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辽上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发布时间:2020-05-22 19:27
【摘要】:郭城-辽上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为牟平-即墨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辽上金矿为该区域首例超大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和牧牛山岩体中,受NE向断裂的控制极为明显。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郭城-辽上金矿进行了矿石学特征、成因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方面等分析,探讨矿床成因机制,并进一步论述了胶莱盆地东北缘区域金成矿特征。郭城-辽上金矿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呈独立矿物以包体金、粒间金和裂隙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石英和碳酸盐矿物中。郭城金矿以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辽上金矿以黄铁矿和白云石为主要载金矿物。郭城-辽上金矿黄铁矿热电性测试显示N型黄铁矿出现较早,温度较高;P型黄铁矿出现较晚,温度较低,且P型黄铁矿的出现率与金品位呈正相关关系。郭城金矿黄铁矿温度集中于250~350℃,以P型黄铁矿为主,剥蚀程度50%左右;辽上金矿黄铁矿温度集中于330~350℃,以N型黄铁矿为主,剥蚀程度接近70%,二者均为中温矿床。氢氧同位素表明郭城-辽上金矿成矿流体来自原生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并加入了部分大气降水,受大气降水的影响较大。碳氧同位素表明流体来自深部的幔源流体混合了壳源流体,并结合了赋矿围岩荆山群中的物质;硫同位素表明硫源与整个胶东金矿床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混入了荆山群或者盆地沉积岩中的硫。综上所述,郭城-辽上金矿为受郭城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大气降水与壳幔混合流体参与成矿的中温热液构造充填型金矿床。
【图文】:

胶东,地质图,宋明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矿集区,,探明金资源储量累计已达 5000 多吨(宋明春等,2018)。胶东西部的胶北隆起和胶莱盆地属于华北陆块,东部的威海隆起属于大别-苏鲁造山带(图 1-1;宋明春等,2009)。胶东长期处于复杂多变的构造环境中,中生代以来,胶东地区经历了华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以及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发了构造体制由南北向挤压向近东西向的伸展以及郯庐断裂带的剧烈左行活动,岩石圈的拆沉、减薄,深部岩浆活动加剧,深部物质和能量大规模上涌(陈衍景等,2004;邓军等,2006),形成了成矿作用晚于赋矿围岩几十亿年的爆发式成矿(Goldfarb&Santosh,2014),与国外典型造山型金矿的形成有很大差异(Goldfarbetal.,2001,2005),也不同于我国东部矽卡岩型金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等区域内同时代的其它类型矿床(杨立强等,2014),具有独特的成矿背景和产出环境。

论文研究,思路图


图 1-2 论文研究思路图(3)室内测试分析:对采集的岩石、矿石样品切片,进行详细的镜下观察,鉴定其矿物组合及其穿插关系、划分矿物的生成顺序、观察金矿物的赋存状态;将金矿石样品进行稳定同位素(C-H-O-S)测试,将获得的数据进行投图分析,探讨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对郭城金矿典型样品进行黄铁矿热电性测试,分析黄铁矿的热电导型、形成温度、与金矿化的关系以及矿体剥蚀率;对郭城金矿的金矿石进行电子探针和面扫描测试分析,进一步探讨金矿物的成分和特征。(4)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综合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总结研究区的基本地质特征;结合岩相学的观察,总结成矿期次及成矿地质背景;结合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矿床成因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晓琳;;金矿化探及对化探找金的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年36期

2 康雅云;;浅析博故图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城市地理;2017年08期

3 秦烽焰;何军华;魏杰;窦帅杰;袁颖;;金矿床勘查模型探讨——以招平断裂带金矿床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12期

4 黄国彪;李长印;冶福元;;青海斑红山地区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J];城市地理;2017年18期

5 李景春,赵爱林,金成洙;划分金矿化集中区的基本准则[J];地质与资源;2002年03期

6 汪东波;地质演化过程中的金矿化[J];黄金地质;1998年04期

7 毋瑞身;关于“金矿化集中区”的讨论[J];贵金属地质;1996年02期

8 ;蒙古已发现14个金矿化带[J];江西地质科技;1997年04期

9 王学求;从第十六届国际化探大会看当前金矿化探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物探与化探;1994年01期

10 周德安;;希腊的原生金矿化[J];国外铀金地质;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国民;;山东西部某绿岩型金矿化带地质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1)[C];1990年

2 宋威方;刘建中;李松涛;王泽鹏;吴攀;;构造地球化学在贵州金矿找矿中的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3 于赫楠;郑瑶;李学源;孙珍军;;内蒙古赤峰地区红花沟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4 严知博;吕新彪;曹晓峰;陈威;但荣飞;;陕西凤县安王山金矿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5 柴璐;周永恒;李霄;;俄罗斯金矿的发展前景[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6 丁辉;葛文胜;刘旭;皇甫晓琨;祁翼;胡蔓梓;;新疆伊吾琼河坝地区绿源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A];第八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7年

7 王一斌;王成龙;李康;尚君尉;姜海涛;生显军;;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解析与控矿规律研究[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七)——专题79:环境地球化学、专题80:中国大陆成矿系统与成矿过程、专题81:增生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C];2018年

8 张t

本文编号:2676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76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