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磨矿介质对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06:59
【摘要】:磨矿是矿物浮选前的一道重要工序,在此过程中,矿物会受到强烈的机械力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和矿浆的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其浮选效果。本论文以方铅矿为研究对象,系统全面地考察了磨矿介质对其浮选行为的影响,借助于吸附量测试和热力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捕收剂在方铅矿表面的作用机理,并对不同磨矿介质下方铅矿浮选效果差异的消除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磨矿介质对方铅矿矿浆化学性质影响的研究表明,矿浆化学性质和磨矿介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采用瓷介质磨矿,矿浆化学性质变化不大;但采用铁介质磨矿,会使磨矿体系引入铁离子,除矿物自身溶解外,还会发生伽伐尼电偶作用,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形成较强的还原气氛,从而导致矿浆溶氧量和电位下降。磨矿介质对方铅矿表面性质影响的研究表明,铁磨条件下方铅矿发生了强烈的机械力和机械化学力作用,矿物表面腐蚀严重,生成Fe(OH)_3和FeOOH絮状物,矿物表面粗糙度和活性增加,从而导致表面性质与瓷磨条件下存在较大的差异。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药剂制度条件下,采用瓷介质磨矿后,方铅矿浮选效果均优于铁介质磨矿;同时,相比于铁介质磨矿,瓷介质磨矿后方铅矿的浮选速度更快,说明瓷磨更有利于方铅矿的快速浮选。机理分析研究表明,丁基黄药在方铅矿表面发生强烈的吸附,但在任何条件下,丁基黄药在瓷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量都要高于在铁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量;方铅矿浮选时矿浆pH和电位是其可浮性的直接影响因素,在适当的矿浆pH和电位范围内,方铅矿都具有较好的可浮性,而矿浆pH和电位过高或过低时,都会生成相应的亲水性物质,不利于浮选。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从物理和化学方向探究出两条消除方法:采用超声清洗的方法可以有效分散罩盖在矿物表面的絮状物,增强铁离子污染后方铅矿的可浮性;将一定量的酒石酸加入到铁介质磨矿后的方铅矿中,可溶解矿物表面的絮状物,从而提升其浮选回收率。
【图文】:

磨矿过程,物理化学变化


但实际上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如图1.1 所示。磨矿作业过程中,不仅会造成粒度的变化,,同时还由于介质与矿物之间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化学腐蚀作用,使矿物性质发生很大改变[8-9],而磨矿介质就是矿物性质改变程度的决定因素。其中,矿浆溶液的化学性质对矿物浮选效果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 1.1 磨矿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磨矿过程,机械力,磨矿,磨矿介质


磨矿介质受到冲击、碰撞、挤压、磨削、疲劳等机械括冲击磨损和疲劳磨损;电化学腐蚀指的是磨矿形成剂等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损耗,主要有磨蚀磨损和蚀的因素有:磨矿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矿浆的化学的物质组成及性质。在对硫化矿物进行磨矿时,磨矿,磨矿介质与硫化矿物之间形成强烈的电偶作用,两其磨矿后形成的产物将对浮选带来重要的影响[1,13-15]。程中机械力对方铅矿表面形态和性质的影响程中,方铅矿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机械力和机械电 1.2 所示。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矿物的相互挤压接触面继续相互接触并通过挤压的方式产生不同的塑性变形电化学行为的差异[16-22]。由于磨矿体系中存在的矿物学作用的矿物活性较高的表面和高浓度难免离子之间剂的活化或抑制作用不同,使得磨矿体系成为一个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923;TD9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庆飞;石贵明;段希祥;;磨矿介质制度的进展及优化[J];矿山机械;2007年01期

2 李维兵;宋仁峰;李太瑞;马庆军;;齐选厂与东烧厂二次磨矿介质消耗研究[J];矿业工程;2007年06期

3 王鹏;宋陆琴;;浅谈如何评价磨矿介质[J];金属矿山;1985年04期

4 黄从武;;磨矿介质的生产使用现状及对策[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6年06期

5 丁正乙;;徐州地区发展中锰稀土铁球生产的前景[J];江苏冶金;1987年06期

6 李怀先;;磨矿介质的改进[J];有色矿山;1987年05期

7 尹吉兮;;浅谈磨矿介质的生产使用情况与降低消耗措施[J];湖南有色金属;1988年01期

8 王雅富;;磨矿介质的选择与试验[J];有色矿山;1988年08期

9 赵铎;推广用稀土中锰铁球代替钢球的建议[J];黄金;1989年04期

10 ;磨矿介质的选择与试验[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振林;饶启昌;乔峰;张义;张德清;杨玉才;;大型湿式磨机二段磨磨矿介质的磨损形貌分析[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2 张德胜;李龙龙;;尖山铁矿球磨机适宜磨矿介质尺寸及配比试验研究[A];第二十三届辽鲁冀晋粤川京七省市金属学会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3 杜艳清;齐双飞;曾海;盖壮;王生勇;杨春;;球磨机磨矿介质配比优化[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4 杜艳清;齐双飞;曾海;盖壮;王生勇;杨春;;球磨机磨矿介质规格优化[A];晋琼粤川鲁冀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二十一届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摩界太郎;魁梧江;;中国磨矿介质需探讨的问题[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英姿;;降低大型半自磨机磨矿介质单耗试验研究与应用[A];第二十二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5年

7 ;信息[A];200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6年

8 王鹏;;磨矿介质研发两项创新[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舒海生;姜斌;蒋存勇;;鞍钢黑色冶金矿山磨矿介质技术现状及展望[A];21世纪全国耐磨材料大会——第九届全国耐磨材料磨损失效分析与抗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崔瑞;李茂林;张磊;汪彬;朱晔;曾凡霞;;GN型高能磨机基本性能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王琼杰;首鼎多棱钢球掀起磨矿介质新革命[N];中国矿业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陈玮英;首鼎掀起磨矿介质新革命[N];中国企业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江宏强;磨矿介质对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

2 孔令斌;一种新型磨矿介质在细磨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3 曾桂忠;磨矿介质尺寸与形状对镍矿石磨矿及选别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4 袁哲;球磨机磨矿介质运动分析与参数优化[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亚彬;提高太平掌铜矿磨矿细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6 鄢富坤;海口磷矿磨矿介质制度的匹配性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刘玉林;磨矿对黄铁矿和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9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39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