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氰化尾渣中黄铁矿与闪锌矿的浮选回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23:53
【摘要】:在氰化钠抑制剂作用下,进行了黄铁矿、闪锌矿纯矿物在丁基黄药和乙硫氮体系下的浮选试验,为氰化尾渣中黄铁矿与闪锌矿的回收进行基础研究。并通过Zeta电位、红外光谱、接触角检测手段,确定硫化矿有氰浮选试验的最佳条件及相应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6.0,乙硫氮浓度为6.0 mg/L时,氰化黄铁矿最大回收率达69.15%;而当pH值为9.0,丁基黄药浓度为10.0 mg/L时,氰化闪锌矿最大回收率达80.62%。接触角检测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和乙硫氮的加入提高了氰化矿物表面的接触角。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在氰化矿物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在氰化矿物表面发生了静电吸附。
【图文】:

浮选回收率,回收率,丁基黄药,乙硫氮


埔┎妒占粮⊙∩列靠蟮慕霞?pH值为8.0。由图1(b)可以看出,黄铁矿回收率随pH值的增加逐渐降低。pH值6.0至8.0之间,,回收率从69.15%降低到37.82%。pH值到8.0以后,回收率稍有升高,然后逐渐降低至22.44%。综合考虑回收率及加药量等因素,用乙硫氮捕收剂浮选黄铁矿的最佳pH值为6.0。当pH值为6.0~8.0,闪锌矿回收率基本不变。而pH值从8.0升至11.0,回收率明显降低至46.28%。综合考虑回收率及加药量等因素,用乙硫氮捕收剂浮选闪锌矿的较佳pH值为8.0,回收率为80.28%。a丁基黄药(4.0mg/L)体系b乙硫氮(6.0mg/L)体系图1pH值对浮选回收率的影响Fig.1EffectsofpHvalueonflotationrecovery2.1.2捕收剂浓度对浮选结果的影响试验pH值为9.0,丁基黄药和乙硫氮的浓度试验结果见图2。由图2(a)可以看出,。随丁基黄药的浓度的增加,黄铁矿的回收率逐渐增加。当浓度为5mg/L时,回收率达到最高为64.09%;继续增加捕收剂浓度,回收率不再增加反而有所降低,确定丁基黄药的较佳浓度为5mg/L。随丁基黄药浓度的增加,闪锌矿的回收率变化不大。当浓度为10mg/L时,回收率达到最高为80.62%,确定丁基黄药的较佳浓度为1mg/L,此时回收率为72.59%。a丁基黄药·100·

浮选回收率,捕收剂,浓度,乙硫氮


第2期刘浩等:氰化尾渣中黄铁矿与闪锌矿的浮选回收技术研究b乙硫氮图2捕收剂浓度对浮选回收率的影响Fig.2Effectsofconcentrationsofcollecteronflotationrecovery由图2(b)可以看出,随乙硫氮的浓度的增加,黄铁矿的回收率逐渐增加。当浓度为4mg/L时,回收率达到最高为60.51%;继续增加捕收剂浓度,回收率不再增加反而有所降低,确定乙硫氮的最佳浓度为4mg/L,此时回收率为60.51%。随乙硫氮的浓度的增加到5mg/L,闪锌矿的回收率逐渐的降低。当浓度为5mg/L时,回收率达到57.97%;继续增加捕收剂浓度,回收率增加。当浓度为10mg/L时,回收率达到77.61%,确定乙硫氮的最佳浓度为1mg/L,此时回收率为79.68%。2.2红外光谱分析捕收剂(丁基黄药、乙硫氮)的红外光谱见图3。由图3(a)可知,2934.87cm-1是-CH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2871.99cm-1为-CH2-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170.11cm-1为C-O-C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109.77cm-1为C-O-C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466.72cm-1是-CH3-的不对称弯曲振动峰;2959.82cm-1是-CH3-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613.32cm-1为C-S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190.77cm-1为C迨S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由图3(b)可知,2924.36cm-1是-CH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2870.22cm-1为-CH2-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456.48cm-1是-CH3-的不对称弯曲振动峰;1378.47cm-1是-CH3-的对称弯曲振动峰;836.29cm-1为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660.10cm-1为C-S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200-1050cm-1为C迨S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图3丁基黄药(a)与乙硫氮(b)的红外光谱Fig.3FT-IRspectraofBXandDEDTC氰化黄铁矿与10.0mg/L捕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竹林 ,张昌启 ,沈子林;乙硫氮应用于矿石浮选的使用特点[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2年06期

2 张会文;乙硫氮浮选铅及铅锌分离的研究[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1996年02期

3 王淀佐,顾帼华,刘如意;方铅矿-石灰-乙硫氮体系电化学调控浮选[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年02期

4 杨江;;25~#黑药与乙硫氮组合药剂浮选铅锌矿的选择性研究和运用[J];河北企业;2014年04期

5 周如松;使用乙硫氮分离铅锌[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1年06期

6 顾帼华,刘如意,王淀佐;方铅矿-石灰-乙硫氮体系电化学调控浮选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7 余润兰,邱冠周,胡岳华,覃文庆;乙硫氮在铁闪锌矿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09期

8 宁小兵;罗琳;薛伟;朱凌峰;;用乙硫氮提高青海某氧化铜矿铜精矿指标的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9年04期

9 李文娟;宋永胜;周桂英;刘爽;;乙硫氮体系中铅锌铁硫化矿的电化学浮选行为[J];金属矿山;2009年10期

10 张芹;徐兢;王昌安;孙召平;;铅锑锌铁硫化矿-乙硫氮电化学浮选行为的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朴正杰;两种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合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代振鹏;VUV/air降解乙硫氮和苯甲羟肟酸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2 魏俊英;电位调控浮选在铅峒山铅锌矿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温胜来;提高浙江某铅锌矿选矿指标的试验及机理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0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30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