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门克庆矿侏罗纪3-1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发育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1:23
【摘要】:煤炭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矿井事故,其中覆岩破坏引发的顶板事故给煤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防止这类灾害的发生,从事相关行业的人们对此十分关注和重视,迫切需要利用相关测试技术和方法对覆岩破坏特征进行精细化研究。文章通过介绍覆岩破坏探测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利用FLAC~(3D)数值软件构建采场覆岩三维地质模型,研究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变形破坏的特征,并结合地电场观测系统和相关监测技术对采煤面电阻率值和电极电流变化进行有效探测,综合分析采场覆岩破坏发育规律,这对于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内蒙古门克庆矿区某采煤工作面3-1煤层顶板岩层力学测试数据,构建FLAC~(3D)数值模型对采场覆岩变形破坏特征进行模拟研究。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煤层回采过程中,采场覆岩出现应力集中和增大的现象,工作面两侧及周围围岩则形成了应力支撑结构。工作面顶板和底板都以剪切破坏为主,采场覆岩塑性区破坏形态呈“马鞍状”分布,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105.9m;覆岩位移量随着煤层回采持续增加,最大可达0.176m。采用地电场观测系统和电阻率CT法监测技术对门克庆矿区某采煤工作面3-1煤层回采过程中覆岩破坏发育规律进行实测,其中电阻率反演结果和电极电流比值变化结果确定了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108m,为砂质泥岩与泥岩界面位置;垮落带发育高度为22m,为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界面位置。工作面超前应力影响范围为60m,离层裂隙带发育范围为120~127m。3-1煤层平均采高4.35m,裂采比为24.6,垮采比为5.1。工作面导水裂缝带的鞍部发育高度略低于边缘高度。通过对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判断两者探测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和覆岩破坏发育形态是基本一致的,从而确定侏罗纪3-1煤层开采导致导水裂隙带最终发育高度为108m,垮落带发育高度为22m。又由于经验公式所得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较实测结果相差较大,表明防治水规定的“两带”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性,在门克庆矿区不能完全适用。同时,实测结果中裂高比和垮采比可以为侏罗纪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发育规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矿井安全生产、水害防治和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一定的基本保障。图[23]表[5]参考文献[98]
【图文】:

门克庆矿侏罗纪3-1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发育规律研究


-2017年煤矿事故统计

门克庆矿侏罗纪3-1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发育规律研究


技术路线图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玉华;孙国文;黄滚;;倾斜煤层深部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5期

2 尹光志;何兵;王浩;张先萌;;深部采动影响下覆岩蠕变损伤破坏规律[J];煤炭学报;2015年06期

3 张丹;张平松;施斌;王宏宪;李长圣;;采场覆岩变形与破坏的分布式光纤监测与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5年05期

4 吕文宏;;覆岩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模拟与实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5 张勇;张保;张春雷;赵健健;刘金凯;张世青;;厚煤层采动裂隙发育演化规律及分布形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6 仇圣华;杨志锡;刘光照;曹福辉;刘猛;褚衍江;;煤层开采后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模拟研究[J];煤矿安全;2013年06期

7 崔安义;;基于EH-4大地电磁法探测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8期

8 敖卫华;黄文辉;姚艳斌;刘浩;;华北东部地区深部煤炭资源特征及开发潜力[J];资源与产业;2012年03期

9 吴荣新;张卫;张平松;;并行电法监测工作面“垮落带”岩层动态变化[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10 谢和平;周宏伟;薛东杰;王宏伟;张茹;高峰;;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燃;电阻率成像法的高效采集与高分辨成像[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宝超;采动条件下断层活动性综合监测方法与模拟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2 孙越;采动应力场演变规律及覆岩破坏形态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3 朱威;软岩工作面开采引起上覆岩层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

4 李奇贤;采动覆岩裂隙场发育演化规律模拟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5 李成森;电阻率成像技术在煤矿防治水方面的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董春勇;网络并行电法在覆岩破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7 任强;采场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及敏感性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97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97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b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