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岩爆破破碎机理、块度分布与测量技术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岩石爆破理论与技术新进展》[J];工程爆破;2002年02期
2 陈积松;第七届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J];金属矿山;2002年09期
3 钮强;龙凌霄;王明林;;我国岩石爆破性分级的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1984年12期
4 王明林;;岩石爆破性模拟实验研究[J];爆破器材;1986年06期
5 钟冬望;钮强;;岩石爆破性稳健模糊分级新方法的探讨[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钟冬望;钮强;;我国岩石爆破性分级新方法——稳健模糊动态分级[J];西部探矿工程;1992年04期
7 九日;;第四届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学术会议[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3年05期
8 熊代余;汪旭光;;岩石爆破破碎基础研究与技术进展——第五届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学术会议述评[J];工程爆破;1997年01期
9 杨小林,王树仁;岩石爆破损伤及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0年01期
10 陈积松;第七届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J];中国矿业;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子庭;吴从师;;岩石爆破破碎的能量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2 沈新普;沈国晓;;岩石爆破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理论与应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沈新普;沈国晓;;岩石爆破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于江;熊炎飞;邓海平;;岩石爆破理论模型概述[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吴从师;郭子庭;高晓初;;岩石爆破动扩裂过程的模型试验[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6 汪旭光;于亚伦;;岩石爆破理论研究的若干进展[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王家来;刘积铭;;岩石爆破破岩机理的损伤力学分析[A];第五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1996年
8 陈士海;王明洋;赵跃堂;钱七虎;;岩石爆破破坏界面上的应力时程研究[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杨军;王树仁;;岩石爆破块度分布的分形研究初探[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10 高祥涛;解北京;;岩石中爆炸应变波信号测试与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爆协;国际岩石爆破破碎学术会议在京举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永强;层状复合岩体爆破损伤断裂机理及工程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喻长智;岩石爆破混沌模型与条形药包爆破应力波衰减规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祺;岩石爆破中炸药爆炸能量分布的测试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8年
2 叶晨峰;花岗岩岩石爆破破裂损伤的微观特性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曲忠伟;岩石爆破中炸药爆炸应力波分布的测试与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辉;爆炸荷载下岩石爆破损伤断裂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5 王庆国;隧道岩石爆破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曾新华;岩石爆破损伤影响范围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梁颖毅;两孔同时起爆时岩石爆破裂纹区贯通的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11年
8 曹光磊;爆破振动作用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9 陈律;岩石爆破损伤范围及评价判据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1年
10 李志峰;边坡工程中的爆破过程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1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14905.html