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平朔煤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镓、锂分布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0 23:01
【摘要】: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使得矿物加工对资源综合利用,甚至对其全元素利用的需求更加迫切,矿物加工产物的高值化研究已成为学科发展关注的焦点。煤炭洗选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而筛分、浮沉是选煤过程应用最广泛的工艺之一。在筛分、浮沉得到的分级产物中,矿物质成分和各种微量含量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在洗选过程中的分布规律对有效富集煤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推动煤炭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平朔矿区弱黏煤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原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筛分、浮沉试验获得各粒度级和各密度级产物,且对各级产物进行高温灼烧制得灰化产物,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各级产物及其灰分中矿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化学分析法测定镓元素含量,ICP-OES测定锂元素含量,通过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关系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并且通过逐级化学提取法对煤中镓、锂两种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初步研究。最后对安太堡选煤厂工艺流程中的矿物质及镓、锂元素的迁移规律以及镓、锂元素与矿物质之间的亲和性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如下:(1)粒度分级矿物质、镓、锂分布规律表明:随着粒度的增加,矿物质及镓、锂元素含量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灰化前矿物质高岭石含量在各粒度级中变化较为明显,在-0.045mm粒度级中,高岭石含量最高,达到21.22%;镓元素含量在各粒度级中变化不大,基本在7.8-15.9μg/g的范围内;锂元素含量为456-536μg/g,且随着粒度级的增大有略微降低的趋势,降低幅度不明显,最大最小值差为80μg/g。灰化后矿物质硬石膏在各粒级中差异最明显,在-0.045mm粒度级中,硬石膏达到17.23%;镓元素含量均高于30μg/g,其中小粒度级的煤灰中镓元素富集的量最大,富集比为3.36;锂元素含量为330-500μg/g,随着粒度级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降低幅度为170μg/g;在0.045-0.074mm粒度级含量达到最高,含量为501.4μg/g。(2)密度分级矿物质、镓、锂分布规律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矿物质及镓、锂元素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灰化前各密度级中高岭石的含量最高,+2.0g/cm~3密度级中,达到53.11%;镓元素呈现轻微的递增趋势,范围为9-14μg/g;锂元素含量为147-1987μg/g,随着密度级的增加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最大最小值差为1800μg/g。灰化后各密度级矿物质硬石膏、红柱石、石英在+2.0g/cm~3含量最高,分别为43.12%、14.03%、8.25%;镓元素含量为5-11μg/g,随着密度级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锂元素含量为50-2300μg/g,随着密度级的增大逐渐增加,最大最小值差为2250μg/g。(3)分级产物灰化前后矿物质、镓、锂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级产物灰化前高岭石与镓、锂元素的相关性最强,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61和0.947。分级产物灰化后石英、红柱石、硬石膏与镓元素的相关性较强,分别为0.891、0.704、0.797。石英、赤铁矿、红柱石与锂元素的相关性较强,分别为0.921、0.965和0.678。另外,在粒度级试验样品中,镓、锂富集因子范围分别为0.4-0.85和0.62-0.98。在密度级试验样品中,镓、锂富集因子范围分别为0.5-0.85和0.62-0.94。说明分级产物中的镓、锂元素在灰化的过程中,一部分以气体的形式逸出,绝大多数以固态的形式富集到灰分中。(4)逐级化学提取法中两种元素的富集状态规律表明:镓元素在腐殖酸结合态、有机态、残渣态中含量较大,分别为24%、21%和17%。因残渣态主要由硅酸盐矿物质组成,而黏土矿物质存在大量硅酸盐矿物质,说明平朔煤中镓元素主要赋存于有机物及黏土矿物中。锂元素在残渣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中占绝大部分,含量分别为30%和42%。说明平朔煤中锂元素在提取过程中更多地进入碳酸盐晶格和硅酸盐晶格中,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和粘土矿物质中。(5)矿物质及镓、锂元素在选煤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分布规律表明:随着矸石化程度的提高,产物中矿物质、镓、锂元素的含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元素富集率来看,精煤中的富集效果最好,随着矸石程度变大,富集效果反而变差。整体来看,无论从含量以及富集程度,末煤的三种产物都较块煤的三种产物的效果显著。产物灰化前镓元素、锂元素与高岭石的相关性较强。产物灰化后的煤灰中镓、锂元素主要与石英的相关性较强;其它的矿物质相对较弱,说明镓、锂元素与硅铝氧化物的亲和性较好。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94;TQ5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树元;张春花;李瑞台;;数据仓库中粒度级别的确定[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Alfred Hewitt;浮游粉尘的标准、监测和控制[J];煤矿安全;1988年04期

3 张永强;付利俊;刘炯;;包钢焦化厂不同粒度级煤的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9期

4 朱俚治;;数据仓库粒度的估算[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年01期

5 芮久后,刘玉海,吴晓青;硝酸溶液中制备不同粒度级别黑索今的方法[J];爆破器材;1997年01期

6 辛德祥;车涛;陈洪博;郑毅;孟凡彩;;粒度对低阶喷吹煤的爆炸性影响研究[J];煤质技术;2015年05期

7 宋利康,李蓉蓉;数据仓库中的粒度确定[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1年05期

8 金余恒;张伽虹;陈国柱;汪幼梅;董一良;张金汉;徐敏;;双光子吸收法煤矸石在线自动分选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7年01期

9 唐仕祥;三氧化二锑粒度的控制[J];湖南有色金属;1998年05期

10 李士琦;郭晓东;高金涛;赵传;侯娜娜;;超细赤铁矿粉冷态流态化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慧琴;用一氧化碳还原含铁废弃物的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世永;神府煤选择性破碎机理及其煤岩组分分离富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建婧;平朔煤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镓、锂分布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赵卫;基于分形级配对浮选精煤加压脱水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郭丹丹;基于源代码的程序变化影响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康介鹏;车辆监控系统中数据仓库的研究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王燕玲;扩展煤浮选粒度上限的初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6 蒋勇;床层高度对浓相气固流化床分选下限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7 张振旭;煤浮选传质模型建模及仿真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8 杨华玉;煤中微量元素(汞、砷、氟和氯)在煤炭加工利用中运移规律的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1年

9 王雪伟;极硬水对煤泥浮选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06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06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e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