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
发布时间:2020-04-08 21:33
【摘要】:扬子陆块西缘是研究中国三大克拉通之一的华南克拉通的关键地区之一,广泛分布于其上的中—新元古代岩浆岩是理解扬子陆块及华南克拉通前寒武纪时期构造—岩浆演化等一系列科学问题的解剖窗口。同时,扬子陆块西缘在超大陆的聚合、裂解过程中形成了多期瞩目的成矿作用,在中段形成了会理岔河锡矿床、冕宁泸沽铁锡矿床等一系列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矿床。由于对扬子陆块西缘古老基底的组成、演化及相关成矿机理等一系列问题还不明朗,使得这一地区的前寒武纪地质问题长期以来备受瞩目。本论文在详细阅读分析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扎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获得第一手地质资料,进而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出露的岩浆岩开展了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体系等的研究,探讨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的时代、成因、构造背景和区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同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分析相关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阐释了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在前寒武纪时期的成岩成矿作用及其构造背景,并进行了相关成矿远景区优选。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对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前寒武纪岩浆岩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扬子陆块西缘中段存在三期前寒武纪岩浆记录,时代分别为中元古代晚期(1055 Ma~1006 Ma)、新元古代早期(842 Ma~772 Ma)和新元古代中期(750 Ma~728 Ma)。首次将摩挲营花岗岩体的成岩时代划归为中元古代,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康定岩群中存在原岩形成于新元古代的变质地层。研究并获取了摩挲营花岗岩体和兴隆辉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Sm-Nd同位素等数据。认为中元古代摩挲营花岗岩形成于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引起地壳加厚的动力学背景,源岩为上地壳泥岩和其它碎屑岩。新元古代兴隆辉长岩形成于陆缘弧上,与板块俯冲作用有关,是幔源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早先存在的前寒武纪基底物质的结果。认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四堡/江南造山带西缘的碰撞拼合时限为中元古代晚期,时间上与全球性的格林威尔造山事件一致。重新厘定了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钾质花岗岩,将四川省冕宁—石棉交界处原认为陆陆碰撞形成的S型花岗岩识别为A型花岗岩。基于从地质特征、岩浆岩的岩石组合及时空关联、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各方面的综合研究和系统的观察和思考,本文认识到这些A型花岗岩与 洋脊俯冲‖作用有关,并首次提出了用 洋脊俯冲‖和 板片窗‖的概念来解释扬子陆块西缘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研究区内摩挲营花岗岩体和泸沽花岗岩体分别与会理岔河锡矿和冕宁泸沽铁矿紧密相关。本次研究对两个岩体的侵位时代、岩石类型、构造背景等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将岔河锡矿和泸沽式铁矿划分为分别在不同成矿时代,不同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下形成的岩浆汽成—高中温热液型硫化物锡矿床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锡矿床。按照相关成矿区带划分依据与原则,结合本文对扬子陆块西缘前寒武纪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取得的研究进展,对扬子陆块西缘锡钨铁花岗岩成矿带进行了划分。通过进一步对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的分析研究,圈定了 与中元古代陆陆碰撞背景下S型花岗岩有关的锡钨成矿区‖和 与新元古代洋脊俯冲背景下A型花岗岩有关的铁锡成矿区‖两个成矿远景区。
【图文】:
图 1-1 中国大陆构造位置图(据 Zhao and Cawood, 2012 修编)华南克拉通由位于西北的扬子陆块和位于东南的华夏陆块沿着四堡/江南造山带拼合而成(Greentree et al., 2006; Sun, 2009; 杨崇辉 等, 2009; Li, 2010; 2014;周金城 等, 2014; Zhao, 2015)。呈南北向展布、传统上称为 康滇地轴‖的扬子陆块西缘,完整的记录了至少自元古代以来的地质演化记录,并在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的地质事件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多金属、稀土、磷、煤、玛瑙等成矿作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成矿区(刘家铎 等, 2004; 尹福光 等, 2007)。扬子陆块西缘是继北缘外又一个研究华南克拉通地质历史演化的有利场所。虽然对扬子陆块西缘的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岩系划分对比研究历史长久,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加上这一地区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以及相关成矿机理不清等一系列科学问题,使得扬子陆块西缘的前寒武纪地质问题多年来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备受中外地质学家瞩目(任光明 等, 2017)。其上广泛分布的中—新元古代侵入体是理解扬子陆块及华南克拉通在前寒武纪时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的关键(Mabi et al., 2018)。同时,扬子陆块西缘在前寒武
7图 1-2 华南克拉通在罗迪尼亚超大陆重构中的位置(a据 Li et al.,1995; b 据 Zhou et al.,2006; c据 Yu et al.,2008)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2;P611
本文编号:2619854
【图文】:
图 1-1 中国大陆构造位置图(据 Zhao and Cawood, 2012 修编)华南克拉通由位于西北的扬子陆块和位于东南的华夏陆块沿着四堡/江南造山带拼合而成(Greentree et al., 2006; Sun, 2009; 杨崇辉 等, 2009; Li, 2010; 2014;周金城 等, 2014; Zhao, 2015)。呈南北向展布、传统上称为 康滇地轴‖的扬子陆块西缘,完整的记录了至少自元古代以来的地质演化记录,并在一系列全球性的、重大的地质事件中形成了大规模的多金属、稀土、磷、煤、玛瑙等成矿作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成矿区(刘家铎 等, 2004; 尹福光 等, 2007)。扬子陆块西缘是继北缘外又一个研究华南克拉通地质历史演化的有利场所。虽然对扬子陆块西缘的前寒武纪古老基底岩系划分对比研究历史长久,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加上这一地区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以及相关成矿机理不清等一系列科学问题,使得扬子陆块西缘的前寒武纪地质问题多年来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备受中外地质学家瞩目(任光明 等, 2017)。其上广泛分布的中—新元古代侵入体是理解扬子陆块及华南克拉通在前寒武纪时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的关键(Mabi et al., 2018)。同时,扬子陆块西缘在前寒武
7图 1-2 华南克拉通在罗迪尼亚超大陆重构中的位置(a据 Li et al.,1995; b 据 Zhou et al.,2006; c据 Yu et al.,2008)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2;P611
本文编号:2619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1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