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及其浓密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2 15:01
【摘要】:推进膏体技术发展是践行国家“绿色开采”理念的重要举措。作为该技术的基础和首要环节,全尾砂膏体浓密是低浓度尾砂浆与絮凝剂混合后,在重力-剪切作用下实现固液分离,并生产膏体产品的复杂动态过程。针对膏体浓密性能(即固体通量、处理能力与底流浓度的相互关系)的研究,传统重力浓密理论表现出较差的适用性,在工程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浓密性能是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外在表现,而全尾砂絮团结构尺寸的变化是其压缩性和渗透性优劣的根本原因。因此,开展膏体浓密过程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及其压渗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浓密过程全尾砂絮团视为球状,凝胶浓度、压缩屈服应力表征其压缩性,干涉沉降系数表征其渗透性。以絮凝剂遴选和沉降条件优化为切入点,借助物理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手段,围绕絮团尺寸变化及其压渗性能、膏体浓密性能展开了研究。最终阐明了不同剪切环境下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与其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内在联系,实现了膏体浓密性能的有效分析。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完成了絮凝剂遴选和沉降实验条件优化工作。提出以浓密效果因子评价沉降实验效果,优选出适合于新疆某铜矿全尾砂沉降的絮凝剂XT9020,采用4因素3水平Box-Behnken设计方案,开展了静态沉降条件优化实验,分析了入料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和入料速率四个因素对沉降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浓密效果因子预测模型,借助响应曲面法确定了最佳沉降实验条件:入料质量浓度为18.43%,絮凝剂单耗为19.57 g/t,絮凝剂溶液浓度为0.04%,入料速率为0.38 m/s。(2)考察了膏体浓密机全压力下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变化规律。在全尾砂絮团沉降和压滤行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动态沉降实验和压滤实验分别研究膏体浓密机低压力和高压力下全尾砂絮团脱水行为,实现了不同剪切环境膏体浓密机全压力物理模拟,考察了耙架转速对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不同剪切环境稳态条件下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参数随底流浓度变化的关系式。(3)深入研究了不同剪切环境下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行为。耙架的剪切作用引起絮团尺寸变化,迫使絮团发生致密行为。以直径比例因子表征絮团剪切致密程度,以直径致密速率表征絮团剪切致密速度,在对全尾砂絮团沉降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絮团致密方程,结合稳态条件下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参数,考察了全尾砂絮团尺寸变化对其压缩性和渗透性的影响,获得了考虑时效性的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演化方程。(4)提出了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分析方法。结合Coe-Clevenger沉降理论和Buscall-White脱水理论,借鉴新疆某铜矿膏体浓密机尺寸参数,利用无动力膏体浓密模型,阐述了无动力膏体浓密机固体通量、处理能力随底流浓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入考虑时效性的全尾砂絮团压缩性和渗透性演化方程,获得了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无/有动力膏体浓密性能。(5)总结了全尾砂膏体浓密系统设计的推荐流程。以新疆某膏体充填项目为背景,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借助相似理论,确定了浓密机系统入料参数和运行参数。通过现场膏体浓密机试车运行,验证了膏体浓密模型和性能研究的适用性。目标底流浓度下,实际泥层压力与理论泥层压力平均误差为3.25%,对应的浓密机理论平均处理能力为99.3 t/h,浓密机实际平均处理能为102.0 t/h,理论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最后总结了全尾砂膏体浓密系统设计的推荐流程。
【图文】:
水率角度对膏体定义进行了补充,认为膏体泌水率应在1.5%?5%范围内[24,25]。逡逑将膏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地下采空区或地表堆场,称为膏体充填或膏体堆逡逑存(图1-1)。V体技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南非等国家得到逡逑广泛应用,目前全世界有超过40个膏体堆存工程[26_311,约有100余座矿山正逡逑在使用膏体充填技术[3W4]。目前国内在有色金属、稀贵金属、黑色金属及非逡逑金属矿山己建设膏体充填系统20余套[35_39]。逡逑¥逡逑t逦一,:暴、、逡逑??iwi逡逑图1-1膏体技术示意图逡逑全尾砂膏体浓密是膏体技术实施的首要环节,该过程涉及多学科(流体逡逑力学、表面化学、流变学等)、多层面(理论、技术、工艺、设备等)[4(>1。逡逑下面分别对膏体浓密机工作原理及区域划分、全尾砂絮团沉降压缩行为、全逡逑尾砂絮团浓密特性研究方法、重力浓密理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逡逑1.3.1胥体浓密机工作原理及区域划分逡逑膏体浓密机是在高效浓密的基础上,,引入高压力(大高径比)、高强度排逡逑水(搅拌导水)等理念之后,产生的一种重力脱水技术。该技术具有底流浓逡逑度高,处理能力大,回水浊度低等一系列优势[41]。但是,限于我国膏体浓密逡逑技术的滞后发展[42],我国矿山企业在应用过程中付出了较大的经济成本,这逡逑-3邋-逡逑
图1-3高分子絮凝模式1481逡逑2007年,Nasser等[49]的研究表明,颗粒表面加10%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926.4
【图文】:
水率角度对膏体定义进行了补充,认为膏体泌水率应在1.5%?5%范围内[24,25]。逡逑将膏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地下采空区或地表堆场,称为膏体充填或膏体堆逡逑存(图1-1)。V体技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南非等国家得到逡逑广泛应用,目前全世界有超过40个膏体堆存工程[26_311,约有100余座矿山正逡逑在使用膏体充填技术[3W4]。目前国内在有色金属、稀贵金属、黑色金属及非逡逑金属矿山己建设膏体充填系统20余套[35_39]。逡逑¥逡逑t逦一,:暴、、逡逑??iwi逡逑图1-1膏体技术示意图逡逑全尾砂膏体浓密是膏体技术实施的首要环节,该过程涉及多学科(流体逡逑力学、表面化学、流变学等)、多层面(理论、技术、工艺、设备等)[4(>1。逡逑下面分别对膏体浓密机工作原理及区域划分、全尾砂絮团沉降压缩行为、全逡逑尾砂絮团浓密特性研究方法、重力浓密理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逡逑1.3.1胥体浓密机工作原理及区域划分逡逑膏体浓密机是在高效浓密的基础上,,引入高压力(大高径比)、高强度排逡逑水(搅拌导水)等理念之后,产生的一种重力脱水技术。该技术具有底流浓逡逑度高,处理能力大,回水浊度低等一系列优势[41]。但是,限于我国膏体浓密逡逑技术的滞后发展[42],我国矿山企业在应用过程中付出了较大的经济成本,这逡逑-3邋-逡逑
图1-3高分子絮凝模式1481逡逑2007年,Nasser等[49]的研究表明,颗粒表面加10%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92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清平;李辉;张晋军;施发伍;胡文达;王贻明;;谦比希铜矿膏体充填工艺及其装备[J];现代矿业;2015年09期
2 刘殿阁;;尾矿干堆工艺发展及应用[J];黑龙江冶金;2015年02期
3 王新民;赵建文;张德明;;全尾砂絮凝沉降速度优化预测模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5年03期
4 杨鹏;吴爱祥;王洪江;李公成;彭乃兵;陈辉;;泵送剂对膏体料浆流动性能作用的微结构模型[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5年01期
5 张东升;刘洪林;范钢伟;王旭锋;;新疆大型煤炭基地科学采矿的内涵与展望[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6 王洪江;李公成;吴爱祥;杨鹏;彭乃兵;杨锡祥;周发陆;;不同粗骨料的膏体流变性能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年07期
7 李公成;王洪江;吴爱祥;于少峰;陈辉;王晓宁;严庆文;;基于倾斜管实验的膏体自流输送规律[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12期
8 吴鹏;胡建军;郭利杰;郑磊;;尾矿干式堆存技术发展现状与方向[J];中国矿业;2014年S1期
9 宋梨;郭亚兵;;重力沉降-浓缩稳态过程数学模型及模拟[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李辉;王洪江;吴爱祥;焦华U
本文编号:2693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93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