全系统裂隙贯通带。4)提取力学实验、声发射源空间定位与细观模拟结果的前兆破裂特征,揭示出充填体-矿柱系统失稳演化规律,构建出综合评价体系下充填体-矿柱系统监测预警模式。图54幅;表5个;参57篇。
【图文】:

矿柱,充填体,外载,支撑作用


图 1 充填体-矿柱作用模式Fig.1 Filling and pillar interaction model体-矿柱系统在受到外载中相互作用不断变化。其体的支撑作用下,矿柱达到破坏时强度随着横向约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853.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勇;何文;刘贤俊;谢涛;黄翔涛;;拉伸试验中充填体声发射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5年03期

2 黄晓红;张艳博;田宝柱;刘祥鑫;;基于相位差时延估计法的岩石声发射源定位研究[J];岩土力学;2015年02期

3 刘晓明;罗周全;徐纪成;管佳林;;大型矿区资源开采规划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8期

4 钟波波;张永彬;李宏;;基于RFPA~(2D)的岩石裂纹扩展模式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邓飞;罗福友;罗福龙;胡龙飞;伍跃胜;夏弋江;;砂岩单轴压缩变形规律及声发射特性[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4年01期

6 刘晓明;罗周全;徐纪成;;金属矿隐患空区动力失稳过程仿真技术[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7 裴建良;刘建锋;左建平;张茹;;基于声发射定位的自然裂隙动态演化过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8 秦健春;王新民;骆小芳;吴鹏;陈五九;陈宪龙;;充填法两步回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J];矿冶工程;2012年04期

9 秦帅;余一松;樊忠华;单强;;充填体与预留原岩矿柱相互作用机理研究[J];采矿技术;2011年04期

10 段林娣;宋成辉;;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隧道围岩快速分级[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帅;胶结充填体结构与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2 张静文;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国华;声发射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溯;块石胶结充填体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刚;矿山开采引起的地应力变动过程及矿柱回收时可能发生的力学失稳模式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05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05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