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铜矿尾砂胶结充填配比试验研究及强度优化设计
【图文】:
[34]。主要研究充填体变形情况、破坏规律和配比方案优化等。当代胶结充填发展历程如图1.1:图1.1 当代胶结充填发展历程1.3 国内胶结充填技术分析及发展方向通过近几十年年来的发展,充填采矿法对于解决矿山固体废料废弃物问题,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率问题,保护地表地貌完整和环境生态正常问题等多个领域都有极大的改进。其能够在多领域取得较大成就,综合原因如下[36-39]:(1)利用充填体对于保护围岩以及顶板的方式,随着矿山开采越发深入能够起到重要作用[35]。(2)对于开采离地表较近的矿床,具有保护作用。(3)充填采矿因其高效的机械化效率,,通过对充填材料的优化,输送管道的改进,充填
研究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D853.34;TD8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登峰;陈忠辉;朱帝杰;张凌凡;刘鑫;;基于顶板切落的浅埋煤层开采支架工作阻力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6年S2期
2 邱景平;杨蕾;邢军;孙晓刚;王强;;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及其强度的确定方法[J];金属矿山;2016年05期
3 孙琦;张向东;张淑坤;卫星;母倩雯;;多向荷载作用下采空区顶板-矿柱流变力学模型[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4 李群;李占金;任贺旭;陈申方;;某铁矿全尾砂充填体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年07期
5 李江;姜磊;吴锋;夏自锋;;大尹格庄金矿深部采场稳定性分析与参数优化[J];黄金;2015年04期
6 杨建;王新民;张钦礼;柯愈贤;;含硫高黏性三相流态充填浆体管道输送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04期
7 刘志祥;兰明;肖思友;郭虎强;;尾砂胶结充填体的损伤破坏及其与岩体的合理匹配(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03期
8 聂志丹;刘剑;陈平;锅圆;刘伟;熊俊丽;刘颖;;尾矿库溃坝环境风险预测方法实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S2期
9 邵磊;赵杨;刘伟;;充填开采工作面中充填设备的改进与探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年05期
10 吴福和;;安庆铜矿东马鞍山矿体采矿方案优选[J];现代矿业;201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鹏博;樊忠华;明世祥;;充填体支撑矿柱的作用机理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晓辉;;浅谈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庞奇志;矿柱回收过程充填体与围岩稳定性及安全监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张晟t@;宁夏南部西吉县劣质地下水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马嘉铭;矿山环境治理绩效评价与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王洪武;多相复合膏体充填料配比与输送参数优化[D];中南大学;2010年
5 姚振巩;矿山充填体作用机理与铝基复合充填胶凝材料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王新民;基于深井开采的充填材料与管输系统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7 刘志祥;深部开采高阶段尾砂充填体力学与非线性优化设计[D];中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蒙;充填液压支架力学模型与强度评价标准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2 罗根平;大红山铜矿块石尾砂胶结充填工艺试验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彭链;铁尾矿硅铝活性激发及铁尾矿基充填胶凝材料制备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4 余前峰;新型中低温抗盐固井降失水剂的研制[D];天津大学;2014年
5 刘殿华;基于AHP-FCE的全尾砂充填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6 何少博;夏甸金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亮;煤层顶底板常见岩石点荷载与拉压强度之间关系的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8 马俊荣;某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的配比及输送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周士霖;深部开采充填体稳定性及与岩体智能匹配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赵学丽;中关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体及采场稳定性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7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5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