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铜矿段间顶柱回采工艺优化及开采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2:19
【摘要】:矿产与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其中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可供利用储量和后备资源不足、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等客观事实。因此,在资源赋存稀缺的情况下提高金属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开采效率、金属矿物的分选回收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铜鑫矿业琅琊山铜矿矿体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形态复杂,回采难度大,在以往的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残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使得不同中段之间留有大量的顶柱未能回采,造成了大量的滞留资源。而而现主要采用小尺寸进路回采及全进路胶结充填的方法回收段间顶柱矿体,其开采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充填成本有待于进一步降低。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段间顶柱回采工艺优化与开采技术的研究工作。本论文采用现场调研、工程实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琅琊山铜矿矿柱留设情况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采工艺向扩大进路尺寸和进路部分充填方向优化的思路,借助理论和模拟分析,以-245m中段顶柱赋存条件为例,研究了进路尺寸和充填次序等对顶板下沉和变形的影响,得出可以将开采进路尺寸提高至5m,进路间隔充填的结论,研究在-245m中段6#1矿体顶柱开采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矿井提高顶柱开采效率和降低充填成本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图文】: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外研究现状(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矿山矿床开采主要方法山矿床由于其形成时期和形成的地质条件有别于煤矿,因点与煤矿差别较大。金属矿床的矿体形状、厚度、倾角等床的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情,一般按其矿体形状倾角和厚度三个因素进行。金属矿床其赋存的形态,煤矿一般以层状为主,随倾角不同,伴随件复杂时无非多褶曲构造、多断层切割、煤层倾角较大等煤法[1-2]。但是金属矿床层状赋存较少,以脉状矿床、柱多。矿床赋存的主要形式如图 1-1 所示。
1 绪论提前对已经形成的采空矿房进行充填处理,然后用其他方法回采矿柱。在回采过程中,采场主要依靠暂留的矿柱或永久矿柱进行自然支撑,有时辅以人工矿柱支撑。这种开采方法一般在围岩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使用,但是初次回采率较低。(2) 崩落采矿法[3-5]崩落采矿法就是通过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和采空区处理的采矿方法。即在崩落矿石进行开采的同时强制性或自然崩落围岩,利用岩石的碎涨特性,,进行采空区的自然充填,用以控制和管理地压,防范围岩坍塌。崩落法不再把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而是以整个矿块作为一个回采单元,矿块事先划分成很多的回采单元,并根据一定的规则确定一定的回采顺序,连续进行单步骤回采。在回采过程中,围岩要自然或强制崩落,矿石是在覆盖岩石的直接接触下放矿。因此,这种采矿方法对放矿进行科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崩落法的开采是在一个阶段内从上而下进行的。与空场采矿法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862.1
本文编号:2640236
【图文】: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外研究现状(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矿山矿床开采主要方法山矿床由于其形成时期和形成的地质条件有别于煤矿,因点与煤矿差别较大。金属矿床的矿体形状、厚度、倾角等床的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情,一般按其矿体形状倾角和厚度三个因素进行。金属矿床其赋存的形态,煤矿一般以层状为主,随倾角不同,伴随件复杂时无非多褶曲构造、多断层切割、煤层倾角较大等煤法[1-2]。但是金属矿床层状赋存较少,以脉状矿床、柱多。矿床赋存的主要形式如图 1-1 所示。
1 绪论提前对已经形成的采空矿房进行充填处理,然后用其他方法回采矿柱。在回采过程中,采场主要依靠暂留的矿柱或永久矿柱进行自然支撑,有时辅以人工矿柱支撑。这种开采方法一般在围岩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下使用,但是初次回采率较低。(2) 崩落采矿法[3-5]崩落采矿法就是通过崩落围岩来实现地压管理和采空区处理的采矿方法。即在崩落矿石进行开采的同时强制性或自然崩落围岩,利用岩石的碎涨特性,,进行采空区的自然充填,用以控制和管理地压,防范围岩坍塌。崩落法不再把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而是以整个矿块作为一个回采单元,矿块事先划分成很多的回采单元,并根据一定的规则确定一定的回采顺序,连续进行单步骤回采。在回采过程中,围岩要自然或强制崩落,矿石是在覆盖岩石的直接接触下放矿。因此,这种采矿方法对放矿进行科学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崩落法的开采是在一个阶段内从上而下进行的。与空场采矿法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8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元;朱万成;刘凯;侯晨;;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新城金矿顶底柱回采方法优选[J];金属矿山;2015年12期
2 刘艳章;邓磊;王其飞;赵卫;石志军;张群;张丙涛;;基于π定理的崩落法转充填法过渡采场顶柱尺寸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2期
3 丁鑫品;李伟;武懋;姚再兴;刘博文;张建平;;露天矿地下采空区危险性评价方法与实践[J];煤矿安全;2015年02期
4 张海波;宋卫东;付建新;;大跨度空区顶板失稳临界参数及稳定性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5 关凯;朱万成;张洪训;王青元;魏晨慧;;新城金矿中段顶柱盘区回采顺序优化[J];金属矿山;2013年09期
6 徐裕芳;毛树怀;;某矿分区回采采场顶柱的实践[J];采矿技术;2013年02期
7 张敬刚;;浅析中深孔爆破法回采顶柱的应用实践[J];门窗;2012年12期
8 张洪训;王青元;朱万成;蒋金宝;沙鸥;朱兆文;;新城金矿Ⅴ~#矿体-580m中段顶柱采矿方法研究[J];金属矿山;2012年12期
9 陶万才;;干式充填局部接顶分块顶柱回采的探讨[J];中国矿业;2012年S1期
10 杨威;杨勇;曲立平;许建波;;玲珑金矿九曲分矿矿柱回收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18期
本文编号:2640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4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