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辽宁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热液改造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发布时间:2017-03-25 13:08

  本文关键词:辽宁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热液改造作用及其成矿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辽宁弓长岭铁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不同于鞍山—本溪地区其他贫铁矿床,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是我国最大的以磁铁矿石为主的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床。该矿床富铁矿体在空间上与由石榴石、角闪石、绿泥石等矿物组成的蚀变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显示与热液活动明显相关。然而前人对于富矿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机理至今没有定论。本文以弓长岭二矿区的蚀变岩及富矿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测试方法,对蚀变岩和矿石进行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 (1)蚀变岩可分为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含石榴石绿泥石岩、含磁铁矿阳起石岩四种类型;蚀变矿物中石榴石端员组分以铁铝榴石为主,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系列中的透闪石,绿泥石属于蠕绿泥石。 (2)富矿成矿过程分为早期热液交代阶段、晚期热液交代阶段和石英脉阶段。早期热液交代阶段是富矿主要成矿阶段;晚期热液交代阶段是富矿的较重要成矿阶段;石英脉阶段与富矿的形成关系不大。 (3)蚀变岩及两类矿石的微量元素相对原始地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但Sr、Hf相对亏损;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总量较低,具有相似的PAAS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左倾型,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和弱Ce负异常。S、Pb、C、O同位素研究表明:黄铁矿形成于热液改造磁铁贫矿的过程中,而大理岩形成于缺氧环境。 (4)蚀变岩中锆石的SHRIMP年龄为为1840±7Ma,代表了蚀变岩的形成年龄,限定了富矿的成矿年龄;辉钼矿的Re-Os年龄为2376Ma,,黄铁矿的Re-Os年龄分别为2567、2540Ma和2237Ma及1572±140Ma,黑云母的Ar-Ar年龄为1250±5.6Ma等时线年龄和1834±22Ma的坪年龄。分析表明弓长岭铁矿受到了多期次的热液改造作用。 (5)富矿成矿机理推测为:弓长岭铁矿床出露的蚀变岩、富矿石可能是由热液交代改造条带状磁铁贫铁矿,通过去硅富铁作用形成的,蚀变岩和富铁矿是同一期热液活动的产物。
【关键词】:富铁矿 条带状铁建造 蚀变岩 成矿年龄 热液改造作用 辽宁弓长岭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618.3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选题意义与项目依托10-11
  • 1.2 地理位置与自然概况11-12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12-14
  • 1.3.1 研究现状12-13
  • 1.3.2 存在问题13-14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4-16
  • 1.4.1 研究思路14-15
  • 1.4.2 技术路线15-16
  • 1.5 完成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16-19
  • 1.5.1 完成工作量16-17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17-19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9-24
  • 2.1 大地构造背景19-21
  • 2.2 地层21-22
  • 2.3 构造22
  • 2.4 岩浆岩22
  • 2.5 区域矿产22-24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24-37
  • 3.1 矿区地质24-29
  • 3.1.1 矿区地层24-28
  • 3.1.2 矿区构造28-29
  • 3.1.3 矿区岩浆岩29
  • 3.2 贫矿特征29-30
  • 3.3 富矿特征30-32
  • 3.4 围岩蚀变及成矿阶段32-37
  • 第4章 蚀变岩的岩石矿物学特征37-48
  • 4.1 蚀变岩的岩石学特征37-38
  • 4.2 蚀变岩的矿物学特征38-39
  • 4.3 蚀变岩的矿物化学特征39-47
  • 4.4 小结47-48
  • 第5章 流体包裹体研究48-58
  • 5.1 样品特征48-49
  • 5.2 流体包裹体研究49-53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49-50
  • 5.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50-53
  • 5.3 激光拉曼探针分析53-54
  • 5.4 热液流体的演化特征54-56
  • 5.5 小结56-58
  • 第6章 矿石及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58-81
  • 6.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58-60
  • 6.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60-65
  • 6.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65-71
  • 6.4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71-74
  • 6.5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74-77
  • 6.6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77-79
  • 6.7 小结79-81
  • 第7章 热液改造年代学研究81-94
  • 7.1 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及其意义82-85
  • 7.2 硫化物 Re-Os 定年结果及其意义85-90
  • 7.3 黑云母 Ar-Ar 定年结果及其意义90-91
  • 7.4 小结91-94
  • 第8章 富铁矿成因及成矿时代探讨94-103
  • 8.1 蚀变岩与富矿的成因94-95
  • 8.2 富矿成矿机制95-98
  • 8.3 热液改造作用与富矿成矿时限98-101
  • 8.4 主要结论101-103
  • 致谢103-104
  • 参考文献104-112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112-1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其聪,刘丛强;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3期

2 丁振举,刘丛强,姚书振,周宗桂,杨明国;东沟坝多金属矿床矿质来源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限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年04期

3 肖成东,刘学武;东蒙地区夕卡岩石榴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J];中国地质;2002年03期

4 刘军;靳淑韵;;辽宁弓长岭铁矿床斜长角闪岩类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原岩恢复[J];中国地质;2010年02期

5 李厚民;王登红;李立兴;陈靖;杨秀清;刘明军;;中国铁矿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J];中国地质;2012年03期

6 李绍柄;我国铁矿床的一种新类型——弓长岭式含石墨的富磁铁矿矿床及其成因[J];地球化学;1979年02期

7 施继锡 ,李本超;根据鞍本地区包裹体研究试论弓长岭磁铁富矿的成因[J];地球化学;1980年01期

8 赵斌 ,李统锦;鞍山弓长岭富磁铁矿床的形成机制和物理化学条件研究[J];地球化学;1980年04期

9 李曙光;弓长岭富磁铁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模型[J];地球化学;1982年02期

10 李曙光,支霞臣,陈江峰,王俊新,邓衍尧;鞍山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中石墨的成因[J];地球化学;198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辽宁弓长岭沉积变质型铁矿热液改造作用及其成矿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7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8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