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冲刷带侵蚀煤层综放开采采动应力-裂隙演化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08:04
【摘要】:保德煤矿三盘区受大范围冲刷带侵蚀,冲刷带作为一种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地质异常体,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一方面冲刷带对煤层的侵蚀使可采资源量减少,同时冲刷带岩性为硬度较大的砂岩或砾岩,割冲刷带时易损坏采煤设备;另一方面冲刷带侵蚀区域顶板岩性变化大,不利于巷道支护,易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为掌握冲刷带侵蚀煤层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特征,本文以神东保德煤矿81308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基于矿井和工作面地质赋存条件及开采参数,综合运用理论计算、相似模拟、数值模拟手段,对冲刷带侵蚀煤层综放开采采动应力-裂隙演化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研获得保德矿三盘区冲刷带侵蚀特点、81308工作面开采参数及煤岩体力学参数,为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试验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建立冲刷带影响下采场矿压力学模型,对冲刷带侵蚀下工作面裂隙带发育、顶板破断及支架载荷特点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冲刷带侵蚀煤层后采高降低、直接顶厚度增加,采场两带发育高度降低;冲刷段顶板破断后形成砌体梁结构,非冲刷段顶板破断后在煤壁后方形成短悬臂梁结构;为保证覆岩结构的稳定性,冲刷段需提供9437~10558kN支撑力,非冲刷段需提供10859~12108kN支撑力。再次,建立相似模拟模型及FLAC、UDEC数值模拟模型,探究冲刷带侵蚀对覆岩破断运移、裂隙发育及应力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1)冲刷段煤层受冲刷带侵蚀影响采高降低,同时直接顶较厚、垮落矸石充填程度高,基本顶岩层断裂后,破断岩块能形成稳定的砌体梁结构;非冲刷段回采时,采高较大,直接顶板垮落后离层空间大,基本顶出现整体滑落失稳,煤壁后方形成短悬臂梁结构,基本顶破断后工作面来压剧烈。(2)冲刷段回采时,采场应力呈对称拱形分布;回采至非冲刷段时,采场应力呈非对称拱形分布,冲刷段拱高低于非冲刷段。冲刷段煤层垂直应力峰值位置同煤壁距离要小于非冲刷段。(3)由于冲刷带侵蚀对工作面采高的影响,冲刷段裂隙带发育高度低于非冲刷段。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结合81308工作面冲刷带侵蚀特点,综合分析冲刷带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过冲刷带的措施。研究结果对冲刷带侵蚀煤层开采及围岩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图[43]表[7]参[67]
【图文】:

技术路线图,冲刷带,综放开采,数值模拟试验


矿 81308 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 8 煤赋存特点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试验、理论分析手段,系作面回采的影响,揭示冲刷带侵蚀煤层综放开采线如图 1 所示。研究基础 现场调研、地质资料收集

变化特征,煤层,厚煤层,开切眼


出中间薄、切眼及回撤通道较厚,最厚 7.9m,受厚度最小为 4.4m,平均煤厚 6.6m,属厚煤层。受性变化较大,由开切眼附近的粗砂岩顶板至工作面。8 煤层厚变化特征见图 2。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江明;高润宝;王晓林;许雪峰;;神东矿区巷道掘进过断层及不良地质体方法浅析[J];煤;2015年10期

2 刘宪正;张智;朱维强;;综采工作面过冲刷带方法选择及实践[J];煤炭技术;2015年04期

3 谢和平;高峰;鞠杨;高明忠;张茹;高亚楠;刘建峰;谢凌志;;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4 杨培举;何烨;郭卫彬;;采场上覆巨厚坚硬岩浆岩致灾机理与防控措施[J];煤炭学报;2013年12期

5 王福平;闫志青;;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冲刷带及更换支架技术应用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S1期

6 刘书贤;魏晓刚;麻凤海;王伟;王泓懿;;深部采动覆岩移动变形致灾的试验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3年04期

7 段启兵;;岩浆岩侵入顶板应力分布数值分析[J];煤;2013年04期

8 谢广祥;王磊;;采场围岩应力壳力学特征的岩性效应[J];煤炭学报;2013年01期

9 谢和平;周宏伟;薛东杰;王宏伟;张茹;高峰;;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10 彭可平;董智慧;李学彬;朱全美;;煤层冲刷带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通;近距离巨厚坚硬岩层下厚煤层开采顶板的破断失稳机理及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伊茂森;神东矿区浅埋煤层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杨科;围岩宏观应力壳和采动裂隙演化特征及其动态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蒋雨辰;海孜井田岩浆构造演化区应力分布特征及其对瓦斯动力灾害控制作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刘玉田;火成岩侵入特厚煤层底煤巷顶板破坏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52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52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